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榮 彭健 周玲萍
摘 要:“學、訓、賽”一體的課程模式就是將人才培養與技能競賽要求相統一,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統一,促進教學過程與競賽過程相統一,實現人才培養規格與人才需求標準無縫對接。高職《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旨在積極探索建立基于“學、訓、賽一體”的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新模式,深化學訓賽結合,破解傳統教學模式與現實需求的失衡問題。
關鍵詞:學訓賽一體;課程改革;教學研究
1 問題緣起
不同國家的社會與經濟發展情況不相同,他們對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選擇課程的教學模式上也是各具特色。譬如,德國的雙元制課程模式,強調學生必須參加學校與企業兩個場所的知識技能學習培訓,美國的CBE(能力本位教育)課程模式,主張打破課程學科體系,加強課程的重組、交叉和復合,課程具有鮮明的職業崗位針對性和突出的實踐性;新加坡的教學工場課程模式,同構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實現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等等。雖然他們的職業教育課程模式不同,但歸納起來都是突出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其課程改革和發展的經驗,可以成為我們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借鑒。
縱觀我國職業教育的幾十年發展歷史,職業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課程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并不諱言,在一些綜合實力不強的職業院校,由于課程建設理念滯后,課程開發不到位,課程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專業技能訓練與企業真實工作崗位要求脫節,“教非所學、學非所用”的矛盾始終得不到解決,正面臨人才培養與社會、市場脫節,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不強的困擾。
職業教育高質量人才培養的落腳點在課程教學上。因此,適應新時期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教學改革是當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許多示范性職業院校在課程教學改革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如“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項目導向”,“任務驅動”、“課證融通”等高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在實踐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效,這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成果對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功不可沒,備受很多高職院校青睞。
我們在比較多種成功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上,基于學校現有的教學條件,特別是課程開發還不到位的條件下,根據汽車發動機維修的工作流程和崗位具體要求,嘗試著將課程整合為汽車發動機構造與認知、汽車發動機整體裝配與調試、汽車發動機綜合故障診斷等模塊,并把技能比賽內容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學、訓、賽”一體”,充分利用技能比賽項目落實課程教學目標,達到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目的,扎實提高絕大部分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實現汽車行業對學生的要求以及滿足學生自己的職業發展要求。
2 課程教學改革意義
鑒于目前我國高職汽車專業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崗位勝任能力不足、職業素養缺失等問題。嘗試在專業課程中探索“學、訓、賽”一體的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可以把技能競賽融合到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學內容與產業前沿技術對接,學生能積極主動對照技能比賽要去發現自己技能的不足,效果顯著,切實做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并且在實施過程中要求教師把技能競賽的技術標準和服務規范融入到課程教學之中,不但促使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確保技能比賽不再是只有小部分學生受益,而是惠及全部學生,營造一個人人要競賽,人人要提高技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同時充分挖掘了校內實訓基地功能,因為把課堂搬進了實訓場地,促使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與技能比賽要求對接,促進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3 課程教改研究內容
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是增強畢業生對職業崗位適應性,為此,針對《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應立足于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習慣的生成。基于“學、訓、賽”一體的課程教學模式,擯棄了傳統的“教非所學、學非所用”課程教學模式。依照職業技術標準和服務規范對課程實施質量和學業進行檢測。為此,本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內容是:
1.研究制定課程教學設計的每一個訓練項目都能體現以技能比賽的標準和規范為導向的《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課程標準;
2.研究近年來國家、省市專業技能比賽項目內容,將典型比賽項目所需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總結提煉,重構課程教學內容,開發《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模塊化教材;
3.研究制定基于學、訓、賽一體的《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組織設計、教學過程設計等符合不同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推進比賽內容的普及化;
4.整合校內專業實訓基地資源,初步建成適應學、訓、賽于一體要求的校內實訓基地。
4 課程教改研究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要從課程資源、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情境設計等方面進行系統化設計再造。基于“學、訓、賽”一體的《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尋求適合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形成的課程教學標準、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手段等。所以課程教改研究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一是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要求,重構課程教學內容,并將技能競賽的內容和標準提煉和轉化成課程教學標準,使課程的每一個項目都能體現出技能競賽的技術標準和服務規范,開發基于學、訓、賽一體的《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模塊化教材;二是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傾向,有針對性設計技能比賽項目,實施分層次教學訓練,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惠及全體學生,營造一個人人要競賽,人人要提高技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5 課程教改研究的特色與創新及推廣應用價值
5.1 研究特色
根據汽車發動機維修的工作流程和崗位具體要求,將課程整合為汽車發動機構造與認知、汽車發動機整體裝配與調試、汽車發動機綜合故障診斷等模塊,變以前的單元課為連續的、系列的具有生產性特點的,融“學、訓、賽一體”的課程集中實訓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求教師把技能競賽的技術標準和服務規范融入到日常教學之中,不再是只有小部分學生受益,而是惠及全部學生,營造了一個人人要競賽,人人要提高技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5.2 研究創新
本課題研究通過構建以技能競賽標準和規范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標準,突出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重構教學內容和設計訓練項目時,既考慮了學校現有的設施條件和學生不同的能力傾向,體現出基本要求內容和較高要求內容,同時還兼顧到企業對崗位人才技能的期待,是高職教育課程模式教學改革的一種有益探索。
5.3 推廣應用價值
課程教改研究的應用價值可以使學校、教師、學生三方受益。可以使學校進一步推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強化課程在專業建設中的中心地位;可以使教師進一步提高課程開發能力和教研水平;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高實際動手能力。
本課題研究成果先在我院汽車專業《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改過程中實施,經過實踐檢驗逐步完善,可以在全省同類院校相同專業中推廣應用,也為我院其他專業課程改革提供借鑒參考。
6 結束語
高職教育是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課程教學是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適應新時代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教學改革是當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在當前課程開發還不到位的情況下,我們根據汽車發動機維修的工作流程和崗位具體要求,嘗試著把技能比賽內容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學、訓、賽”一體”,通過學生參加和訓練技能比賽項目,進行職業能力和拓展專項演練,促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職業必須的知識與技能,進一步拓寬專業視野,并在真槍實戰中獲得職業崗位的認知能力和工具應用能力,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工作方法,也為學生今后的崗位遷移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廳2019年度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學、訓、賽一體”的高職《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之一。
(項目編號:JXJG-1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