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君
隨著專業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的迅速興起,畜禽養殖業生產已經成為當前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但畜禽養殖糞便與污水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畜禽糞污處理技術是在畜禽養殖中,從實際出發、合理規劃、防治結合、綜合管理,逐步提高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水平,實行“源頭消減、清潔生產、資源化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的技術路線。
一、畜禽糞污的危害
經過對扶風縣的養殖場調查部分小型畜禽養殖場對畜禽糞便沒有治理設施,隨意堆放在門口,經過雨淋日曬,臭氣熏天;有些豬場直接用水沖洗糞尿,流進下水道。糞便的漏天堆積使蚊蠅、病原菌和寄生蟲大量繁殖,加快了人畜傳染和寄生蟲的傳播蔓延,發生和流行,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同時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嚴重影響周圍環境,還導致動物應激,使畜禽生產力下降,影響畜產品質量。
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技術
常見綜合利用方式有堆肥處理技術、有機肥生產技術、沼氣處理技術和養殖蚯蚓技術。
1、畜禽糞便堆肥快速處理技術
堆肥方法是將主料(畜禽糞便80%,含水量70%左右)+輔料(作物秸稈、稻殼、落葉、垃圾、雜草等20%,含水量30%左右)+發酵菌劑攪拌混勻,使畜禽糞便和微生物菌種充分接觸,溫度升高到50-70℃、經過厭氧分解發酵、腐熟產生的溫度來殺滅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和雜草種子等,制造出來的生物有機肥,可以改良土壤,培養地力,防止土壤下降,該技術投資低,在時間和季節上沒有限制,是畜禽糞便處理和資源利用的可行方法。
在扶風縣養殖戶調查中,70%-80%的中小型養殖戶采用堆肥方式,根據畜禽糞量的大小決定堆肥場地的大小,堆肥場必須防雨、防漏、防滲、防溢。堆積材料配合比例為秸稈、雜草、落葉等200-300kg,加入鮮畜禽糞便700-800kg,再均勻的撒入0.1%尿素、1.5%過磷酸鈣,0.2%糞便發酵劑(如酵菌素),水分控制在50%左右,堆積成1.2-1.5米高。然后密封,經過20-25天把里外翻堆一次,再過20-30天,原材料已近黑、爛、臭,表明基本腐熟,可以使用。
2、有機肥生產技術
以堆肥為有機原料,調配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加工而成。首先將發酵后的堆肥產物(含水30%--35%)送人有機肥生產系統,篩分后,將篩上物返回到預處理工藝段,再次發酵,合格產品經過粉碎、計量、配料、混合,形成粉狀有機肥料,如果不造粒,可直接包裝,如果需要造粒,那么進入造粒系統造粒、分選出合格的產品,然后包裝。這種有機肥具有投資少、原料易得、成本低等優點,其生態效益是不容忽視的。應用后對農產品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都是非常高的。
3、沼氣處理技術
沼氣處理關鍵技術是沼氣厭氧發酵技術,以養殖場糞污為對象,通過厭氧發酵及其相關處理把糞水中有機質含量降低,達到排放標準獲取產生沼氣,沼氣直接用于生活生產,減少了其它能源的消耗;通過固液分離,添加必要元素和成分,同時產生的沼肥制成液肥或復合肥,供農灌使用或銷售,不會造成糞便污染周圍環境問題,達到節能減排目標。經過對扶風縣糞污處理調查統計,15%的大中型規模養殖場采用沼氣處理糞污技術。
沼氣處理技術工藝包括發酵原料的收集、前處理,沼氣的生產,沼氣的凈化、儲存、輸配和利用,沼渣、沼液的綜合利用等全系統工藝。
前處理系統要配套養殖糞污收集和輸送、毒物降解、清雜除砂、調控溫度、酸堿度的設施設備,為厭氧發酵創造條件;沼氣生產系統就是厭氧消化系統,建好厭氧消化池,沼氣裝置啟動應按照“菌種:原料:水=1:2:5”的比例進行配料,啟動料液的PH值應調節在6.8-7.4之間。每年要維修保養厭氧消化池,保證安全操作。如扶風縣陽晨牧業公司,存欄8000頭生豬,其中繁育母豬頭,建成6000立方米沼液預備池,3200立方米厭氧發酵罐,安裝了60KVA的臨時發電機組發電使用并消納沼氣,600立方米的沼氣發電房,6000立方米的沼氣發電工程沼液勻漿池,以及發電配套的污水處理池,全面解決了糞污處理,是扶風縣糞污處理技術先進典型,帶動了全縣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
4、蚯蚓養殖處理畜禽糞技術
蚯蚓為陸生環節動物,生活在土壤中,晝伏夜出,以畜禽糞便和有機垃圾為食。蚯蚓的飼料配方木屑或食用菌渣10%、麥秸草20%、牛糞70%,加水攪拌,進行堆積發酵,發酵堆寬1.2-1.5米,高1米,待發酵好后PH值調整為6-8,飼料溫度應保持在60%-70%之間。把發酵好的基料攤成寬1-1.5米,厚度1.5厘米地面上,每平方米養殖3000-5000條,即每平方米0.5kg左右。在扶風縣糞污處理調查中,僅有秦川牛業養殖公司利用該技術處理一部分牛糞。
總之在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中我們要重點掌握糞污無害化處理的技術路線、基本模式和堆肥技術、生產有機肥技術、沼氣技術、蚯蚓養殖技術等關鍵技術,結合養殖場實際選擇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促進養殖場糞污無害化處理。
(作者單位:722200陜西省扶風縣畜牧獸醫技術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