張宗言

近年來,ESG 呈現強制化、標準化趨勢,成為資本市場的投資考量原則。對央企而言,加強ESG 信息披露是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國中鐵作為在滬、港整體上市的特大型建筑央企,高度重視 ESG 管理及信息披露工作,并將其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中鐵的實踐帶來有益啟示。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 :我們充分認識加強 ESG 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緊迫性。
加強 ESG 信息披露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企業社會責任論述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中國中鐵作為中央企業,始終牢樹國家意識,堅持國家站位,在ESG信息披露方面主動作為,特別是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證明,我們應進一步把履行社會責任、規范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作為落實中央重要決策部署、擔當國家使命的有效途徑。
加強 ESG 信息披露是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要求。當前,國家之間的競爭,就是大企業之間的競爭。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十九大確立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宏偉目標。許多國家已經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規范 ESG 信息披露視為國家競爭力新的增長點。中國中鐵是連續多年進入世界 500 強的中央企業,在這方面將進一步登高望遠,提高站位做出示范,從企業全球化發展的實際出發,將企業 ESG 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到整體戰略規劃、制度制定之中,將企業 ESG 信息披露列為企業創新、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特別是要在“走出去”過程中,積極找到與業務所在國要求相適應的 ESG 議題、履行社會責任的渠道方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持續提升企業軟實力。
加強 ESG 信息披露是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面臨的內外部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高質量發展,對企業產品服務、運營管理、商業模式等都提出了變革要求。這些新變化要求企業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更加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要求企業更加注重運營透明度、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參與,要求企業更加注重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商業模式創新。ESG 正好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切入點,可以讓我們從更廣泛的公眾利益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問題。
中國中鐵從多維度提升 ESG 信息披露水平。突出 ESG 信息披露的融合性。加強 ESG 信息披露的目的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更關注利益相關方,更關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能力。近年來,中國中鐵堅持把 ESG 管理融入企業戰略和重大決策,融入日常運營管理,把企業生產經營行為作為一個持續產生信息的過程,作為一種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披露方式。中國中鐵在 2019 年的 ESG 報告中設置了 17 個子議題,在堅持依法合規的基礎上,把 ESG 管理融入到企業研發、采購、生產、銷售等各環節,在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等各體系全方位、全過程體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突出 ESG 信息披露的多樣性。中國中鐵在加強ESG 信息披露實踐中,注重探索多樣化的信息披露渠道。不僅僅關注資本市場,還關注社會公眾 ;不僅僅發布年度 ESG 報告,還加強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宣傳報道。通過多種方式,努力做好與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的溝通交流,廣泛運用新媒體等渠道和方式,加強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健全社會責任重大事項和突發事件披露機制,積極推廣優秀社會責任實踐,增信釋疑。
突出 ESG 信息披露的權威性。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企業各利益相關方、社會公眾和監管機構獲取企業信息變得更加便捷、全面、真實。因此,中國中鐵的 ESG 信息披露一直堅持言行一致,所有披露信息都基于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注重提供準確的數據指標和事實描述,對披露的 ESG 績效進行佐證。中國中鐵在 2019 年的 ESG 報告中,不僅關注為利益相關方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還注重自身效率和效益信息的披露。在報告中設置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轉變”重要指示專題,向資本市場和社會公眾披露公司在全面創新、質量和服務管理、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實踐,更加注重公開透明,以促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突出 ESG 信息披露的延伸性。作為建筑行業的領軍者,中國中鐵堅持把 ESG 管理工作延伸至整個供應鏈。近年來,中國中鐵不斷加強對供應商、分銷商、合作伙伴等在守法合規、安全環保、員工權益、透明運營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將道德、環境等 ESG指標納入供應商評估體系,推動產業鏈和價值鏈上下游共同履行社會責任。在 2019 年的 ESG 報告中,公司專門設置供應商管理議題,并在保障員工健康與安全、國際化發展等議題中都延伸披露了對承包商的管理舉措和成效。
突出 ESG 信息披露的全球性。目前,國際 ESG評級體系日趨成熟,包括 MSCI、RobecoSAM、 ESG-Smart ESG 及富時羅素等海外評級體系已形成足以支撐 ESG 評價的 ESG 的評分規則及數據庫 ;大多數指數已得到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的推動并融入 ESG 投資實踐。2019 年,中國中鐵結合公司海外體制機制改革和海外發展“雙優”戰略,積極主動開展 ESG 信息披露工作的國際對標。我們一方面認真研究國際評級標準和香港聯交所 ESG 信息披露指引,并在此基礎上持續完善公司 ESG 管理、優化信息披露方式 ;另一方面認真比對 MSCI 對同行業可比公司的 ESG 評級得分差異,查找公司 ESG 方面的不足,向同行業國際先進公司學習,豐富 ESG 報告披露內容。同時,公司積極探索在海外開展 ESG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廣泛利用多種平臺,為企業全球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在 ESG 信息披露實踐中,我們獲得一些啟示。
ESG 呈現強制化、標準化趨勢。世界范圍看,有許多國家和地區通過立法,把一些 ESG 規范轉化為法律要求,增強企業 ESG 行為的約束性和規范性。包括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等在內的國際組織發布了全球社會責任自愿性標準 300 多個。從國內看,國家已發布三項社會責任標準,即 GB/T36000-2015《社會責任指南》、GB/T36001-2015《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GB/T36002-2015《社會責任績效分類指引》。上交所和聯交所不斷加強 ESG 監管,特別是聯交所 2020 年 7 月實行修改后的《上市規則》及《指引》,對 ESG 信息披露將有更多的強制性要求。然而,目前上市公司社會責任 /ESG 信息披露分散于定期報告內容中,僅有部分上市公司單獨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 /ESG 報告,但并無統一標準、格式,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存在較大不足。與此同時,A 股市場與境外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正逐步深化,境外投資者的比例、投資規模逐步增加,面對日益開放的資本市場環境,進一步提升上市社會責任 /ESG 信息披露的標準化、透明度,將有助于樹立 A 股市場在全球的良好形象,進一步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ESG 成為資本市場的投資考量原則。全球越來越多機構將 ESG 納入投資考量,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目前已簽約超 2450 家機構,覆蓋的資產規模高達 81.7 萬億美元,年均增長幅度為 23.5%。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逐步將ESG因素整合至其投資策略,可持續投資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根據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的數據,2018 年全球可持續發展投資在管資產規模 30.68 萬億美元,比 2016 年增長 34.35%。在國際資本對于中國市場關注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企業提升 ESG 管理及信息披露水平,已經成為吸引國際機構投資者、專業機構關注的一個主要因素。
ESG 信息披露出現行業細分。以建筑業為例,工程質量安全、工程信息公開透明、環保技術應用、節約土地資源、“三廢”排放等與建筑相關的內容都被列為重要的績效指標。因此,企業應將 ESG 納入到合規風險、管控風險、運營風險、商譽風險等非財務風險管理之中,通過加強 ESG 管理及信息披露,擴大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效益。就監管層而言,可參考信息披露分行業指引模式和國際主流 ESG 評級關注重點,對不同行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 /ESG 的信息披露工作出臺明確的格式指引,并適當逐步量化和豐富披露內容。
搭建 ESG 頂層溝通平臺和機制。鑒于國際主流ESG 評級機構不與上市公司直接溝通、獲取上市公司信息不單獨依賴于信息披露、評級機構分析師有較多主觀判斷因素的情況,應探索搭建監管機構或行業協會等與相關評級機構的溝通渠道,通過頂層設計、高層互動、統一發布 A 股 ESG 評價標準等形式,正面引導境外 ESG 評級機構加強對中國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ESG 責任的認識,客觀、全面地評價上市公司的 ESG ;逐步推進和增強國內 ESG 評級機構的市場影響力,引導國內市場對 ESG 的重視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