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彩青?黨偉勝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在講求發展的同時也要保護生態的發展,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不小的影響,如何走出困境,在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是核心和重點,強化企業財務管理,應用合理科學的方式將企業財務管理質量與水平就進行提升,有助于企業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進而為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助力,鑒于此,文章就詳細論述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旨在可以為相關業界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
經濟在發展,生態環境也要保護,中小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也發生了變化。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中擔負著重要責任。對一個企業來說,想要提升經濟效益,最關鍵的一點是將財務管理工作做好,并且也關系著企業的良好生存和健康發展。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必要性
在發展經濟建設的過程中,中小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不是人的主觀意志確定的,而是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勢下,其競爭主體是企業,為此,企業需要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與發展,進而實現社會資源向那些效益高、效率高的企業流入,切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讓所投資本始終流動與不斷增值。現如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中小企業若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并獲得穩步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則需要全方位的進行努力。中小企業為能夠爭創更多的經濟效益,所以會進行各類的管理工作,如生產、銷售等,并且最后在企業的財務成果上面也都會反映出這些管理工作的結果和效果。若中小企業缺乏相應的財務管理理念,即便將其他工作做的再優秀,也無法有效的實現產品價值,更補償不了支出的費用,最終會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深受影響和阻礙。
二、強化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在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中,會有很多因素會引發其中的問題,而若要想將這部分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則筆者建議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強化內部控制工作
許多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很薄弱,而內部會計控制作為一種規范會計行為的手段,可以使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獲得提升,更好的對資產的完整性與安全性進行保護,強化經營管理,控制經營風險,起著重要作用。為此,中小企業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具體情況和特點,有針對性的構建起一套同自身管理要求和業務特點相適應的內控制度,以期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更高效的落實提供保障。
(二)加強財產控制
中小企業在運行發展中,需要對財產進行定期的清查和盤點,并嚴格監督管理者與記錄人員的操作行為,不可疏忽大意。并且構建完善的財產物資管理內控制度,進而使物資采買、銷售、領用、樣品管理方面可以有更加規范的程序,以免發生漏洞,保護其安全性。此外,還應將財產的記錄和管理進行分類,從而形成強有力的內部牽制狀況,禁止一個人操作資產的記錄、核查和管理。
(三)加強企業財務監督
中小企業重視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的監督,加強財務監督,規范財產、材料的購置、領用和保管,確保資產的完整性與安全性。所有涉及經濟和商業事務的工作人員應相互分離,相互制約。重要經濟事項的決策和實施,應當明確相互監督制約的程序;且財產清查范圍、期限、組織程序應當予以明確。內部監督可以促進財務管理,首先其可確保會計資料足夠可靠與精準,使資產足夠完整和安全;其次,它追求對經濟的全面、定期和及時的監督,確保單位內控制不斷完善,通過定期、不定期的實施常規、離任、專項等內容的內審,及時發現和糾正企業會計核算、會計資料、財務收支、經濟活動中的一些不符合規定、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的地方,這樣不但有助于維護國家財經法紀,保護企業財產安全,讓財務信息更為真實。企業應在各部門生產經營活動前、中、后進行嚴格的財務監督和內部審計,并及時發現和合理的解決問題,最終實現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與質量的提升,嚴肅整個企業的風氣。
(四)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
在企業激勵機制中,中小企業需要為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并用精神與物質雙重獎勵去激勵員工,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并結合具體狀況構建合理科學的薪酬體系,通過這樣的方式以實現留住和吸引人才,最終將人才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同時,利潤分配不可單一化,需要綜合考慮多方利益,可嘗試應用期權、股權等先進的方式,兼顧各方利益,合理分配利潤經濟利益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五)規范財務各個崗位的工作
中小企業需要對財會機構進行合理的設置,并確保財會人員的合理配置,且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這樣,才能為更好的完成會計核算工作提供保障。并嚴格遵循《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要求,規范賬簿設置以及做好會計核算,從而使財務核算制度的完善構建擁有精準而又真實的數據支撐,此外,還要將企業管理中財務人員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三、強化企業財務管理要注意的問題
(一)資金籌集與資金運用相結合
對于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而言,二者存在著互為約束有互為促進的關系。首先,企業按資金使用需要而對資金進行籌集。其次,所籌資金需要保證可以更好的進行應用,且投入與產出成正比,以此來提升企業資金抵抗風險的能力。資金籌集運用同權益需要更好的進行匹配,一旦超過了配比比例,勢必會讓企業運營有很大的風險,對企業資金的有效運作形成巨大的影響。所以,中小企業在對資金運行進行決策時,要將籌資與投資決策都做好,且保證資金有效使用的同時,使資金可以增值,更好的提高積累程度,最終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此外,要通過多種途徑去籌集資金,不要只將銀行借款作為必須要的籌資渠道,可以嘗試吸收外資等,中小企業在對必要資金進行籌集時,要對資金的時間價值進行充分考慮,并且也同時要綜合考慮到收益和風險的平衡性。
(二)費用成本與收益補償相結合
為保證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則需要保證每筆收益都能對成本費進行抵補,且讓每筆成本都可帶來豐厚的利潤,從而有效配比好費用成本和收益,為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三)財務公開與商業秘密相結合
財務公開有利于企業管理者廉潔自律,規范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中小企業本著公開透明的原則,將財務數據適時進行公開,促進科學決策,達到監督的目的。但是公開太多,會使企業的商業秘密得不到安全的保障,因此財務公開要與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相結合。對于公開的內容,企業要在一定范圍內采取適當的方式予以公開。
四、結語
中小企業針對市場需求,自行的組織生產經營,從而最終達到經濟效益提升、勞動生產率保值增值的目的。強化財務管理是手段,生存、發展是目標,其目的是提升經濟效益。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日新月異蓬勃繁榮,人類社會也在不斷進步,進而形成了多方位、多層次、多信息、全過程、動態化的管理體系。我們還需要不斷的探索與學習,明確財務管理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作用,進而激發中小企業經營者提高對財務管理的重視度,加強內部制建設,強化財產控制,加強企業的財務監督,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規范財務各個崗位的工作,使領導者的管理水平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不斷提高。(作者單位:1.貴港市廣播電視大學;2.貴港市園林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