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林玲
近年來,人才培養與當地就業日漸成為熱點話題。本文研究了蘇州市高技能人才培養現狀與特點,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人才就業意愿并提出政策建議。
一、蘇州市工業園區高技能人才培養現狀
(一)現行人才相關政策
為進一步提升蘇州市高新技術人才素質,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管理中心自2010年起制定人才專項政策,從人才培養、人才引進、人才挽留等三方面著手,促進園區人才增長。
在人才培養計劃方面,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圍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人才政策。從2015年開始,每年重點引進和培養"千人計劃"人才、中科院"百人計劃"人才等各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00名,高技能領軍人才200名(每年增加20%人數)。
在人才引進方面,園區頒布《江蘇省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計劃實施辦法》等政策,通過加強龍頭企業引進、化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等具體措施,大力引進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海外高層次創業人才等人才類型。
在人才挽留方面,通過《蘇州工業園區高層次人才醫療保健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園區對高端人才給予資金補助,提供辦公用房、優租房、購買住房補貼等配套優惠,并為高層次人才配備保健醫生,提供較高醫療待遇。
(二)現行人才培養模式
蘇州市自2002年開始規劃建設獨墅湖科教創新區。至今,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內已創建高等院校29所、科研院所13所、科技平臺32所,其中共有12所高等院校、4所科研院所、12所科技平臺承擔教學任務。目前教學專業集中在計算機、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納米材料等專業,均為蘇州市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
目前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已形成囊括職業培訓、遠程教育、本科教育、全日制及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等類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園區內人才培養目前以職業培訓和研究生教育為主,占比分別為43%和36%。近年來蘇州本土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上升,科研院所數量不斷增長,研究生培養比例不斷提高。
二、蘇州市工業園區高技能人才培養特點
(一)政策層面
園區人才培養政策具有以下特點:1.人才缺失意識較早,自2010年出臺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政策。2.人才引進政策較完備,引進種類廣,涉及范圍全。3.福利政策較全面,涉及住房、醫療、招聘補貼等多方面,有助于高新技術人才在蘇州的長期落戶和發展。4.人才培養方面的政策較少,蘇州本土培養出的高新技術人才不足,需要長期依靠從外地引入人才。5.政策更新頻率低,目前政策無法適應人才市場情況變化,不能更好的吸引高新技術人才來蘇州發展。
(二)教育層面
園區本土人才培養具有以下特點:1.覆蓋教育層級較廣,涉及不同等級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2.人才培育具有針對性與應用性,職業培訓占比高,主要針對企業在職員工進行進一步培訓,提高專業技能。3.人才培育機構數量較少質量較差,主要為院校分校。相較于南京,蘇州211,985等級高校只有1所,重點本科與碩士培養稀缺。4.科教機構中人才培養功能邊緣化,各機構工作重心在于科研成果產業化,人才引進效果大于人才培育效果。
綜上,蘇州市工業園區在人才培養方面舉措較為豐富,通過政府政策與教育機構引進創辦,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技能人才在數量和質量方面的提高,有利于蘇州市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升級。
三、蘇州市高技能人才就業意愿調查分析
(一)項目調研和樣本構成
本研究自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對蘇州市高技能人才就業意愿進行調查分析。使用抽樣調查與問卷調查法,共發放問卷276份,回收問卷273份。樣本主要為蘇州大學各學院(部)的本科生及研究生。
(二)問卷分析
本文選擇問卷中四道重點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提出政策意見。
1.被調查者的理想就業單位分析
在被調查者中,有74(約27.11%)人選擇在外資企業工作,而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的選擇人數相較于外資企業較少。
被調查者中,總計有文科生65人,理科生208人。其中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最傾向于在外資企業工作,但是意向在政府部門就業的文科生占比比理科生占比高了10%,而傾向于在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理科生占比明顯高于文科生。
由此可見,蘇州工業園區乃至整個蘇州市近些年來引進的,諸如華碩科技、松下半導體蘇州有限公司等企業對高科技人才是有吸引力的;同時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蘇州校區以及研究院的開設和招生的進一步推進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2.被調查者的未來理想工作地點
經統計,被調查者中有95(約34.80%)人傾向于留在學校所在地即蘇州工作;有75(約27.47%)人選擇在諸如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等的一線城市工作;而選擇在家鄉所在地的被調查者位列第三,僅為40(約14.65%)人。
被調查者中城市人口為176人,農村人口為97人。其中,來自農村的人口最愿意留在學校所在地就業,比例高達44.33%,其次為一線城市,比例為30.68%;而來自城市的人口最愿意到一線城市就業,比例達到30.68%,其次為學校所在地,比例為29.55%。
由此可見,蘇州培育與吸引人才對來自農村的被調查者有著更高的吸引力。蘇州各大高校在招收學生時,應考慮到更多地區,為更多的城鄉人才提供機會。這一問題從側面說明,在蘇州建設高等院校可以吸引大量的城市和農村的人才,是培養與吸引高技術人才的有效途徑。
3.被調查者父母的期望工作地點
被調查者中,有86(約31.50%)對希望自己的孩子回到家鄉所在地工作,其占比達到最高,而希望孩子在學校所在地蘇州工作的父母有71(約26.01%)對,僅次于家鄉所在地。一線城市也是家長的選擇之一,比例為16.48%。被調查者與父母相較于學校所在地、家鄉所在地和一線城市有著截然不同的選擇。但是學校所在地普遍是被調查和父母傾向的期望工作地點。
來自一線城市和二線發達城市的被調查者父母更傾向于孩子留在家鄉所在地,而其他來自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被調查者的父母則更傾向于孩子留在學校所在地。這說明,家長期望孩子的工作地點更偏向于比家鄉經濟發達的地區。所以,在吸引高技術人才應重視經濟欠發達地區。
4.影響被調查者就業區位選擇的因素
通過期望的計算,我組將影響因素進項降序排列。結果表明,行業的工資薪酬和行業的就業前景是被調查者進行就業區位選擇時最關心的因素。而父母和戀人的意愿相對較弱,城市的教育、醫療養老水平,經濟發展水平,人才吸引政策,房價等因素的影響程度則大致相同。
由此可見,為了更好的培育和吸引高技術人才,政府應該構建更加合理完善的工資結構,完善城市的教育醫療和養老體系,給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好的優待政策。同時,應該開拓更加廣闊的就業市場。
四、結語
蘇州工業園區近年來針對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和挽留做出了很多努力,從修建相關產業園到引進各大知名高校研究院,都為吸引接納更多的高技術人才提供了保證。
綜合問卷調查數據,在蘇州培養的高技術人才中,有較大比例人才愿意留在蘇州工作,并認為蘇州比一線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吸引力。這一點認可了蘇州現行的人才培養政策,同時為蘇州培育與挽留高技術人才提供了強大基礎與動力。
總體而言,從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與挽留、高等院校和科教機構的創建與引進,盡管在培訓機構上仍有欠缺,蘇州工業園區關于高技能人才的相關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作者單位: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