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杰
新時期下國企面臨的競爭愈發激烈,想要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擴大所占市場份額,必然需要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而加強國企成本控制則是提高國企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基于此本文將從闡明國企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入手,重點針對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國企財務管理成效的有效措施進行簡要分析研究。
本文研究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國企財務管理成效的措施,旨在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國企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明確二者具體關系的同時,可以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必要理論參考,并且能夠為國企財務管理人員如何強化成本控制、優化財務管理成效給予相應的實踐指導與幫助。
一、國企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的關系
我國國企改革要求商業類國有企業按照市場化需求進行運作,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這也同樣是國企財務管理的重要目標。企業利潤由企業收入減成本消耗構成,提高企業利潤通常有增收和節支兩條途徑,收入增加則收入超出成本部分增加了利潤,而成本的減少額就是企業利潤的增加額(或虧損的減少額),相同條件下企業利潤對成本變化更為敏感。
加強國企成本控制有助于企業擴大自身利潤規模,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這一目標。國企各項生產管理環節均在成本控制范圍內,例如原材料、人工成本支出、燃料消耗、機械耗損等等,通過加強國企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將國企生產管理中的成本消耗降至最低,最大程度地幫助企業結余更多資源用以發展核心業務,從而推動國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加強國企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成效,同時對于國企未來生存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國企財務管理成效的措施分析
(一)完善相關管理體系制度
在加強國企成本控制提高其財務管理水平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國企主動將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相融合,積極樹立正確、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明確企業的隱性與顯性成本。在依托其現有的財務管理制度下,結合自身實際并認真參照國家相關規定要求,建立健全企業成本管理體系,同時注重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例如國企在開展新項目時,首先需要圍繞項目實際逐一明確項目環節、項目流程、項目內容等,工作人員需一些其他專業工具軟件,生成規范、精準的項目清單及預算編制報表。而在申請項目資金時,財務管理人員則需要結合其收集整理的各項項目材料、信息數據等,客觀評估項目方案是否科學合理、切實可行并具有較高的經濟性,由此作出正確的決策決議。另外,在企業成本管理體系中,還需要對國企內部各崗位員工,在企業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中的權利與義務進行統一明確。使其能夠對國企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的內在關系形成深入認知,并可以主動配合相關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企業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工作中。
(二)國企隱形成本管控措施
1.利用目標成本管理法
國企中的隱性成本指的是成本的將來時態以及轉嫁之后的成本形態,包括企業領導的決策等,在對其進行成本管控時,相關工作人員應當主動深入市場,調查了解具體市場需求、市場行情以及市場中同類型產品價格走勢等。在對收集得到的相關資料進行進行匯總整理后,再將其與國企現有資源情況、產品使用價值等進行充分結合,以此為基礎科學測算國企本期銷售目標收入,制定出量化產品銷售利潤目標。此后,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國企目標利潤指標進行逐層分解,并將細分的目標利潤指標逐一分配給各個部門。各部門在企業領導與高層管理人員的統一指導,以及相關監管人員的嚴格管控下,負責踐行各目標利潤指標。這樣,在有效落實成本控制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擴大經濟效益規模,優化財務管理成效。
2.樹立全過程控制全員參與理念
在國企財務成本管控中,應當積極引入全過程精細化管控理念,將企業整個產品壽命周期內產生的所有成本,一并納入至成本控制范疇中,對產品研發、采購、銷售等各環節進行全過程精細化管控,營造全過程管控、全員參與的企業氛圍。首先,在產品項目計劃階段,工作人員需要提前參考同類型產品項目實施計劃與最終結果,立足自身實際判斷本產品項目可能產生的成本風險、財務管理風險,在適時調整計劃方案的同時根據風險預判結果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相應的防范對策。在產品實際進入到研發生產、銷售等階段時,工作人員則需要嚴格按照既定的管控方案,對物料采購、存儲等各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予以嚴格管控。如在產品生產制造流程中,積極運用先進科學技術與新工藝代替傳統工藝技術,在保障產品質量之余可有效降低成本。事后工作人員也需要及時對比工作執行情況與預期控制目標,扣除質量不合格或是存在其他問題的產品等費用,認真總結成本財務管控中表現出的問題及原因,主動優化國企成本控制方案,從而切實提高其財務管理水平。全員參與則有助于全過程管控措施的執行與監督,促使成本管控落到實處。
(三)國企顯性成本管控措施
1.多企業平攤費用
除本企業之外,企業支付給其他個人、組織的貨幣額即為其顯性成本。在對此類成本進行管控時,國企可以主動與其他企業展開合作交流,多企業共同平攤費用。例如在國企運輸成本控制中,企業通過立足自身實際,可以積極嘗試與其他同類型企業進行深入合作,建立起互惠共贏的合作關系。在此基礎上,企業可以采用合并批量貨物運輸的方式,使得企業單位產品所負擔的運輸成本以及整個企業存貨成本均可以得到有效降低。企業之間通過加強深入合作,相互共建共享優勢資源,在有效形成優勢互補實現費用平攤的同時,也有助于企業加強成本控制,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2.財務管理信息化
在信息化時代下,國企加強成本控制提高財務管理過程中,需要主動運用各種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術,如積極運用各種先進專業財務管理軟件,搭建國企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可直接利用智能化的數據采集裝置,自動對企業各項成本信息、財務數據進行搜集整理。而后借助數據庫、報表編制軟件等專業工具軟件,并配合使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先進信息技術對所有采集得到的財務信息數據自動進行分類和深入統計分析。即可使得工作人員快速獲得精準、規范的財務報告或預算報表。而在信息化的財務管理系統中,還將自動對比分析企業各項財務數據與相對應的財務與成本評價指標規定值,根據得到的比較分析結果,工作人員可以全面、客觀地了解企業真實成本管控情況與財務管理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且既有針對性的財務成本管控方案。企業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財務信息共享,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幫助國企深化落實成本控制,促進提高財務管理成效。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國企中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關系緊密,二者相輔相成不容分割。國企需要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嚴格遵循國家各項規定要求下,盡快構建起完善的財務成本管控體制,對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實現全員參與的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在積極引入目標成本管理法以及其他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手段下,探尋更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與財務管理方式,以此有效加強國企成本控制,全面優化國企財務管理成效。(作者單位:廣州融通珠江賓館有限責任公司帥府賓館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