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珈紅
迄今為止,中國農村生活的總人口眾多,但總體素質相對較低,并且農村的有效勞動力外流非常嚴重。農民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建設者,也是農村文化傳承人,只有充分的去調動我國農民積極主動的去建設,才能實現振興鄉村經濟的目標。所以,要充分利用教育培訓等手段,提高農民的專業素養,組建一支熱愛農業、懂專業技術又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加強專業化人才對我國現階段農業、農村建設的支持作用,促進農村發展的戰略推進。
一、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
新型職業農民主要由五個方面的條件:第一,其主要職業是農業生產和經營;第二,本人擁有合法的農業方面的生產資源;第三,其本人擁有與農業有關的專業生產技能;第四,本人的主要收入來源于農業;第五,本人擁有市場競爭意識和推動農業發展的意識。所以,新型的職業農民有農業方面的生產資源,有專業技能、懂經營會管理,以農業方面的生產和經營為生活收入來源和職業,并且有主觀的意識去推動農業發展進入現代化、市場化的群體。
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策略
1、整合資源,強化培養力度
現今,只有各個地區縣級農校作為新農民培養機構。所以,需要部分職業高校也成為我國新農民的培養機構,充分提起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性,共同推進新農民人才培養計劃的推薦。另外,各級的培訓機構需要進行分類分工,例如,縣級的培訓機構主要培訓種植技術、養殖技術、疾病預防等,還需要建設教學基地,組織學員到基地實踐、觀摩,更新農民的思想觀念;職業高校機構主要培訓國家相關政策和相關法規,提高新農民的法治觀念和科學觀念。建立起政府主導,農校、高職結合,社會共同參與的培訓體系。
2、強化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
為了農村能留下新職業農民,農村需要縮小與城市的各種差距,這就需要調整當地政府財政支出結構,強化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農村自來水工程,通訊、電力體系,網絡狀況等都需要進行強化,同時農村的教育和醫療條件也需要進一步的提高,讓新農民有扎根在農村的基礎,也有在農村安心工作的條件,為新農民長期在農村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3、從政策扶持培養新農民平臺
首先要從政策上對新農民的生產生活進行幫助,例如,新農民牽頭組建的家庭農產或者合作社等,要對其所得稅進行政策上的優惠,同時也鼓勵相對應的金融機構對新農民進行金融合作。其次,針對新農民設立對應的風險機制,鼓勵保險行業提供相對應的政策保險和商業保險,提高新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的風險抵抗能力。最后,可以將在創業的新農民納入社保中,納入社會養老保險,對農業生產中專業的崗位可以給予崗位津貼等。
4、為新農民創業營造文化環境
社會環境和國家政策會很大程度上的影響農村人員的創業方向,所以政府部門要營造出一個適合農民創業的良好環境。第一,政府需要出臺相應的惠農政策,打造合適的政策大環境,強化新農民進行培訓,同時給新農民創業融資提供支持,優化地區創業環境。我國南北跨越大,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發展情況,這樣就決定了對新農民培養的認識也不盡相同,不同地區政府要依據當地實際狀況完善新農民創業政策。政府首先要對新農民培訓教育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然后根據當地實際狀況在政策層面給予新農民創業扶持,通過政策為新農民導流優質培訓資源,并且加大資金投入,為新農民培訓帶來更好的培訓環境和更過的培訓資源。第二,政府需要先創建良好的創業文化氛圍,對新農民創業進行培訓,通過良好的創業氛圍帶動農民創業,并且在指導創業中,“扶上馬,送一程”,助推當地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5、大力發展農村成人職業教育
當前對新農民的培養需要把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充分創新教學方法和革新辦學的模式,為新農民的培養鑄造堅實的基礎。在基礎教育中,要引導新農民的認知,提高新農民對農業生產過程和技藝的了解,讓新農民能夠主動的去組建合作社等。在職業教育中,除了對新農民進行技能知識的理論教育外,還需要通過示范基地的實踐,切實提高新農民的專業能力和技術能力。在培養新農民的過程中,要合理的結合當地地域環境和市場的變化來強化培訓,充分結合實踐和學習,顯現出新農民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正面影響。
三、新農民培訓給農村發展帶來的影響
1、加快農村產業結構升級
新農民培訓能夠使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也就是說農業產業結構從以前的傳統方式轉變成為現代式的經營生產和發展,讓農村農業的發展走向產業化、經營化。讓農村以前單一生產初級農產品進化到農產品橫向縱向深加工細分類綜合產業模式,讓農村從單一的農業生產走向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經營等產業鏈。通過農業經營進入農產品的加工、銷售,能夠有效的提升農業的產業價值,創立具有地區特色的農業品牌,讓地區農產品實現“走出去,引進來”,吸引社會各界的眼光和投資,加快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
2、幫助農村扶貧工作的開展
新農民培訓有效的提升了農民的生產和經營能力,從而切實提升當地農村的生產能力,提高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我國農業部通過新農民培育工程,在全國的貧困縣培訓了大批的農民,為農村的產業扶貧提供了強勁的動力。通過新農民培訓機構和平臺,成功構建了農村企業、合作社與市場的銷售平臺,并且利用地方農產品龍頭企業為引,有效推動了農村扶貧工作的進度。
目前我國新農村建設正在推進當中,無論是提高農村人口素質,還是開發農村資源,或是打造農業專業人才,都需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只有通過新農民培訓才能讓農村農業成為有潛力的產業,讓農村發展提質增速。
(作者單位:530022 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