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涵
隨著世界經濟的觸角伸長,人類的精神需求更加多樣,文化經濟也因此邁入了更大的歷史舞臺。遼寧省位于遼東半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燦爛輝煌的文化。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向北連接的貿易平臺,是實現我國“走出去”的重要橋梁。本文通過整理相關文獻,詳細分析了將5G網絡技術的優勢融入遼寧省文化貿易的可能性,并且從遼寧省“一帶一路”文化貿易角度入手,研究遼寧省文化貿易在5G商用新時代可能產生的新變化,并就此做出一些實用性建議。
一、遼寧省“一帶一路”框架下文化貿易發展現狀及問題
遼寧省是51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文化。因此遼寧省的每個地區的地域色彩都不盡相同。其在歷史長河中保留下來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工業文化等文化資源都是先人留下的遺珠,具有拉動遼寧省文化經濟貿易發展的潛力。然而,現階段,這些文化資源卻并沒有成功轉化為文化生產力, 其原因在于遼寧省作為新中國建立之前最先解放的省份,是國家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遼寧省一直以來都以重型制造業為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并未在文化軟實力的發展上加深投入。通過研究可以發現遼寧省在現階段的文化貿易發展中暴露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國際交流存在文化貿易壁壘
遼寧省蘊含豐富的文化資源,其文化產品的民族性內容突出。不同國家在交流過程中存在文化差異是正常現象,但遼寧省在進行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并沒有對本國特有文化進行充分的解讀。外國觀眾對于并不熟悉的文化產品的歷史、社會制度和行為習慣等缺乏了解,難以把握文化產品傳達的內涵,使得遼寧省在對外輸出進行文化貿易時,受文化折扣影響嚴重。這使遼寧省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時產生了不可調和的文化貿易壁壘。
(二)文化產業形式單一,創新性弱
遼寧省文化貿易常年表現出文化產品占比大,文化服務發展不健全的狀態。實體圖書、工藝品、文娛用品等低附加值的文化產業單打獨斗,缺少與時代發展適應的文化服務。這也說明現階段的文化產業形式固化單一。文化產品不能與高科技結合,更好地突出中國文化特點。遼寧省文化結構不完整,缺乏相應的文化宣傳保護服務內容,難以保留和發展新的文化產品創意,這使遼寧省的文化發展持續缺乏活力,難以邁開“走出去”的步伐。
(三)文化發展環境有限
文化企業缺乏經營管理技術,產業關聯性不強。沒有具有影響力的出口平臺,缺少文化信息的傳播。對于部分文化演出、展覽活動缺少宣傳,很難得到國際矚目。傳統互聯網技術不足以充分配置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參與跨國文化產品的競爭銷售,難以在“一帶一路”文化貿易中掌握優勢。
二、5G應用為遼寧省文化貿易帶來的機遇
(一)提高文化傳播效率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它的特點是“高速率、高容量、低時延、低能耗” 。5G的電磁波傳輸頻率比傳統4G通信高十倍,它的峰值傳輸在28GHZ波段下達到10G/秒。5G的超高可靠低時延優勢可在每平方千米可連接百萬設備,比4G快數百倍,可以同時傳輸更多信息。極速網速下,一部4K高清大片用一秒鐘就可以下載完成,這大大提高了文化傳播的效率。
(二)增強文化傳播質量
在傳播內容上,5G技術為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提供了過硬的技術支持。這使文化傳播不用再被網速和地域束縛,連接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在文化傳播方式上運用5G技術應用中的4K/8K高清直播點播、AR、VR直播、沉浸式場景等可加強傳播內容的娛樂性和創意性,比起傳統的圖文播導的傳播方式更生動形象,大大提高了文化傳播的質量。
(三)拓寬文化傳播渠道
5G將帶來萬物互聯的時代,包括網絡云計算、5G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更新升級。這些技術支持將在商業領域建立起全新的、開放融合的互聯平臺。有利于各方商業勢力打破時間、空間制約,將人力、財力、物力、信息更靈活的流通起來,從而達成各界更廣泛的合作。物聯網更加扁平化和個性化的發展,也使文化傳播的門檻降低,內容更加多樣化。
三、推動遼寧省文化貿易發展的策略建議
(一)創新開展文化貿易服務
面對文化服務缺失的問題,遼寧省可以在多市構建5G+沉浸式文化服務體驗專區,匯聚本地特色文化舉辦展覽。讓久遠的歷史在5G+超感現實的幫助下“說起來,立起來,活起來”。并邀請“一帶一路”合作國參加展覽,深入感受遼寧文化魅力,促進國際友人加深對遼寧文化內核的理解,打破遼寧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由于意識形態差異造成的文化貿易壁壘。比如用5G+景區、無人機、VR/AR、4K高清等技術360°投射距今約28萬年的金牛山人化石,紅山遺址,水上長城等文化景觀。將本地現實景觀進行仿真處理,結合虛擬技術應用,讓人們產生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在文化產業管理上創新使用5G大數據管理模式,通過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大數據的判斷和導流系統,開展文化傳播活動。運用5G+4K/8K+AR超高清實況直播向國內外展示遼寧每年一系列的大型旅游節慶活動,如沈陽冰雪旅游節、大連國際服裝節、千山的國際旅游節和丹東的鴨綠江國際旅游節等等,發揮出5G數字經濟的超凡營銷傳播力。
(二)創新開發傳統文化產業
綜合遼寧省各市有吸引力的文化產品,在模仿故宮文創商業模式基礎上融入移動網絡科技創造元素促活遼寧省文化產業,讓文物鍍上科技色彩,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借助VR/AR技術打造文物系列、藝術展覽系列、風景系列、民族民俗系列等高科技附加值的遼寧省自主特色品牌,形成文化交流合作品牌效應。在文化產品創作中運用沈陽故宮,清初“三陵”等古城史跡元素; 奉國寺院、萬佛堂石窟等宗教元素; 遼沈戰役紀念館、雷鋒紀念館等近代遺址元素。并且將5G數字技術用于優秀文化的文創產品中,用技術的力量讓有著百年歷史的文化和記憶走到人們身邊,走向世界。除此之外,遼寧省也應當將傳統文化生產鏈升級,融入更多科技因子,將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宣傳、消費環節建設的更加規模化、專業化。帶著遼寧省自我品牌的文化自信,在“一帶一路”文化貿易中占據主流地位。
(三)創新開放文化貿易發展新態勢
政府要建立好遼寧省文化網絡發展平臺。可以將“一帶一路”作為主題,建設相關企業貿易大數據平臺,加強信息交流的聯動性和傳播度。落實省政府在《遼寧省5G產業發展方案(2019—2020年)》中的優惠政策與發展目標,積極與國內外領先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將企業更多產品和項目落戶遼寧,借力將遼寧省文化建設起來。企業方面要進一步充實科技、管理型人才儲備,開發新一批文化+智能產品,打出遼寧文化融合產品新玩法。并且借鑒國內5G建設領先城市的發展模式,在5G示范應用工程的融合應用項目中,做好學習借鑒,取長補短。推動各市重點產業區面向國內外知名企業加強招商引資力度,推動遼寧省在“一帶一路”文化貿易中快步邁進5G時代。以一種新模式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現底蘊深厚,絢麗多彩的中國文化。(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基金項目】沈陽師范大學2019年度大學生科研項目《5G應用為“一帶一路”框架下遼寧文化貿易帶來的機遇與策略》。
(項目編號:W(B)2019165);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經費項目《全面開放視域下遼寧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