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皓暉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工作習慣及膳食結構都出現了變化,這些都對人們的身體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超重與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本文通過文獻分析法、邏輯分析法以肥胖為關鍵詞查閱,闡述了肥胖的定義及測量方式。通過遺傳、飲食、運動三方面分析肥胖成因。從身體系統、心理健康、社會效應3個維度闡述肥胖的危害。提出了個人與社會對肥胖問題的運動干預方法。
關鍵詞:肥胖? 成因? 危害? 運動干預
中圖分類號:G8?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a)-0231-02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s living and working habits and dietary structure have changed, which have a huge impact on people's body, and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obesity by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logic analysis. The causes of obesity were analyzed by heredity, diet and exercise.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body system,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effe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arm of obe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s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obesity.
Key Words: Obesity; Cause; Harm; Exercise intervention
近年來,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們膳食結構發生的顯著改變,體力活動日漸減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在中國范圍內呈現出快速的增長的趨勢[1]。
1? 肥胖的概述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顯超重與脂肪層過厚,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積聚過多而導致的一種狀態。它不是指單純的體重增加,而是體內脂肪組織積蓄過剩的狀態。世界肥胖協會在2017年正式宣布肥胖是一種疾病,因為它會導致諸多健康問題,例如高血糖、高血壓等疾病。
對于肥胖的鑒定與測量在國際上有多種方法,如BMI體重指數、WHR腰臀比、皮折衡量法、雙能X線骨密度儀、水下測量法、生物電阻抗分析法等。
2? 肥胖的成因
首先,遺傳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因素。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一些人不管吃什么、怎么吃、不運動都不會發胖,而有些人每天運動,注意飲食還是會有肥胖現象出現。其實這和遺傳基因是有關系的。
其次,飲食習慣也影響著人們是否肥胖。一般來說,肥胖人群的食欲與食量是超過正常人的。在一開始可能肥胖人群只是比一般人吃的稍微多一點,看不出明顯變化,但是長期以來日積月累,肥胖人群攝入熱量會比一般人超出很多并且食欲更為旺盛,食欲的旺盛又引起更多熱量的攝入,惡性循環慢慢肥胖起來。
最后,身體活動不足也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因素。如今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現代人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現形式[2]。上班族白天長期地坐在辦公室埋頭工作,晚上甚至還要加班,沒有運動的時間。種種原因都導致人們身體活動不足、久坐行為的頻繁出現。運動的缺乏會導致身體除基礎代謝以外能量無處流向,并最終以脂肪的形式存儲在體內,導致人們出現肥胖的狀況。然而有些人打著運動的口號為自己找吃夜宵的借口,他們需要知道的是近20min的象征性跑步對于減肥的效果是微乎其微[3]。在運動30min以上,人體才真正進入有氧運動狀態。但是運動與基礎代謝相比,消耗的能量又是非常之少。因此那些以運動了要補充為借口的額外飲食,會導致更多脂肪的堆積。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說明明運動了但仍減不下肥的原因。
3? 肥胖的危害
首先,肥胖會對人體各大系統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對于呼吸系統來說脂肪組織堆積于腹部或膈肌,使膈肌上抬,潮氣量減少,肺容量降低,嚴重時導致肺通氣量下降,氧分壓降低,甚至出現低氧血癥[4]。脂肪對呼吸的阻礙作用若體現到夜間休息則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對身體產生進一步的危害。對于心血管系統來說,肥胖者更易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
其次,在心理層面,肥胖會誘發一系列肥胖者的心理問題。研究表明,超重、肥胖人群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軀體自信較低,存在社會適應障礙、行為障礙[5]。他們自身的肥胖使他們感到自卑,感到無助甚至自暴自棄。每年由于肥胖而產生自殺傾向的人群不在少數。
最后,肥胖對社會存在著十分巨大的負面影響。一個肥胖率居高不下的社會意味著整體公民的心理生理健康水平持續低下。人作為社會的主體,擁有一個病態的軀體則社會是一個病態的社會。政府需要花大部分的錢在治療肥胖所導致的疾病身上,這就意味著教育、科技等行業投入的變少。肥胖對社會的影響就體現在人民幸福感明顯下降、社會生產力發展緩慢。因此肥胖對個人、對社會都存在著深遠的負面影響,解決肥胖問題急不可待。
4? 減肥的運動干預方法
減肥的運動干預方法重點在于要養成規律、頻繁運動的習慣。減肥的運動干預主要以耐力跑為主,在運動的前10s即第一階段里,身體的供能方式為磷酸原系統供能,其主要消耗三磷酸腺苷。在運動的前2min里糖酵解系統為主要供能系統,該系統消耗糖原較多,肌糖原若消耗過量則會導致由運動引發的肌力不足,因此節食減肥法有可能帶來運動動機下降的結果,導致更加肥胖。最后,在運動超過30min后才會進入有氧供能階段,在次階段中主要以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為消耗脂肪的主要方式。因此想要減脂必須運動超過30min。
另外,近幾年非常火熱的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對減脂也有不錯的效果。高強度間歇訓練主要以短時間內的全力、快速、爆發式訓練為手段在短時間內提高心率,增加運動消耗。這種鍛煉會導致運動后的過量氧耗,從而加快新陳代謝速度,從而加快脂肪的消耗。運動重在堅持,要有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才能減肥成功。
5? 建議
飲食方面,應少吃甚至不吃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如全脂牛奶、巧克力、雞腿這些食物一律少吃不吃。三餐規律、營養均衡。還要戒零食、禁夜宵。
心理方面,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可消極避世,自暴自棄。每一個胖子都是有潛力的,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肥成功,在必要的時刻可以尋找心理醫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
解決肥胖問題應從娃娃抓起,全面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學校的落實,阻止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下滑。解決肥胖問題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參考文獻
[1] 劉彩霞,張建國,閏瑾.北京市懷柔區居民超重與肥胖流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1):78-79.
[2] 馮寧,衣雪潔,張一民,等.身體活動不足對成年人體質和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6,35(5):81-87.
[3] 劉小龍.羽毛球運動對兒童健康體適能和基礎代謝的影響[D].集美大學,2018.
[4] 閆冰,龐隨軍.兒童肥胖的危害研究進展[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8,35(9):840-843.
[5] 楊怡,陳潔,楊萱,等.超重、肥胖學齡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10):1586-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