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單銳麗



摘 要:小微企業的發展關乎社會的就業與民生,如何讓現階段的眾多小微企業起死回生,是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的大事。本文基于小微企業的特性,深入分析其目前小微企業的經營困境,并從外部政策與企業自身兩方面找出助力小微企業轉危為安的相關舉措。
關鍵詞:小微企業;財務困境;建議措施
一、引言
進入2020年之后,由于全球經濟的動蕩、國內停工停產限制、居民消費的低迷,對我國經濟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從宏觀經濟上看,需求與生產的急劇減少,各行業的投資、消費和出口受到重創,許多企業為縮減開支進行大規模的裁員,造成失業率的升高;從中觀行業上看,民眾隔離在家、學生延期復課造成我國餐飲、旅游、教育培訓、娛樂等行業的蕭條、倒閉;從微觀個體上來看,由于微觀個體應對沖擊的能力較弱,造成很多小微企業倒閉、個體工商戶關門,農民工待業在家。眾所周知,小微企業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小微企業受到重創,不利于民生的穩定。
各地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紛紛出臺相應的幫扶政策,來助力小微企業回到正軌,但隨著國內現階段防疫政策延續和全球經濟的影響,許多小微企業還在不斷遭遇生存的挑戰。
二、小微企業的特點
小微企業通常是指小型企業、微型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等規模較小的企業。目前我國對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的界定主要是由企業從業人員的數量、營業收入的金額、資產總額等構成,并且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標準有所不同。但總體而言,小微企業從業人員一般不超過300人;營業收入一般不超過300萬元,特殊的如建筑行業營業收入6000萬元以下;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
小微企業相較于大中型企業,特征明顯。受到從業人員的數量、營業收入的金額、資產總額等本質特征的限制,小微企業體現出獨特的企業特點:
第一,經營規模較小。據《2019-2020年小微融資狀況報告》顯示,2019年三分之一的小微企業年營業收入都在100萬元以下。針對微型企業以及個體經營者而言,二分之一的企業營業收入都在50萬元以下,如圖1所示。小型企業相比微型企業以及個體經營商戶,40%的小型企業營業收入達到了500萬元,但比大中型企業還有很大的差距。除此之外,行業的固有特點導致不同領域小微企業的經營規模存在很大差異,例如農林牧漁及酒店、餐飲等行業的小微企業整體規模較小,其經營規模甚至不足建筑行業的10%。
第二,整體數量較多,分布范圍廣。我國現有企業眾多,其中絕大部分屬于小微企業。小微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不需要嚴苛的外部環境,廣泛分布在城市、鄉鎮、農村。從全國整體來看,小微企業分布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保持一致。34%的小微企業分布在華東地區,23%的小微企業分布在華南地區,這是由于我國華東、華南地區改革開放程度較深,經濟發展迅速,各項政策支持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相比東部、南部地區小微企業分布密集,西北地區小微企業則分布較少,如圖2所示。另外,小微企業存在原料地集中分布的特點,以此降低原料成本以及運輸成本。
第三,缺乏市場競爭力。小微企業多集中在建筑、小型加工制造、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不需要先進技術的支持,經營門檻較低。同時,小微企業多數為家庭式企業,經營能力參差不齊,管理相對混亂,制度不夠完善。因此小微企業市場競爭力普遍較低,抗風險能力較差。
三、現階段小微企業的財務困境
1.營業收入大幅下滑
2020年上半年,國家采取了限制交通、禁止人員聚集等措施,大部分小微企業以及個體經營商戶為配合國家工作停工停產,使得小微企業自身經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首先,上半年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經濟下滑,形勢嚴峻,小微企業作為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其次,由于交通阻斷,企業無法獲得生產原料,同時也失去了產品運輸途徑,導致庫存積壓。值得注意的是,餐飲、住宿等服務行業所受到的沖擊格外嚴重,受政策影響,住宿餐飲企業復工較晚,而消費人群由于存在各種各樣的擔心,消費需求急劇下降。最終導致小微企業營業收入大幅下降,甚至有部分企業瀕臨破產邊緣。
2.成本費用壓力增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我國勞動力自2016年以后已經出現負增長的現象。同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一直處于直線上升的趨勢,如圖3所示。不僅僅是小微企業,大中型企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人口紅利現象已經逐漸消失,人工成本不斷增加。根據隨著政府提高職工社會保障、公眾福利的要求,企業在員工工資、社會保險、員工福利等方面的投入越來越高。小微企業缺乏人工成本管理意識,相應制度不完善,使人工成本壓力越來越大。
由于上半年的停工停產,使大部分小微企業幾乎喪失了營業收入,但其成本費用依然存在,比如房租、水電、人工等,甚至由于停工停產、缺乏人員維護等問題導致的設備折舊、維護費用有所提升,運輸受阻導致貨物積壓、受損等同樣使企業成本大幅上升。經營成本成為小微企業面臨的主要壓力。
3.運營效率低下
交通管制在阻礙了企業原料、成品的運輸之外,也阻斷了企業從業人員的返崗返工。部分小微企業雖然在政策的引導下實現了復工復產,但人員不齊、人手不足導致小微企業的生產效率極為低下。另外,在物資短缺的情況下,小微企業缺乏購買口罩、消毒液等物資的渠道,也使得企業無法恢復正常運營狀態。相較大型企業,小微企業自動化水平低,大部分依靠人力操作,很難具備線上辦公的能力。除此之外,小微企業生產所需的基礎設施無法實現自給自足,對公共設施依賴較大,也成為限制其運營效率的因素之一。
4.資金短缺,融資困難
根據上文分析,由于市場的影響,小微企業產品銷售、運輸受到很大影響,導致其營業收入下降,同時應收賬款資金回籠速度大幅下降,導致很多小微企業出現資金短缺問題。小微企業需要足夠現金進行原材料采購等維持正常生產運轉,因此資金短缺對于小微企業的影響將會是致命、難以挽回的,甚至會直接導致小微企業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