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魯健
在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時期,相應提升了國際市場地位,外貿企業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產業支柱。然而我國外貿會計的專業技能還有所欠缺,存在職能錯位和考核制度不完善等問題。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經濟轉型期,我國外貿會計發展路徑,希望可以對相關人員起到參考性價值。
全球在面臨經濟危機后,我國經濟進入轉型發展時期,逐漸轉變為資源節約型經濟體制。由于現代科技水平高,創新創造力強,在對外貿易領域需要建設特色品牌,通過低碳環保產業加強國際競爭實力。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開始依賴對外貿易,對外貿會計的要求不斷提升。外貿會計既要掌握全方位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只有確保外貿會計更新知識體系,才能夠滿足對外貿易的要求。
一、外貿會計核算特征
(一)外匯收支核算地位高
外貿會計的主要工作之一在于將人民幣作為統一計量單位。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外貿企業常常需要使用外幣。我國對于外匯管理的標準比較嚴格,外匯核算在外貿業務中占據重要地位,核算精準性會影響企業經濟效益。因此在計算時,必須使用統一復幣結算外匯。
(二)匯兌損益
企業所開展的外部業務會受到匯率浮動影響,折合期間會產生差額,差額會影響外匯計算結果,此時就會出現匯兌損益。外貿企業在核算方式上存在差異,且不同企業的核算特點均不相同。多數外貿企業在發展時,會按照自身需求,適當更改和優化核算方式。對于小規模外貿企業來說,其具備重要的進出口權利。在采購產品時,若遇到儲備資金不足問題,企業會通過“假自營、真代理”方式獲取傭金,以此處理儲備資金不足問題。通過該種核算方法,增加了核算難度。
(三)“多借多貸”和“同借同貸”普遍
通過分析外貿發展可知,借貸關聯性比較高,企業屬于借貸中常用的模式,外貿會計工作繁瑣,為了提升工作效率,必須不斷完善會計管理制度。導致借貸普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經濟發展速度,業務大量累積,致使部分業務無法分解。采用多借多貸方式,可以清晰反映出會計工作的內容,了解企業經營的虧損情況。會計工作重點在于反映經濟活動,對相關賬戶進行轉換。在轉換期間,可能會形成“同借同貸”記錄,從而分析企業經營額。在記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會計原則執行,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完成對外貿易后,CIF價格會轉化為成本。然而在轉化期間,未將傭金納入到成本中,賣方需要支付傭金。
二、外貿會計存在的問題
為了提升外貿會計的職業素養,必須全面加強理論知識掌握量,提升技能操作水平。外貿會計為了提升業務能力,深入分析財政部制定的財務會計政策、稅收政策,將實例應用到外貿業務中,以此闡述會計核算方法,掌握會計與所得稅會計報表編制方法。在經濟轉型期,國際貿易活動日益增加,為了確保整個外貿活動的有序發展,外貿會計必須了解國際法和國內法,按照自身需求,全面確保外貿操作流程的透明度和清晰度,以此提升執行能力。
(一)理論現實化程度不足
外貿會計主要應用外貿會計業務知識,在具體實踐中,多數外貿會計都沒有準確使用該類知識。首先,會計人員不具備理論實踐平臺。外貿會計的實務特點在于理論可操作性,該項特點確保外貿會計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可以進行模擬演練和實際操作。當前的研究學習方法不注重理論知識,無法實現理論操作化與技能化,不能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外貿會計在學習理論知識后,不能及時應用到實際交易活動中,無法通過理論知識完善外貿會計的素質能力。由于不具備外貿會計實訓機制,多數外貿會計人員在參與學習和培訓時,實務欠缺問題比較嚴重。
(二)知識更新速度慢,職能錯位嚴重
我國在進入國際競爭市場后,相應提升了對外貿易的發展。由于發展環境的變化,外貿會計必須創新思路,轉變傳統理念和職能,以此滿足新發展要求。對于自由貿易領域來說,時常會出現技術貿易壁壘、綠色貿易壁壘等新名詞,且不同條款和內容的要求不斷更新,相應增加外貿會計操作難度。在實務操作中,會計人員極易受到程序與內容影響,從而產生心理變化,會計適應能力會影響應對方式與手段。不同人員在外貿工作中,所應用的處理方法不相同,因此對外貿發展的影響也不同。在外貿外匯核銷與結算中,由于條款不同,從而產生不同約束機制,導致外貿會計職能錯位。
(三)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
考核機制是促進職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能夠不斷鞭策會計人員發展。在具體管理工作中,若不注重管理效率和效益,將會降低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積極性和行動力不足,嚴重阻礙了對外貿易的發展。當前,我國關于會計人員的實務操作,還缺乏一套完整的考核機制,相應影響了會計人員的日常工作與外貿商務活動。由于缺乏考核機制,無法有效約束外貿會計人員的行為,監督機制的管控力度不足,極易導致外貿會計人員缺乏工作責任感。由于不具備完善的考核機制,會使資產使用效率下降,增加外貿企業損失,還會影響國家核算機構的工作。
三、經濟轉型期外貿會計的發展對策
(一)制定發展規劃,完善實訓平臺
外貿會計必須具備行業發展規劃,合理應用實務知識與技能,按照相關規劃制定相應的工作目標,及時反饋和評價整體規劃。通過標準指標對外貿會計的業務水平進行衡量,還可以評價業務效能提升指數。為了加強外貿會計人員的操作能力,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實訓平臺,確保外貿會計的持續化、健康化發展。注重外貿會計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嚴格遵循規范性和合理性原則,不斷提升外貿會計人員的技能素質,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二)開展職業培訓,加強綜合素質
在經濟轉型發展時期,相應改變了經濟發展模式。外貿會計為了滿足國際發展要求,必須對現有職業培訓進行擴展,注重轉變外貿會計人員的職能。通過培訓教育活動,不斷提升整個外貿會計團隊的素質,通過職能轉變,使其適應新崗位,要求及時反饋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外貿會計人員還應當準確定位自身能力,不斷提升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同時,立足于實際需求,不斷提升自身操作水平。我國在經濟轉型時期不斷提升國際地位,外貿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對于外貿會計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在對外貿易活動中,必須培養專業的外貿會計人才,提升外貿實務水平與操作能力。對于人才教育來說,則應當優化傳統教學方式,立足于市場需求開展互動式教學,擴展外貿會計人員的國際視野,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尋找不足。
(三)規范操作流程,建立監管機制
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管制度,可以確保整個業務的流暢性,促進外貿工作的發展。對于外貿會計領域來說,制定嚴格的監管制度,可以提供發展源動力。所以必須不斷規范操作流程,以此提升外貿會計實務操作的主動性,全面強化工作責任感,對整個工作流程進行監管。有效結合監管與考核工作,根據企業工作指標規范考核機制。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外貿會計具有特殊特點,在經濟轉型發展時期,外貿會計會面臨較多問題,該類問題會對外貿經濟業務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企業管理人員應當深入分析外貿會計工作的問題,立足于實際發展角度,通過合理有效的方法提升外貿會計的業務水平,以此促進我國外貿業務的發展。(作者單位:杭州傲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