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媛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面臨的市場經濟環境也越來越復雜化,傳統的財務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業財融合作為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得到很多企業的廣泛應用,其中平衡計分卡作為比較常見的績效考核方法在企業業財融合過程中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平衡計分卡在企業業財融合中應用的研究力度,這樣才能靈活的應用平衡計分卡來加快企業業財融合速度,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本文從平衡計分卡的基本理論出發,分析了平衡計分卡在企業業財融合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基于平衡計分卡設計企業業財融合的幾項指標,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出平衡計分卡的重要性作用,促進企業業財融合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平衡計分卡理論概述
平衡計分卡績效考核是常見的企業績效考核的方式之一,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是從公司財務、客戶、內部的管理與運營、學習與自我成長四個角度,將企業組織的績效考核戰略體系落實為可操作的績效衡量指標和績效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的績效管理體系。
(一)平衡計分卡的特征
首先,平衡計分卡實際上是一種戰略管理體系,建立的主要依據是系統理論,是一種核心戰略管理與執行的方法,建立的基礎是企業總體發展達成共識,將四個維度將初始行動解決方案與消費者進行有機的相互結合,并將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轉變為消費者的實際行動,能夠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
其次,平衡計分卡是比較先進的企業衡量戰略和績效的工具之一。通過使用平衡目標計分卡能夠把企業戰略詳細的目標劃分為四個不同維度的績效運作流程和目標,根據這四個維度的目標來對企業績效運作需要衡量的指標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設計,因此平衡計分卡能為企業運作提供必需的相關信息,有效的分析減輕了企業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復雜性帶來的不利和決定性影響。
再次,通過一個設計精心并且清晰的績效指標,能夠將企業抽象的發展戰略描述的栩栩如生,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企業在應用平衡計分卡之前,企業中50%的員工對組織發展戰略并不是很了解,然而在應用平衡計分卡之后,企業有80%的員工對組織發展戰略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可以看出平衡計分卡能夠起到一定的溝通協調性的作用。
(二)平衡計分卡的五個平衡
1.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平衡
實際上平衡計分卡屬于一個戰略執行管理系統,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實施平衡計分卡的過程,財務屬于輸出,戰略屬于輸入。
2.平衡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
一般來說企業只是對財務指標進行考核,考核內部流程、學習成長、客戶等非財務指標卻很少,即使是考核非財務指標也僅僅進行定性說明,缺少量化的考核。然而平衡計分卡能夠實現對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平衡。
3.平衡內部群體和外部群體
在一個合理平衡的計分卡中內部的群體主要是內部的業務流程和員工,外部的群體主要是客戶和外部股東,平衡的計分卡戰略能夠在制定和執行計分卡戰略的過程中對內部的群體和外部群體之間的各種利益關系進行合理的平衡。
4.平衡領先指標和滯后性指標
內部流程、客戶、財務、學習這四個指標方面既基本上包含了一些領先的指標,也基本上包括了一些滯后性的指標,例如財務指標就是屬于一個具有滯后性的指標,只能直接反映如何計算出企業上一年度的整體經營發展情況,不能給為企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改善經營業績提供合理化建議,其他三個指標屬于領先性指標。平衡計分卡能夠對這四個指標進行分析,可以實現對領先性指標和滯后性指標進行平衡。
5.平衡結果性指標和動因性指標
平衡目標計分卡的結果與動因性指標是有效地實現一個企業的戰略,目標是以企業管理的最終結果為一個可以進行衡量的結果性指標,探尋計分卡的動因性指標與計分卡的結果性指標之間的平衡。
二、平衡計分卡在企業業財融合中的重要性
從實際情況來看平衡計分卡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能夠保證各項財務指標運營平衡的工具之一,在市場經濟中占據著比較重要性的地位,其中在企業業財融合中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
一方面,有利于平衡企業的財務指標。保證企業相關財務指標平衡是平衡計分卡的主要作用之一,例如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涉及到的財務工作范圍和內容也比較廣泛復雜,分析財務數據比較詳盡,財務管理制度也比較完善。如果僅僅依靠經濟指標對企業經營業績進行考核,就很容易發生一問題,甚至會出現違規操控利潤的行為發生。然而企業應用平衡計分卡之后,既可以應用經濟類指標,還可以員工學習成長類指標和工作量指標等,對企業經營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考核,對企業財務指標能夠起到平衡的重要性作用。
另一方面,有利于平衡內部人員和外部人員。平衡計分卡在企業業財融合過程中另外一個主要功能就是能夠平衡內部群體和外部群體之間的關系。一些大中型企業由于經營規模龐大,內部部門設置比較多,人員安排工作也比較系統復雜,給人員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如果長期下去就很容易導致內部群體與外部群體之間產生矛盾問題。因此通過平衡計分卡能夠有效的規避內部群體與外部群體不平衡的問題,實現平衡內部群體和外部群體的管理目標。
三、基于平衡計分卡設計企業業財融合指標
(一)財務維度方面
評價財務封面的指標具體包括:
1.企業銷售收入評價指標
銷售收入評價指標主要是指企業資產銷售收入和銷售收入的增長效率。通過企業資產銷售收入能夠對其資產獲利能力進行客觀的反應;企業的成長能力則可以通過銷售收入增長率來反映;因此可以從資產和業績兩個方面來對企業的營運能力進行科學合理的衡量,這也充分體現出了企業業財融合的先進理念
2.業務項目的預算指標
業務項目的預算指標一般包括項目預算完成效率和執行現金流量的偏差率。項目預算完成效率能夠對執行預算的全部情況進行真實的放映,實現了對業務的全程監控;執行現金流量偏差率能夠反映實際執行與完成預算之間的差異,有利于提高企業使用資金的效率。
3.成本運用評價指標
一般來說成本管理運用評價的指標主要包括了業財因子的契合度和業財因子銷售預算的單位成本。業財因子的契合度是能夠對業財因子執行預算和銷售成本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偏差情況進行客觀的分析和反映,體現出業財因子執行預算的成本剛性;銷售單位成本是對企業單位銷售產品所耗用資源水平的反映。成本運用評價指標能夠將企業的關注度由原來的低成本策略向優化資源配置方向轉變。
(二)內部流程維度方面
內部流程完善是企業進行業財融合的關鍵,完善的內部流程能夠促進企業價值目標的早日實現,實現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扁平化的設計
具體說就是改變傳統直線式的管理方法,采用扁平式的專業化管理方法,例如供電企業要改變原來主要以區供電為住的業務歸集信息方式,采用配電、變電、送電等專業化信息集中的方式。通過扁平化的方式來實現組織管理,能夠解決過去條塊相互分割的問題,實現按照專業類別來歸集業務信息的目的。
2.職能歸口化管理
對不同崗位和部門應該承擔的責任應該予以明確,根據其在價值鏈中相關業務活動環節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來進行業務發生單位和歸口管理部門的劃分,解決原來條塊管理的問題,這樣了解、熟悉業務的職能性部門就會參與到企業業財融合工作當中來,通過業務量發生標準和控制業務量范圍的發生,能夠為企業財務審計提供數據支持,實現從源頭上控制業務量發生的目的。
(三)客戶維度方面
企業可以通過建設大營銷體系、整合客戶服務中心等方法,從硬件到軟件方面達到客戶滿意,其中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市場評價指標、客戶評價指標、產品質量評價指標。市場評價指標主要能夠反因此企業銷售產品占全社會該產品的比重;客戶評價指標主要能夠反映出客戶所期望的滿意程度,一般由客戶滿意度、客戶忠誠度、客戶期望、企業形象、質量感知、客戶投訴七個變量所組成;產品評價指標主要包括產品合格率。
(四)學習和創新維度方面
企業進行業財融合之后會逐漸暴露出來一些問題,例如財務人員不能熟練掌握業務知識,缺乏熟悉財務知識的業務人員等,因此企業在進行業財融合就必須重視學習和創新。從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角度和管理來看,需要對政府和業務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通常需要進行企業財務工作管理政策的指導和專門的企業財務管理培訓;從政府和業務工作的管理角度來看,財務部門的人員需要對與業務相關的財務管理知識進行掌握,例如工程全過程的管控、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等。從創新的角度來看,需要不斷的延伸財務管理理念,擴大財務管理的范圍,把前端業務納入到其中,樹立大會計理念,前置財務管理,把財務審核放在簽訂合同等之前,這樣能夠起到降低財務風險的重要性作用。
在設計考核指標的過程中,在學習方面上主要考慮高級會計人員的比例,一般來說高級會計人員是指取得高級會計職業資格證書或通過資產會計師考試的財務人員。高級會計人員在會計人員中的比率能夠反映出高級會計人員的比例,也直接反映出企業財務人員知識水平和綜合財務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平衡計分卡在企業業財融合過程中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能夠通過四個維度來促進企業業財融合目標的早日實現,因此企業要充分的利用平衡計分卡來對企業業財融合指標進行設計,這樣才能充分的發揮出平衡計分卡的重要性的作用,加快企業業財融合的進程。(作者單位:遵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