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近年來,我國在航空衛生保障方面方面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索和多方面改革,衛生保障的質量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當然,伴隨著航空事業的迅猛發展,相應的航空衛生保障工作也需要切實跟進,要以良好的航空衛生保障質量,切實跟進航空事業的發展需求的同時,促進航空事業的發展。本文在分析航空衛生保障職能作用的基礎之上,指出基于航空衛生保障工作,既保障了安全,又能夠創造效益,進而給出了一些建議,包括切實抓好航醫隊伍建設、提高空勤人員自我保健能力、做好空勤人員的心理調整工作、加強體能訓練與醫學觀察。
伴隨著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航空業也得到了持續而快速的發展。而其中,航空衛生保障工作在航空領域當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也發揮重要作用。切實履行好、充分發揮好航空衛生保障的職能作用,對于完成和飛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推動航空事業的持續高效、安全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航空衛生保障的重要職能
(一)體檢堅定選拔人員
航空衛生保障的首要職能是對空勤人員尤其是飛行人員進行的體檢與篩選,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招飛選拔,即選拔身體素質達標,適宜飛行的人員,組成飛行人員隊伍;其二是停飛鑒定,將身體條件不合適飛行的人員淘汰出飛行人員隊伍。
(二)身體放飛把關調節飛行活動
與其他運輸工具和模式不同的是,飛行員隨飛機進入到高空大氣層,并沒有停靠站,就需要飛行人員能夠實施不間斷且高度復雜的飛機操作活動,相應的飛行員就需要全程始終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對此,航空衛生保障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要對飛行人員實施身體放飛把關,基于即時身體狀況來調整飛行計劃,對于體檢不合格不達標的飛行員暫時排除于飛行活動之外。
(三)矯正疾病維護健康
伴隨著年齡和工作時長的增加,飛行員同樣可能會出現身體機能退化甚至是生病等情況。對此,要對飛行員進行疾病矯治,維護其良好的身體素養。與此同時,疾病健康維護過程當中還應注重對飛行員心理健康加以觀察與指導,及時排除影響飛行的不良心理因素,提升飛行作業能力。
二、航空衛生保障的作用
對于航空企業而言,安全是生命線。而其中,安全既包括飛行的安全,也包括所有空勤人員身心的健康與安全。其中,基于科學、有效的航空衛生保障工作,有助于保障包括飛行人員在內的所有空勤人員的身心健康發展,減少疾病發生,緩解疾病發展,使空勤人員能夠更好地工作與生活,進而更好地服務于工作,為航空公司創造效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由此,基于航空衛生保障工作,既保障了安全,又能夠創造效益。當然,航空衛生保障作用的發揮,還依賴于多方參與與共同努力。
三、建議
(一)切實抓好航醫隊伍建設
航醫隊伍是保障航空衛生的重要力量,在航空衛生保障工作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應切實抓好航醫隊伍建設,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航醫隊伍。總體上來講,在航醫隊伍建設過程當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切實促進和有效實現航空衛生保障的職能作用的發揮。具體來講,首先,要給予航醫工作者強大的認同感,對此要在提升航醫工作地位的基礎之上,各部門領導應加強宣傳力度,注重輿論導向,以此來增強航醫工作者的崗位認同感,職業歸屬感,激發工作人情,尤其對于表現優異的航醫應給予相應的榮譽和適當的獎勵;其次,要創新構建與實施航醫工作模式,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航醫工作模式顯然已經不能夠適應新時期航空發展的新需要,對此要創新構建現代型航醫工作模式,特別是針對衛生保障內容及手段你的豐富與優化,比如可以引進互聯網信息化工作模式,以此來為航醫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能夠為空勤人員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服務,更好地實現與發揮航空衛生保障的職能與作用;再者,要鼓勵和組織航醫積極學習先進的治療技術與手段,為其提供多樣而有效的培訓,以實現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最后,要針對航醫的薪酬機制加以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尤其是要將獎勵機制納入其中,使航醫的薪酬能夠達到心理預期,更好地激發自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最終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
(二)提高空勤人員自我保健能力
相較于其他工作,航空工勤人員由于長時期處于高空之中,而空中空氣稀薄,加上機艙噪聲較大,長時間很容易導致空勤人員身體各項技能受到影響,進而出現不同程度上的健康問題。為此,為保障空勤人員的健康,除了要有專業、高水平的醫療技術之外,還應加強空勤人員的健康教育,提升其自我保健的意識與能力。具體來講,首先,要定期組織空勤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培訓,使其養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識的同時,有效掌握針對常見疾病的預防知識及相應有效措施;其次,要對空勤人員的飲食給予科學的指導,比如為了防止高血壓的出現,空勤人員每天對鹽分的攝取量應不超過6g等,當然相應的空勤人員飲食部門也要特別注重并適當改善烹飪的技術和調配的方法,確定合理而有規律的飲食時間和習慣。基于此,來盡量減少與有效降低空勤人員各種疾病的發生,提升其身體素養,以良好的航空衛生保障的質量,促進我國航空事業的持續發展。
(三)做好空勤人員的心理調整工作
心理調整工作的開展,旨在提升空勤人員的心理素養,使之在生活及工作當中能夠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在工作當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為航空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具體來講,為做好空勤人員的心理調整工作,應從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以及心理治療三方面入手來進行。首先,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要向空勤人員宣講心理衛生常識,使其科學認知常見疾病,克服內心的焦慮、恐懼與不安等不良情緒的同時,培養其掌握有效的自我調節辦法與技巧,具備進行自我心理調節的意識和能力,比如組織空勤人員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向其推薦閱讀一些囊括相關知識的書籍報刊,或者是組織開展一些文娛活動等;其次,就心理咨詢而言,即能夠為空勤人員提供科學而有效的心理咨詢服務,這是保障和促進空勤人員心理健康的一個基本且有效的方式,基于心理咨詢的過程,能夠幫助空勤人員清楚認識到疾病的發病原因及嚴重程度,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與習慣,形成科學而良好的預防意識,具備更好地應變能力;最后,就心理治療而言,針對療養人員開展適當有效的心理治療工作,可以幫助其有效抒發與緩解內心的焦慮與恐慌等不良情緒,使其能夠以更好地心理狀態來克服疾病,進而在今后的工作及生活當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四)加強體能訓練與醫學觀察
加強體能訓練與醫學觀察,一方面來講能夠有效避免空勤人員因隨意運動而造成身體拉傷等問題,另一方面又能夠幫助空勤人員進一步改善與提升自身的身體素養,比如改善肥胖、高血壓等癥狀。對此,應為空勤人員配備相應的、專業的體能訓練教員,為其制定科學的健康指導,同時結合醫學觀察來全面而及時的掌握空勤人員的階段性、動態化身體狀況,為其體能訓練及日常工作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導與幫助。
總而言之,要切實抓好航醫隊伍建設、提高空勤人員自我保健能力、做好空勤人員的心理調整工作、加強體能訓練與醫學觀察,以此來全面提升空勤人員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航空衛生保障的工作質量,切實促進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者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