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榮美
一、創造合理耕作層
由于土地養分主要與土壤當中所含有礦物質與有機物數量息息相關,在創造小麥合理耕作層時,首先應明確土壤所含有養分與小麥產量二者之間的關系,在相對較大范圍之內,小麥自身產量會伴隨土壤所含有肥力提升而提高,而在這其中,土壤中有機物質多少又與小麥產量有著緊密關聯。其次,每畝地可產生550-600公斤或更多小麥的土地擁有良好土壤肥力,土壤中有機物、堿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遠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塊。除此之外,創造合理耕作層所需物理條件會受到土壤肥力物理因素影響,影響土壤肥力的物理因素主要是指土壤質地、結構條件、孔隙度、濕度、溫度條件,田地必須旋耕兩次,旋耕必須大于25厘米,保證水肥強勁能力,播種前必須鎮壓土壤,使土壤松軟適度,沒有明暗坷垃,無架空暗袋,堅實松下,同時,土壤中的水,肥料,氣體和熱量也必須協調。而創造合理耕作層關鍵技術在于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料、深耕或深松、旋耕等,其中,秸稈還田與有機肥料增施對于土壤結構改善有著諸多裨益,在缺乏有機質的情況下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的重要方法是將秸稈還田。秸稈還田4-5年后,小麥平均單產將提高6.5%,注意秸稈還田的質量。近年來,秸稈還田的質量問題一直很嚴重,當秸稈返回田間時,操作員必須正確選擇前進速度和茬的高度,刀片與地面之間的距離應控制在大約5cm,粉碎秸稈長度應小于10cm,合格率必須大于90%,留茬高度小于10cm,以確保返回的質量。在分解秸稈的過程中,必須添加一定量的氮肥。
二、播種前準備
首先,應選擇具備較大增產潛力、品質較好、耐高肥水、抗病能力強、抗逆性較好的小麥品種。隨后,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曬種與篩選,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小麥種子經過較長休眠期,所以種子的活力相對較弱。為了保持種子的生命力,播種前曬種不僅可以消除病蟲害,而且可以促進種子的成熟率,提高種子的發芽率,確保種子的良好發芽,為小麥植物的生產狀況提供保障。通常,曬種可以使種子發芽率提高15%,平均單產提高14%,曬種應在晴朗的天氣條件下進行,將種子均勻地分布在墊子上,禁止將它們直接散布在水泥地面或鐵板上。否則,種子會被燒毀。涂抹物的厚度通常約為10cm,并且在白天將種子多次翻曬,夜晚收起,將其晾干2至3天,然后嚴格篩分種子以除去枯萎、昆蟲等。此外,選擇后,還應將種子與化學藥物混合使用,以防止小麥發生病變。
三、小麥綠色增產技術要點
小麥是禾本科植物,其在我國種植范圍比較廣,小麥可以制成面包、饅頭和其他面食,而在發酵后可以制成啤酒和白酒,同時擁有極高營養價值,因此受到人們的歡迎。在小麥栽培過程中,通過適當使用栽培技術,可以提高小麥的品質和產量。基于此,本文將針對如何實現小麥綠色增產關鍵栽培技術展開探討。優質的小麥栽培技術主要用于使小麥自身品種品質遺傳特性得到保障與提升,而栽培措施則是將小麥質量提升放置于首要位置,并以小麥優秀品質作為核心,通過使用綠色增產關鍵栽培技術,促進小麥產量提升。
1、做好整地
在播種小麥之前,使用大馬力拖拉機犁地,使耕深達到30cm的深度以上,然后使用旋轉桿旋耕1-2次,使土碎地平,上虛下實。耕種后進行鎮壓,以防止風漏和水分倒流,經過長期的隨訪研究,該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土壤層土保持在25 cm以上,犁底層與常年受到旋耕的地塊相比較明顯下降5cm以上。
2、增施有機肥料
主要措施是用茅草培養土地肥力,在小麥完全成熟后,與聯合收割機同時進行小麥收割和將茅草粉碎成粉末。機器運行時,操作員需要提高工作質量,保證茅草的高度小于10cm,田間盡量不留殘余茅草,在耕地之前,需使用人工對殘留茅草進行清理,以確保粉碎的茅草在田間均勻分布。
3、病蟲害防治
防治小麥病蟲害必須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小麥的病蟲害主要包括:赤霉病,條銹病,白粉病,紅蜘蛛和蚜蟲。應在小麥起身拔節時期阻止病蟲害蔓延。在此期間,重點是防止小麥鞘紋枯、條銹病、白粉病和其他疾病,以及預防諸如紅蜘蛛與蚜蟲類的寄生蟲,而在局部小麥地塊中應對小麥吸漿蟲加以防治。首先,在灌漿階段開展一噴三防措施,小麥穗期和開花期主要會受到蚜蟲、銹病和白粉病等病害侵擾,這一時期也是此類病害高發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在雨中或有霧和潮濕的天氣中容易誘發赤霉病,應根據病蟲害的發生頻率,使用“一噴三防”技術。“一噴三防”:“一噴”是指在小麥生長過程中向小麥噴灑農藥、消毒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其他化學物質;“三防”措施是通過噴灑殺蟲劑、滅菌劑、生長調節劑等預防疾病、病蟲害和小麥營養不良。
4、科學澆灌漿水
如果小麥在孕穗期處于高溫下,將會減少穗數,灌漿至蠟熟期的高溫會使千粒重下降,導致小麥干癟,使產量下降。因此,需將天氣變化作為基礎,對小麥田水分與小麥幼苗生長條件加以控制。為避免過多的水和過大的風或大雨造成的倒伏,降低小麥的產量,在此期間,可以使用適量追肥來增加小麥產量。
5、收獲
最佳的小麥收獲期應在蠟熟期結束時,這能夠確保小麥顆粒歸倉,促進小麥增產增收,并最終將秸稈還田。在收獲小麥時,必須保證使用工具清潔程度、衛生且無污染,并在最后運輸階段保證小麥不受化學污染。
綜合上文所述,小麥是農業生產中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小麥的種類很多,為了實現小麥高產的目的,有必要將品種選擇和種子處理放置于首要位置,以保證小麥的產量,提高小麥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是提高土地產量、資源利用和勞動生產率。
(作者單位:055150河北省任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