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軍
當前形勢下,PPP模式已經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高度認可,并將其核心的理念應用到了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踐之中,從而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本文對PPP模式的核心概念進行闡釋,著重從建筑施工企業的角度,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經濟指標遴選方案,旨在幫助建筑施工企業在參與PPP項目的過程中,利用合適的經濟指標遴選適合自身發展的PPP項目。
PP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社會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基于提供產品和服務出發點,雙方達成特許權協議,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伙伴合作關系,PPP優勢在于使合作各方達到比單獨行動預期更為有利的結果,即政府的財政支出更少,企業的投資風險更輕。
在我國現階段,無論從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的宏觀政策環境來看,還是從政府投資條例、政府采購等法律法規的角度來看,PPP依然是地方政府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最為合法合規的融資建設模式,這使得包括央企、國企、民營企業在內的各建筑施工企業積極參與。
截止到2020年1月份,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累計入庫項目9459個、涉及投資額14.4萬億元,其中累計落地6410個、涉及投資額10.0萬億元,落地率69.4%,市場空間依然廣闊。
但受各地財承的限制,使用者付費類項目投資額比2019年12月末凈增173億元、可行性缺口補助類項目投資額凈減12億元、政府付費類項目投資額凈減43億元,建筑施工企業以往青睞的“非經營性+弱運營”項目逐年減少,未來應著力打造核心經營運營能力,向“經營性+強運營”項目轉變。
建筑施工企業參與PPP項目,從經濟性角度遴選項目,有諸多成文或不成文的評價體系和指標,但結合建筑施工企業的自身特點,我們認為著重從如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投資效率
建筑施工企業投資PPP項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彌補資質業績短板,帶動工程建設業務的快速發展,并獲得相應的工程利潤。這就需要考慮投資效率的問題,即用最小的自有現金流資源帶動最大的工程建設業務發展,最大可能的放大投資杠桿、擴大投資效率。
目前在市場上各建筑施工企業提出了諸如建安工程費占比(即項目建安工程費占項目總投資額的比例),建安工程費下浮率、政府方出資比例等一系列相關指標。但我們認為,這些指標相對比較孤立,沒有把項目本身情況和建筑施工企業自身在項目中所處于獨特角色結合起來,不能全面反應出建筑施工企業投資特定PPP項目的投資效率?;诖?,我們建議引入建投比這個指標來全面反映投資效率。
建投比是表明投資額帶動建安工程產值額的效率,即“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獲得或承擔的建安工程費總額/自身投入的資本金總額”,這個指標不僅涵蓋了項目本身的建安工程費占比、建安下浮率、政府方出資比例等要素,還綜合考慮了社會資本方聯合體中建筑施工企業自身充當的角色,如自身出資比例、建安工程劃分等要素。也就是說建投比不僅僅基于項目本身,而且還結合了建筑施工企業參與特定項目的角色分工,從而全面反映建筑施工企業投資特定項目產生的投資效率,即用最少資金盡可能撬動最大建安工程費的投資杠桿倍數。
例如,某水務PPP項目總投資20億元,其中建安工程費10億元;項目資本金為總投資的20%,其中政府方出資比例為10%。那么建安工程費占比只有50%,相對來說處于較低水平,建投比也只有2.78倍,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吸引力較差。
假設政府方出資比例提高到了40%,其他條件不變,則建投比提高到了4.17倍,對于部分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就有了較強的吸引力了。若社會資本方聯合體中,引入了專業的水務運營方且其出資比例為20%,其他條件不變,則建投比提高到了6.25倍,對于大部分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就有了很強的吸引力了。
二、現金周轉效率
2018年5月份,東方園林一紙“史上最涼發債”公告,推倒了一系列多米諾骨牌,并引發公司股價大跌,同時大股東面臨股權質押平倉及流動性危機?!俺梢彩捄?、敗也蕭何”,曾因“PPP第一股”名聲大噪,也因在PPP領域狂飆猛進,帶來了后遺癥。
現金流是建筑施工企業最為寶貴的資源,建筑施工企業在投資PPP項目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提高自有資金的周轉效率,以保持企業持續健康的良性發展。
考查投資現金流周轉效率,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資本金回收率,或者說是施工利潤覆蓋投出資本金的比率,即“建筑施工企業承擔的建安工程費預期可獲得的施工凈利潤總額/自身投入的資本金總額”,用來判斷自有資金的周轉效率。
但是,鑒于PPP項目的特殊性,SPV公司并不等同傳統意義上的有限責任公司,中標社會資本方對SPV公司承擔了合同約定的連帶責任,若SPV公司現金流不足以滿足正常運轉,社會資本方有補足義務;而SPV公司有了沉淀的現金流,社會資本方也擁有歸集的權利。所以,建筑施工企業在考查特定項目資本金回收率的同時,還要結合可能出現的對SPV公司的流動性支持和SPV公司的資金流歸集情況,并在PPP項目合同、聯合體協議中加以約定。實現對SPV公司的資金歸集管理,對建筑施工企業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和提高預期投資收益有著十分重要意義。
三、投資收益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均是以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和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兩個指標來評價PPP項目的投資收益。但我們認為這兩個指標僅是一個宏觀概念指標,主要表明了項目的抗風險能力,通俗的理解為項目收益率能承受的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的能力,并不能說明項目本身的投資收益情況。
此外,部分建筑施工企業撇開施工利潤,只考慮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或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并依此作為判別PPP項目投資收益的基本條件,太過于片面。事實上,施工利潤是建筑施工企業判別項目投資收益中很重要的一環,項目類型不同、招標標的要求的建安工程費下浮率不同,項目的施工利潤含量相差懸殊,而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或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并不能反映這一情況。
尤其對于PPP項目而言,政府方出資比例不同、權益不同,社會資本方聯合體各方出資比例不同、各方承擔的角色不同,同股不同權等情況普遍,不能用簡單的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和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來判斷建筑施工企業自身在特定項目上的投資收益情況。為此,我們建議采用投資各方財務內部收益率來評價PPP項目的投資收益更為合適。
投資各方(建筑施工企業己方)財務內部收益率,是站在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的角度,用實繳資本金、投標費用(如招標代理服務費)、合同簽署費用(如印花稅)等作為現金流出項,用SPV利潤分紅、資本金清算回收、施工凈利潤等作為現金流入項,并將可能對SPV公司發生的流動性支持現金流、以及對SPV公司沉淀資金歸集的現金流分別作為現金流出項和現金流入項來綜合考慮,以此計算出投資各方(建筑施工企業己方)財務內部收益率,從而客觀全面的反映出企業對該項目的投資收益,也即相當于建筑施工企業投資特定PPP項目產生的年化收益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PPP模式有效促進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迅猛發展,有效緩解諸多項目投資給政府帶來的經濟壓力。但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PPP模式與傳統意義上的投資建設項目并不完全相同,企業在PPP項目的全過程并不擁有完全的自決權,不能完全采用傳統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和指標來評價PPP項目。在建筑施工企業參與PPP項目的過程中,我們建議在分析特定項目本身的基礎上,更應該結合企業自身在PPP項目中的分工和角色來綜合分析評價項目。從政府方角度而言,只有PPP項目滿足了社會資本方的基本訴求,才能切實發揮PPP模式獨有的優勢。(作者單位: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