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娥
本文以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為分析對象,首先介紹了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現狀問題,例如沒有形成完善的稅收籌劃風險體系,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發現管理體系,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接著本文闡述了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策略,以便可以更好的做好企業的納稅籌劃風險管理工作,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早在上世紀30年代,歐美國家就已經出現了稅收籌劃管理。隨著稅收籌劃理論體系研究不斷完善,再加上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到了上世紀50年代,稅收籌劃已經成為了一個極具專業化的管理體系。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完善。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交融不斷融合,我國在相關領域也開始關注到了稅收籌劃,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研究,獲得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我國已經開始著手對相關領域進行研究,但是有關納稅籌劃的風險認知依舊不足,相關的研究依舊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加強對于稅收籌劃的風險評價是未來稅收籌劃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一、企業納稅籌劃的概述
所謂稅收籌劃主要是對于涉稅業務的一種策劃活動,通過制定一套相對完整有序的操作方案來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納稅籌劃起源于西方,當前也越來越受到我國企業的關注。一般來說,稅收籌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第一,合法性。納稅籌劃主要是在合法的條件下所進行的一種活動,是對國家的稅法進行分析之后的一種優化選擇。納稅籌劃是以不違反國家法律為前提,否則可能就會構成違法的偷稅行為,因此這就要求當事人具有具備良好的法律知識,清楚了解稅法的相關內容,知道違法與不違法之間的界限。納稅籌劃的合法性在于稅務機關無權對這項行為進行干涉,納稅籌劃可能是利用了法律漏洞,也可能是利用了稅法的立法導向,國家只能夠采取有效措施對稅法不斷完善,填補納稅人利用漏洞所造成的降低納稅成本的結果。與此同時,對待納稅籌劃的納稅人并不能像偷逃稅法一樣追究法律責任,政府只能夠默認這種行為,并且利用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來找出稅法中的漏洞并加以完善。
第二,導向性。稅收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杠桿,國家可以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對稅收進行調節,可以更好領導納稅人采取符合國家政策的行為,以便可以實現國家的宏觀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的目標。
第三,目的性。在進行稅收籌劃的過程之中,企業在選擇和安排之時,都需要圍繞著自身的財務目標來進行,以便可以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同時也可以確保其合法性。納稅籌劃是一種理財活動,同時它也是一項策劃活動,人們通過納稅籌劃得以實現某一目的,沒有明確的目的就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納稅籌劃。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過程之中,一切行動都必須圍繞著節約成本的目標來實現,以實現企業合法目的最大化。
第四,專業性。由于納稅籌劃是納稅人對于稅法的能動運用,因此具有較強的技術性,這也要求籌劃者精通國家的法律法規,熟知各種財務制度,時刻清楚了解在現有的納稅環境之下如何實現節約稅收成本的目標。
第五,時效性。國家的稅收政策是納稅人進行理財的一個重要外部環境,它實際上是給納稅人提供了一個合法的外部空間,納稅人需要適應國家政策,而不是去改變國家政策。然而納稅人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國家的稅收政策也是在時刻變動著,隨著國家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國家的稅收法律法規也會不斷完善,這必須要求納稅人時刻跟緊國家的政策,及時調整自身的做法,這樣才能夠使得納稅籌劃確保合法。
二、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的現狀問題
第一,沒有形成完善的稅收籌劃風險體系,沒有認識到稅收籌劃的重要意義。在現實社會之中,有很多公司在稅收籌劃方面往往過于看重所帶來的各種經濟效益,有些公司只是機械地將稅收籌劃理解為公司節約稅收的措施,并以節約的資金來衡量評價稅收籌劃方案是否可行。這些公司的認知非常片面,并沒有認識到隨著籌劃除了會給企業節約稅收之外,稅收籌劃同樣也具有一系列的風險因素需要把控,因此沒有配置足夠的資源對風險進行有效管理,沒有做好稅收籌劃的風險評價以及預警工作。
第二,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納稅發現管理系統。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各個單位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在實踐方面都缺乏對于稅收籌劃風險的有效研究,因此當前我國國內的稅收籌劃風險管理流程也非常的匱乏,很多已經發表的稅收籌劃風險管理流程在實踐方面都存在著漏洞,在深度和廣度方面也難以滿足現實生活中的需求。具體而言,在任何一個公司內部如何進行稅收籌劃的風險管理,在每一個具體實施階段應當采用何種具體工作流程,選擇何種評估方法和體系以及如何有效的規避稅收籌劃風險都沒有有效的深入研究,甚至一些研究都沒有任何的學術理論與支撐。
第三,納稅風險管理的實際操作人素質不高,專業水平有待提升。風險的識別與規劃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涉及領域非常廣,對于執行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非常的高,不僅僅需要具有專業的知識背景,同時還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由于我國對于稅收籌劃風險的研究時間相對較短,因此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在素質方面無法滿足企業的現實需求。在企業內部,風險管理人員主要是識別在稅收籌劃中的風險,其角色扮演應當是封縣捐款的主動發現者。但是,當前很多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的管理背景,而且實際經驗少之又少,難以滿足當前的企業需求。正是由于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難以滿足這些需求,這就使得當前的稅收籌劃風險依舊存在,短板存在很多障礙需要破除。
三、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策略
對于企業來說,為了可以更好的做好企業納稅籌劃的風險管理,企業可以采用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第一,在稅收籌劃工作之中融入風險管理體系和方法,使得公司內部對于風險管理有著統一的認知,最終可以將稅收籌劃的風險納入到企業的規章制度之中。只有公司內部的管理層認知到了稅收籌劃風險的緊迫性才能更好的在全公司內部形成完善的風險管理氛圍,這樣可以對納稅籌劃的風險意識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于公司來說,公司的每一名員工都需要將納稅籌劃風險的管理當做自身的一項工作,不斷加強對于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認知,使之可以得到有效的部署和完善。
第二,進一步完善學術界和企業界對于納稅籌劃風險的研究,不斷完善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的評估手段。針對當前我國納稅風險的發展以及現實需求,學術界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于這方面的研究,以便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提出具有創新意義的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理論,可以更好的指導實踐工作。通過緊密結合風險管理理論和方法構建具有較高實用度的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具體措施,可以更好的為企業開發出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風險評估策略。
第三,不斷提升企業納稅籌劃人員的風險管理素質。在企業內部,企業可以將納稅籌劃風險管理作為一門系統性的管理科目,要求風險管理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具備良好的工作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為此,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在進行人員配置之時應當擇優考核,著重考察人員在納稅籌劃知識領域的研究,同時還需要考察其工作經驗。除此之外,企業也需要積極的加強人才的培養,使其在現有的工作基礎之上可以結合企業需求來掌握風險管理知識,更好的勝任稅務籌劃管理崗位的要求。
綜上所述,為了可以制定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策略,企業需要針對企業的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從而才能更好的完善自身的稅收籌劃風險管理,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納稅籌劃風險管理水平。(作者單位: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