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雄偉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同時也對生活品質有著更高的要求。蔗糖可以說是一種生活必需品,在食品加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廣西是我國甘蔗的主要生產地,其甘蔗產值占比高達全市總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以上,一直以來,甘蔗種植都是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新形勢下,各種現代技術已經在農業領域得以廣泛應用,這也為甘蔗機械化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現如今,如何充分利用機械化優勢,提高甘蔗產量與質量、形成甘蔗產業鏈,已然成為一項極為迫切的問題。以下則是筆者就此的分析與論述。
一、甘蔗生產機械化現狀
廣西地區地理位置優勢,擁有我國最為便利的出海通道,該地區年平均溫度為20.5攝氏度,且降雨量、光照等自然條件與甘蔗生長需求一致,可滿足其高效栽培的條件。早在2011年,廣西地區甘蔗栽培面積就已經高達全國總種植面積的百分之七十。新形勢下,以往較為傳統的種植模式所獲得的經濟效益較低,其所消耗的成本難以降低,已然難以滿足新農村建設的各項需求。近幾年,廣西地區大力發展全程機械化生產,在相關部門的作用下,推出了可滿足農民機械化種植需求的各種優惠政策,致力于全面實現機械化生產,使機械設備可充分發揮作用,大大提高種植產量與質量。
現如今,廣西地區甘蔗機械化種植水平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但在種種因素的制約下,其生產中仍然有一系列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必須要從實際出發,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有效解決各項問題,并促進機械化生產的全面推廣。
二、甘蔗全過程機械化制約因素
1、立地條件差,機械化設備使用有限
通過調查可知,因地理環境,廣西地區大部分的甘蔗種植在旱地以及坡地,農民往往不得不選擇在坡度較高、地勢不平坦進行種植。這一實際情況,使得在應用機械化設備的過程中,難以及時選用適宜的設備,不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多數地區甘蔗種植仍舊以家庭種植為主,并未真正實現集約化、高效化種植,且在選用機械設備時往往必須按照田地情況展開種植作業。這種背景下,農民自行購置機械化農機具必然會面臨更多問題。
2、農藝較為滯后,甘蔗產業鏈存在缺陷
新時代背景下,盡管經濟市場中已經存在可展開一體化種植的農機具,但經分析這些一體化農機具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穩定性差、適用性低、故障較多且不易排除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最終甘蔗產量與質量的提高。另外,因農村地區具有專業種植技術的人才少之又少,大多農民僅僅以經驗為主使用相應的農機具,且嚴重缺乏技術支持。這使得整個產業鏈的缺陷越來越大,農民難以在一定時間內栽培出更為優質的甘蔗,且不能通過更為便捷的途徑將甘蔗高效運輸給供應商,現有的生產、運輸、加工產業鏈仍舊存在較大缺陷,使用傳統方式甘蔗種植作業經濟效益低下,人畜勞動力成本高,已經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必需要轉型升級。
三、新形勢下大力推廣全程機械化提高甘蔗產量的有效措施
1、進行土地整改,實現大規模種植
新形勢下,要想進一步實現機械化種植,則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可在地區特點的基礎上合理歸整現有的土地,使土地可滿足且高效栽培的各項需求。要積極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展開有效的土地流轉工作,進而在此基礎上設定集約化種植的方案,為大規模種植創造條件。除此以外,因新型農業經營模式與集約化、規模化生產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為了推進全過程機械化生產,需要打破傳統思維限制,調整原有以家庭為主的經營模式,鼓勵農民展開連片經營,并為此提供有利條件,使農民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同時不斷優化機械化生產管理。
2、提高經營管理模式,提升大型機具效率
廣西目前用于甘蔗生產的大型機械保有量相對較少,主要原因是大型機械價格高投資回報周期長、農機農藝融合度不夠、經營管理經驗不足、機械作業效率難以真正發揮等。現階段相關單位需要將多方資源有效整合,逐漸優化甘蔗機械化生產存在的缺陷之處,選用適宜的農機具,大大提高農機具的適用性以及有效性,基于此帶動產業鏈發展。相關單位應當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鼓勵各個企業升級并改造現有的機械化設備,將農民種植與企業加工緊密銜接到一起,形成更為便捷的綠色通道,進而實現全過程機械化。
3、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調整農機農藝,改善產業鏈
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2018年12月國務院出臺《意見》,作出了“我國農業生產已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由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烘干、秸稈處理全過程發展,由種植業向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業延伸,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新形勢下應當著力打造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區,將更多高新技術呈現在農民面前,使他們充分了解機械化生產的優勢所在。
4、完善制度建設,建設人才隊伍
“無規矩不成方圓”,完善制度建設是約束人員行為,確保工作質量的必要前提。新形勢下,相關單位應根據鄉鎮農業發展需求,增大對農村合作社的補貼,在制度的約束下,可在農機農藝推廣中發揮重要作用。實現全過程機械化可以說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加大對相關人員的農業技術培訓力度,組織針對性的培訓活動,而提高農技人員的專業水平,使他們可運用專業知識展開高效的推廣工作,并將高新技術與新型農機具使用方式呈現在農民面前,實現技術指導,共同探討機械化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綜上,新形勢下加強全過程機械化推廣對提高甘蔗產量與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現階段應當充分了解制約機械化生產的主要因素,并從多個方面做起,探索有效的解決策略,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使農民獲得更高的效益,從而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作者單位:545300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水利和農業機械化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