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軼群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需要面臨諸多的挑戰(zhàn)。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學生工作對其有重要意義,直接關系到院校的穩(wěn)定性以及未來發(fā)展,所以需要我國高職院校能夠結合目前所面臨的挑戰(zhàn)及相關問題,對如何開展學生工作進行不斷探索與研究,從而找到符合自身院校發(fā)展的工作策略。本文結合高職院校目前所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相關問題,提出幾點解決策略,希望可以為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工作? 挑戰(zhàn)
【中圖分類號】G71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6-0118-03
引言
開展學生工作是各高職院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但是,受到高職院校自身發(fā)展水平、院校培養(yǎng)目標以及院校定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開展學生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面臨諸多的挑戰(zhàn)以及相關的問題,所以需要高職院校對如何有效的開展學生工作進行深入探究,從而為有效的開展教育教學提供保證,促進學生更好的生活與學習,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培養(yǎng),從而保證高職院校能夠穩(wěn)步發(fā)展。
一、高職院校學生工作所面臨的挑戰(zhàn)及相關問題
(一)開展學生工作過程中的角色定位與實際情況存在嚴重沖突
在高等院校開展學生工作的過程中,其學生工作中的主要角色就是輔導員。所謂的輔導員,其主要指那些根據(jù)我國所頒布的相關政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輔導工作的大學老師,其任務就是專門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輔導。尤其是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因為高職院校的生源質(zhì)量相對普通本科院校的略有差距,高職院校的學生綜合素質(zhì)相對于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要低一些,所以更需要學校老師進行思想政治輔導。
但是,通過學生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來看,由于高職院校的師資有限,所以各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進行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不但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輔導工作,也被強加了諸多的其他與本職工作沒有關系的工作任務[1]。為了能夠完成上級所交代的工作任務,輔導員需要每天將自己置于各種的事情之中,為各種事情奔波。所以,在眾多高職院校中,輔導員都是“萬能的”,被戲稱作“萬金油”,他們除了不用進行教學,什么都需要會,并且什么都要做。但是,輔導員也是普通人,他們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什么都交給輔導員去做,那么就會出現(xiàn)有部分事情并不能得到妥善處理的現(xiàn)象。尤其是在輔導員處理完復雜繁瑣的“業(yè)余”任務以后,輔導員也就無心再付出十足的精力去完成“主業(yè)”任務,所以就不得不將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放置在一邊,而這種定位與真實情況的沖突完全違背了各方對輔導員的定位,也違背了各方對輔導員的期望初衷,使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受到阻礙,不利于學生以及高職院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2]。
開展學生工作過程中的角色定位與實際情況存在嚴重沖突,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工作所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需要我國各高職院校高度重視,對其進行改善。
(二)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隊伍不夠完善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而言,其組建隊伍主要有兩支:其一,處理各類行政事務的人員;其二,學生工作處的各類輔導員。而在我國大部分的高職院校中,這兩支學生工作隊伍的組建人員大多都沒有編制。
對于這些人員而言,他們不能夠輕易的進行職稱評聘,從而導致自身發(fā)展受到限制,也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隊伍的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隊伍中的人員流動問題很嚴重,其流動率遠遠高于專任老師,使各高職院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受到嚴重影響[3]。
關于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隊伍中的那些純行政事務人員,可能其是否穩(wěn)定對高職院校的發(fā)展并沒有很顯著的影響,但是,各類輔導員的流動就直接關系到了高職院校的發(fā)展。尤其是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取得成效就需要很長的教育時間,在這期間,我國社會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需要輔導員的自身政治素養(yǎng)要符合社會的變化,進行相應的提升,這樣才能夠科學有效地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塑造,以及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指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很長的教育時間,所以輔導員不可以輕易的進行替換。只有長時間的進行思想政治輔導的老師,其才能夠積累大量的工作經(jīng)驗,才能夠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受到熏陶,形成正確的政治素養(yǎng);一旦輔導員變換,不但需要學生再次適應輔導員,輔導員也需要適應學生,從而不利于學生思想的塑造,嚴重影響高職院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以及教育質(zhì)量[4]。
(三)在開展學生工作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開展目標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開展形式十分豐富。但是,在開展學生工作的過程中,卻沒有明確的目標,尤其關于塑造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目標以及價值內(nèi)涵。
在我國大部分的高職院校中,很多校領導都明白開展學生工作的重要意義,所以他們會大力舉辦各種學生工作活動,其活動類型繁多,而且還在不斷地進行花樣翻新。這些活動不僅僅在校級舉辦,系級以及班級都要求積極開展,平均一周最少要開展兩次,這些活動與學生的專業(yè)、興趣息息相關。據(jù)調(diào)查,通過開展學生工作活動,確實有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卻不是很顯著,與預期的效果相差甚遠。
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原因在于,雖然學生工作活動開展的多,但是這些活動都是被冠以一定的名號開展的,而其中并沒有明確對學生思想的培養(yǎng),也就是沒有明確的開展目標[5]。
而學生參與這種活動也都是因為活動而進行活動,這是因為在組織活動的時候,策劃者并沒有針對塑造學生的健康成長思想與價值意識進行考慮與策劃。所以,這種學生工作的開展,對學生的發(fā)展以及提升高職院校的教育質(zhì)量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影響,這也是目前高職院校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學生工作的開展流于形式,而失去實際意義。
(四)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工作的過程中對新生重視度不夠
目前,我國很多的高職院校在招收完新生之后,就不再對新生投注過多的關注度,導致新生的心理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嚴重影響了新生的職業(yè)價值觀的樹立[6]。
對于高職院校的新生而言,其與普通本科的新生之間存在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第一,與普通本科的新生相比,高職院校的學生的高考成績相對較低,所以在他們的印象中,自己的實力相對普通本科的新生要差,導致他們出現(xiàn)自卑心理,他們的這種自卑心理是出自人性之自然的;目前,如何將高職院校新生的這種“以分數(shù)高低論英雄”的自卑心理消除,使其走出困境是所有高職院校所要面臨的又一挑戰(zhàn),也是現(xiàn)在高職院校應該馬上解決的問題,其直接關系到對高職院校新生進行培養(yǎng)的效率。第二,對于高職院校的定位,主要是培養(yǎng)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也就是為社會上的各類職場提供合格的人才[7]。相對于普通的本科院校而言,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學生對未來工作的快速適應性和應變性,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對于基礎理論可以進行簡單教學。所以,在開展學生工作時,如何激起學生對專業(yè)學習的興趣以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è)價值觀,是目前我國各高職院校所面對的又一挑戰(zhàn)。
但是,在學生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特別是在對高職院校的新生進行引導時,高職院校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在開展學生工作的過程中總是遇到各種問題。
二、高職院校應對學生工作所面臨的挑戰(zhàn)及相關問題的策略
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工作所面臨的挑戰(zhàn)及相關問題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開展學生工作的效率,對高職院校的發(fā)展以及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解決以上所出現(xiàn)的問題,高職院校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找到適合本院校發(fā)展的應對策略。以下給出四點建議,希望可以為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工作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不斷完善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隊伍的建設
想要更好地應對學生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首先就要對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隊伍的建設進行不斷的完善[8]。需要高職院校通過科學的機制以及人性化的管理來培育一支精干的學生工作隊伍,在建設過程中,主要有兩點:
其一,高職院校應該將輔導員的地位進行明確,使輔導員能夠在學生急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及時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不是讓他們成為其他部門的輔助人員,處理一堆不屬于輔導員的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原本功能還給高職院校輔導員。但是,在明確輔導員地位的同時,也要對學生工作隊伍中的另一支隊伍建設進行完善,要對高職院校的行政人員進行更加科學化的管理與聘用,并要求其輔助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從而保證輔導員能夠專心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二,高職院校也應該提高學生工作隊伍的待遇,特別是學生工作的主干——輔導員的待遇,比如,為其提供職稱評聘以及等級晉升的空間,這也是高職院校中輔導員職業(yè)化的必須要求,使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職院校學生工作中,從而促使高職院校能夠穩(wěn)定發(fā)展。
(二)將學生作為開展學生工作的主體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將學生作為開展工作的主體,所舉辦的各種學生活動要具有明確的思想以及價值理念,這兩點要在學生活動中始終貫穿,從而使高職院校的學風以及校風得到優(yōu)化,為學生營造一個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9]。
在開展學生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學生活動的多樣性,也要改變學生在參與學生活動的過程中,出現(xiàn)因為活動而進行活動的這種低效率的運作狀態(tài)。而且,在開展學生活動的過程中,也要將高職院校學生工作中本身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以及學生工作的作用,用科學有效且學生喜歡的方式融入到各種類型的學生活動中,使學生能夠通過參與學生活動,感受到各種思想和價值理念,并且能夠深入其影響,付諸以行動。雖然想要做到這一點相對比較困難,但是只要學生工作隊伍能夠結合自身院校的情況,進行詳細的策劃,就一定可以使活動順利開展。
例如,在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隊伍中,設立一個對學生活動進行專門的宣傳與策劃的小組,其主要負責對本院校的學生活動進行設計和指導。只有在這樣學生工作隊伍分工明確,且崗位設置合理的情況下,才能夠使設計出的學生活動更具有實效性,才能夠實現(xiàn)開展學生活動的價值,以及實現(xiàn)開展學生工作的目標。
(三)加強對高職院校新入學學生的心理輔導
對于高職院校的新生而言,其存在很強烈的自卑心理,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加強對高職院校新生的自卑心理疏導,并且要對他們的工作興趣以及職業(yè)追求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和塑造[10]。
對于高職院校的新生而言,其很容易受到高考失利的影響,出現(xiàn)情緒低落的現(xiàn)象,從而產(chǎn)生心理自卑,這時就需要根據(jù)其心理特征,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例如,可以讓有經(jīng)驗的心理輔導員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或者聘請一些心理專家到高職院校進行講座,對其進行適當?shù)男睦硪龑?也可以通過開展班會或者組織學生開展團日活動,并邀請一些已經(jīng)畢業(yè)且事業(yè)有成的校友回校做演說,從而幫助新生樹立信心,使其找到人生的方向,是否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朝著健康的心理方向發(fā)展,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教育質(zhì)量以及培養(yǎng)結果。
而且,在開展學生工作過程中,也要重視新生的職業(yè)興趣以及職業(yè)價值的培養(yǎng)。只有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zhì),才能夠使學生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職業(yè)”人才,而且學生對自身職業(yè)的認可,以及對職業(yè)的追求與忠誠度都會影響到學生日后在工作崗位上的成敗。所以,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工作時,一定要重視新生的職業(yè)價值觀培養(yǎng),尤其是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輔導工作時,應該引導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工作價值觀,即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明白工作是實現(xiàn)人的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工作也是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必要途徑。但是,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需要進行大量且深入細致的工作準備,并且要求相關部門給予一定的幫助[11]。
(四)轉變學生工作的理念
受到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影響,還有很多高等院校的學生工作隊伍中的成員,對學生存在“另眼相看”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相對于普通本科大學的學生而言,其自覺性較低,所以在開展學生工作的過程中,不管是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還是為其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表現(xiàn)的都相對普通本科大學要更嚴格和生硬一些。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工作中的這種現(xiàn)象,其違背了人性發(fā)展規(guī)律。
即使高職院校的學生的成績沒有本科生的成績那么好,但是他們還有很多方面值得肯定,而且他們已經(jīng)是成年人,可以對自身的行為負責。所以,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工作時,要為相關人員樹立一種理念,即讓學生走自己想走的路,而學生工作的開展只是起到一個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在“走路”過程中不會誤入歧途,使其找到“路”的正確方向。
只有這樣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開展工作,才能夠使其體會到“為行為負責”的完全公民真諦,他們才可以更好地去面對自己的生活與學習,并且能夠很好地處理所面臨的各類問題。身為大學生,這才是他們成熟的標志,也是他們獨立自主的開始。所以,在開展學生工作時,一定要以學生為踐行主體而不應該以學校、學工部門和老師為踐行主體[12]。
結束語
對于高職院校和高職學生而言,其與本科生之間也存在著諸多的差異,所以在開展學生工作時,不能夠依照普通高等院校的工作方式進行,也就導致在進行高職院校學生工作時,需要面對諸多的挑戰(zhàn)及相關問題,所以需要相關學生工作者要結合自身院校的發(fā)展需求與實際情況,對如何開展學生工作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究,并找到應對策略,從而推動高職院校更好的發(fā)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徐正標.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7.
[2]趙慧星.高職院校大學生管理方式初探[J].知識經(jīng)濟,2019(25):145+147.
[3]李婷婷.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探究[J].智庫時代,2019(35):133+136.
[4]母雁群.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體制改革探討[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9(16):247-248.
[5]黃成,吳東超.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180.
[6]金鍇琰.高職院校不同學制學生德育工作困境及對策[J].職業(yè)技術,2019(07):5-9.
[7]田沖.新時代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現(xiàn)狀與目標新定位探究[J].智庫時代,2019(24):102-103+145.
[8]馬平野.新形勢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zhàn)與對策[J].船舶職業(yè)教育,2019(03):65-67.
[9]王旭.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農(nóng)家參謀,2019(10):296-297.
[10]鞠峰.探索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中校企合作新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對策思考[J].科技資訊,2019(12):164+166.
[11]蔡智勇.大數(shù)據(jù)視域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重構[J].文教資料,2019(09):122-123.
[12]景娟娟.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管理新模式:茶文化融入精細化管理[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74):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