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萍
羊腦包蟲病是放牧養殖羊群中很容易出現的一種體內寄生蟲病,該種疾病是由羊多頭蚴寄生在羊大腦和脊髓當中所引發的以神經癥狀為主的傳染性疾病。同時該種疾病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病,除了威脅羊之外,還可以威脅多種動物和人類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需要我們提高重視程度,做好疾病的診斷防范工作。最近幾年隨著羊養殖產業不斷向前發展,很多養殖場動物養殖數量不斷增加,但沒有構建完善的防治措施,造成了羊腦包蟲病的發生呈現升高趨勢。臨床上由于該種疾病有較高的發病率,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造成大面積的羊死亡,給養殖場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羊腦包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方法、病理變化、診斷方法和治療措施,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一、流行特點
該種疾病是由多頭絳蟲的幼蟲寄生在患病羊的腦或脊髓當中所引發的一種炎性病變,可以危害包括羊在內的多種動物。孕節片與蟲卵散布在外界環境當中,污染飼草飲用水之后,通過飲食渠道進入到羊的身體當中,從而引發發病。該種疾病的發生流行,通常和養殖場的養殖管理有密切聯系。通常情況下,放牧養殖的羊群更容易感染該種寄生蟲病。該種寄生蟲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傳播流行,但以初春季節發病率較高。犬科類動物是該種寄生蟲的自然宿主,放牧地區存在大量犬科類動物活動排出的糞便污染牧場之后,很容易造成致病原在羊群當中傳播流行。任何年齡和品種的羊對該種寄生蟲均具有較強的易感性,其中對兩歲以下的幼齡羊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也最為明顯。存在發病歷史的地區寄生蟲很難根治,常常因直接或間接性的感染而引發羊群體發病,給養殖場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二、臨床癥狀
寄生蟲在羊大腦和脊髓當中的寄生數量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和嚴重程度也存在一定差異性。寄生蟲侵染初期由于數量較少,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較輕,往往只會出現輕微的神經癥狀,不容易被養殖戶所發現,因此常常會錯過最佳的防護實際。等到寄生蟲數量不斷增多,羊群出現典型臨床癥狀之后,表示疾病已經在養殖場中廣泛傳播流行,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發病之后患病羊初期表現為食欲逐漸減退,精神狀態時好時壞,神情呆滯,從口腔當中往往會流出大量泡沫狀的內容物,不斷的磨牙,低頭耷耳,行走不穩定,行走時左右搖晃,并不自主的在圈舍當中做轉圈運動或者做向前走向后退的運動。養殖場年齡較小的幼齡羊所表現出來的癥狀最為嚴重,大多呈急性發病,經過常規檢查可以發現患病羊體溫升高到38~39度,呼吸急促,脈搏跳動加快,并出現間歇性的神經癥狀,角弓反張,不斷的在圈舍當中做回旋運動,很容易摔倒。少數發病病例表現為四肢麻痹,共濟失調,大小便失禁。
三、病理學變化
將病死羊解剖之后,典型的病變主要集中在大腦組織,腦膜發炎嚴重說明該種疾病的危害主要集中在腦神經。由于寄生蟲寄生在大腦和腦脊髓液當中,引起中樞神經調節紊亂和基礎生理代謝失衡,所以患病羊會表現出明顯的神經癥狀。大多數病羊都會表現出明顯的腦炎癥狀,同時還能夠看到寄生蟲在腦膜中移動所留下的傷痕。慢性發病病例還能夠看見腦組織和腦脊髓當中存在,一個或數個不等的囊包,在囊包當中存在大量白色的頭節。囊包有時還會造成萎縮性病變或者鈣化。
四、科學治療
在對患病羊進行治療過程中,主要結合具體的臨床表現選擇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兩種方式。對于癥狀相對較輕的患病羊,或者沒有出現臨床癥狀的患病羊采用藥物治療和預防治療,目前使用較多的藥物主要為吡喹酮,使用劑量為70mg/kg體重,間隔一周之后再使用一次,強化驅蟲。此外,還可以選擇使用丙硫咪唑對養殖場和周圍的犬科類動物進行藥物驅蟲治療使用劑量為20mg/kg體重,每天使用一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對于臨床癥狀較為嚴重的患病羊主要采用手術進行治療,先將患病部位的羊毛去除干凈之后使用,使用2%的碘酊和75%的酒精分別進行衛生消毒,然后在患病部位切一個2cm的U型切口,將腦膜剝離之后發現包囊,將患病羊的口鼻堵住,增加腦內的壓力,選擇使用止血鉗,將膿包輕輕加出之后,對手術部分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對于不能夠自動溢出的囊包,在顱骨開孔處理之后,使用注射器刺入到囊包當中,將液體吸出,然后向囊包當中注入2%的碘酊。常規方法縫合傷口。手術結束之后將患病羊安置在干燥整潔陰暗的環境當中。并做好常規的抗菌消炎工作,預防傷口出現繼發感染,并向羊群提供新鮮適口的飼料。
五、預防
在日常養殖過程中,需要做好常規的預防處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在養殖場內部禁止養殖犬科類動物和貓科類動物,并禁止這類動物進入到養殖區域當中,盡可能防止養殖場附近存在流浪犬排出的糞便,避免污染環境。在放牧養殖之前,應該做好放牧地的衛生消毒工作,選擇使用硫酸銅溶液對放牧地進行嚴格的消毒,殺滅致病原。此外在對養殖場的患病羊進行處理過程中,避免將其上市銷售,或者將各個臟器器官喂養,犬科類動物應該進行焚燒深埋,消毒等無害化處理,避免致病原再次傳播蔓延。最為重要的是應該切斷傳播途徑。養殖戶應該注重做好養殖場內外部環境的消毒工作。很多中小規模養殖戶習慣養殖犬科類動物看管羊群,這會極大的增加疫病傳播流行的風險,應該提高重視程度。
綜上所述,做好羊腦包蟲病的防控工作,對保證羊養殖安全有很大幫助。為此就需要我們引導養殖戶轉變傳統養殖習慣,由放牧養殖向著舍飼養殖轉變,引進先進的養殖管理技術,減少疾病傳播流行所造成的危害,保證羊養殖安全
(作者單位:453100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太公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