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一、選擇地址建設池塘
1、池塘選址。池塘養蟹要選擇適宜的地址建設池塘,從而為河蟹的養殖提供有利條件。作為養蟹池塘的地址應當交通便利,周圍的環境越安靜越好,并保證常年水源充足、水質達標、無污染,便于注水和排水。土質以偏堿性的土壤作為首選,要有一定的保水性,盡可能不要選擇酸性土,整個池塘的面積以2000~6700㎡為宜,池塘的底部應當平整,底泥的厚度在10cm左右即可,池塘的水位應當保持穩定,水深控制在1.0m左右為宜。
2、構造池塘。當地址選好之后,應當對養蟹的池塘進行修筑。整個池塘的形狀以長方形為宜,長寬比控制在3∶1即可,池塘的四個角應當修成弧形,可將池塘的中間位置修筑成深水區域,其面積約為整個池塘面積的2/3,深度應當適中,保持在1.2m左右。同時,可將深水區的四周修筑成淺水區,水深應當保持在25cm左右。此外,在池塘的兩側分別設置進水閘和排水閘,并在進水口處安裝80mm的網片,避免體積過大的雜物或是水草等進入池塘當中,并設置40目的濾網,阻止野生雜魚進入。
3、安裝防逃逸設施。在對養蟹池塘進行建設的過程中,為防止河蟹從池塘內逃逸,應當安裝防逃設施,常用的形式有以下幾種:水泥磚墻和圍欄。由于水泥磚墻的砌筑比較麻煩,所以一般都是選擇圍欄作為防逃設施,根據材料的不同,圍欄可分為三種,即鈣塑板、聚乙烯網片、塑料薄膜。其中塑料薄膜的造價最低,防逃逸效果較好,應用較為廣泛。具體做法是將塑料薄膜沿著埂的四周埋入到土中,深度以20cm左右為宜,然后進行壓實,每間隔1.0m左右,設立一根固定樁,樁頂用鋼絲進行連接即可。
二、清塘與放養
1、清理池塘。河蟹習慣打洞穴居,所以養過蟹的池塘在埂、坡上都會留下大量的洞穴,因此在幼蟹投放之前,應當對整個池塘進行修整,對池埂進行加固處理,并將過厚的底泥從池塘中清除出去,選擇晴天對池塘進行曝曬,然后用藥物對池塘進行全面消毒。可在幼蟹投放前1周左右,選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潑灑消毒,用量以1250kg/h㎡為宜。通過生石灰能夠將池塘內的雜魚、蛙類等幼蟹的敵害全部殺滅。不僅如此,生石灰還能起到疏松土質、改善池塘生態環境的作用,由此可以加快河蟹的蛻殼速度,有助于促進生長發育。除生石灰之外,也可選用清塘凈對池塘進行清理,用量應控制在1.0kg/667㎡。
2、放養。(1)選種。在池塘養蟹中,蟹種的選擇非常重要,以長江水系的蟹種為最佳,要保證所選的蟹種腿和鰲齊全,甲殼堅硬完整,無明顯的外傷和疾病,要有活力、體質健壯,這樣的蟹種成活率高。蟹種的規格以5~10g左右為宜,每公斤的數量應當達到100~200只左右。(2)投放。在向池塘內正式投放蟹種前應當先注水,并施放腐熟的有機肥,以250kg/667㎡為宜,這樣除了能夠達到培肥水質的效果之外,還能對水中的青苔起到抑制作用。同時,在投放前應當將蟹種放入濃度為3%左右的食鹽水中進行消毒。投放前期可以使用網片在池塘內分隔出一定的面積,將蟹種放入其中進行圍養,這樣便于飼喂,待池塘內的水草生長到一定程度后,便可撤掉網片,讓蟹進入到水草區域自由活動和覓食。
三、飼養管理
1、池塘水質管理。池塘養蟹的過程中,水質管理至關重要,與蟹的生長發育密切相關。為此,必須對此項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具體的管理措施如下:在前期階段,池塘的水位不宜過高,應當以淺水為主,幼蟹放養后,池塘內的水位應控制在50cm左右,隨著幼蟹不斷成長,逐步增加水位,在高溫季節時將水位增至1.5m左右。同時,要保證池塘內水體的透明度達到0.5m以上,由于幼蟹對水中溶解氧的需求量比較大。因此,在高溫季節到來后應當定期加注新水,從而使水體保持充足的溶解氧。換水時應當邊排邊灌,使池塘內的水位始終保持穩定。水的PH應當控制在7.5~8.5這一區間范圍內,使水體呈現出微堿性,這樣有助于促進幼蟹蛻殼生長。
2、投放餌料。為促進幼蟹的生長發育,應當做好餌料的投放工作,可以采用“三定一多”的投喂方法,即定時、定質、定量和多點投喂,使餌料均勻分布到池塘四周的淺水處,便于幼蟹采食。投喂量可以按照蟹的體重進行確定,并按照季節、天氣、水質等情況進行適當調節。每天的投喂次數以1~2次為宜,以夜間投喂為主。為使幼蟹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要對餌料進行合理搭配,可以顆粒飼料為主,配以鮮活的動物類飼料,如螺螄、蚌等,植物類飼料要定期投喂,保證營養均衡。
3、水草管理。為給河蟹提供一個有利于生長發育的環境,應當加強水草管理,具體措施如下:要使池塘內的水草保持合理的覆蓋面積,當水草的數量過多時,應當以人為的方式進行割除,若是水草的數量不足,則要放入一些如水葫蘆、水花生等。如果發現水草腐爛,必須及時清理,以免污染水質,影響河蟹生長。
四、病蟲害防治
池塘養蟹必須重視病蟲害防治,可將防治的重點放在黑鰓病、纖毛蟲病等方面,具體的防治措施如下:黑鰓病一般都是由于池塘富營養化所致。因此,要保證池塘內的底泥適宜,做到定期清理,保持在5~10cm左右即可。進入發病季節后,可以使用水博士或是底必凈進行預防,如果發病,則可選用二氧化氯或是溴氯海因進行治療。纖毛蟲病發生時,可以使用福爾馬林進行全池潑灑,由此能達到防治效果。
五、結論與建議
池塘養蟹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工作,為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并使其快速生長,要了解并掌握相關的技術要點,并在實際養殖中進行合理運用,建議幼蟹每畝放養160只/kg左右,放養密度控制在800只/667㎡,規格較大的成蟹比例應適當提高,這樣能夠提升養殖效益。同時,要保證池塘內的水草相對固定,并在生長旺季到來后進行及時剪除,達到池塘內有草不見草,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水草的作用。螺螄作為河蟹最為適口的餌料之一,必須保證其數量充足,并在中后期時對池塘的底質進行養護和改良,為蟹的健康生長提供有利條件,從而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232200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壽春鎮水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