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帥
森林資源不僅能夠涵養水源,另外也能夠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本文主要圍繞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展開分析和論述,第一,介紹森林病蟲害的特點,然后分析森林病蟲害日益嚴峻的原因,最后提出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有效對策。
一、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分析
病蟲害的發生會對森林資源帶來很大的威脅,同時也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病蟲害的發生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常發性的森林病害危害性比較大。常發性的森林病蟲害不僅發生面積比較大,而且呈現出了上升的趨勢。
2、偶然性病蟲害爆發損失嚴重。一旦出現偶發性的森林病蟲害,不僅會大面積的爆發,而且沒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將會帶來很嚴重的損失。
3、危險性比較大。一旦森林爆發病蟲害,不僅會快速蔓延,而且將會對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及自然景觀造成很大的威脅,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損失,不利于我國推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甚至會造成環境的變質,威脅到人們的生產生活。
4、病蟲害種類不斷增多。雖然我國加強了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但是病蟲害的種類不斷增多。主要是由于病蟲的變異,導致造成重大危險的病蟲種類也在不斷增多,一旦病蟲害發生,將會嚴重制約到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森林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原因分析
之所以會出現森林病蟲害日益嚴重的現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幾方面原因:
1、人工林面積不斷增加。經調查,中國現有的人工林面積占森林面積的35%。由于人工林多為單一樹種,而且是單一結構的純木,所以生態森林系統相對較為脆弱。一旦有害生物入侵,將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很大的危險,影響到樹種的生存,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2、超負荷砍伐。木材生產是我國林業經濟的重要產業支柱,但是由于長時間的開采造成了超負荷的現象。不僅導致天然林的數量和質量大打折扣,且影響到了森林生物的多樣性,對森林的原始結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病蟲害的發生也愈發嚴重。
3、國內國際間的交流。由于國內國際間的交流,也會造成危險性病蟲害的發生,尤其是危險性病蟲雜草長距離的人為傳播造成了病蟲害疫情。松材線蟲、美國白蛾、松突圓蚧、松針褐斑病等重大病蟲害的流行最初均是由于有害生物從國外隨林產品進口而傳入的,而且在國內產生很大的影響,造成了疫區的迅速擴大,影響到了森林資源的進一步生長,總之由于人為活動造成了病蟲害的進一步發生。
4、長期不合理使用化學農藥病蟲害的爆發。一味地采取農藥來進行處理,會造成病蟲的抗藥性,從而使得整個森林生態環境變得惡化。我國在進行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時處于被動救災狀態,由于我國在對森林病蟲害防治時缺乏有效的舉措,尤其是采取被動救災的辦法,不僅沒有前期的預防,而且缺乏對前期防疫工作的重視,不能夠對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也會造成森林資源的大量損失。
三、全面加強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技術分析
面對病蟲害發生的特點意義及存在的原因,應該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要采取綜合治理的辦法。要結合病蟲害發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解決辦法,尤其是堅持綜合治理的方法,能夠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良性循環。因此要根據不同的森林區進行前期的調研。積極的了解周邊原有樹木的病蟲害中類型、病蟲害的程度以及數量,通過及時的調查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比如通過清除無培育價值的病蟲或者是交叉感染的樹木,加強對病蟲檔案的建立,才能夠為今后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2、要采取優良苗木。在進行苗木種植時要選擇優良的苗木,并且進行檢驗檢疫工作。尤其是要對種子苗木及其他的繁殖材料進行科學的管理和調運。通過嚴格執行檢驗檢疫工作,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另外要對優良毛苗木進行科學合理的養護,要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要結合氣候、條件樹木的生存狀況,科學合理地判斷出病蟲害發生及發展的趨勢,及時通報,并且掌握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在進行苗木栽植之前要進行檢驗檢疫,清除苗木中可能攜帶的危險性病毒。通過提出弱苗噴涂保護劑等方式,確保定植的苗木能夠正常有序的生長。同時,用科學的方法,偵察病蟲發生、發展動態,并根據偵察的材料結合當地氣候條件、林木狀況,正確推斷病蟲害的發生、發展趨勢,并及時通報。快速掌握病蟲發生情況,避免錯過防治的有利時機,真正的保護森林資源。
3、要建立監測標準地。由于新造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應該對于新造林進行永久性的監測,這就需要建立監測標準地。確定20到30株的標準樹,并且全年進行定期的觀測,記載病蟲害發生的情況以及危害的程度。然后在整個林地中進行踏查。如有必要,可以通過設立臨時標準地的方法來及時觀察林木的生產狀況,以便了解整片林地的病蟲害發生情況,并且記錄存檔以便及時的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尤其是要建立永久性病蟲害的檔案,每年發生期結束之后要進行總結分析,并且能夠預測病蟲害的發生趨勢,才能夠及早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在林地周邊,為了避免栽植的交叉感染,病重的其他林木應該避免栽植一些桑科植物,避免出現其他的病蟲害。
4、要采取有效的處理技術,建立新的防治模式。森林資源異常寶貴,因此在對樹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必須要建立宏觀的模式,并且采用先進的技術,才能夠真正的起到防治的作用。同時為了避免對植物造成損傷,應該堅持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生物之間生生相克的原理為了建立樹種合作的防御模式,不應該選擇單一的抗蟲品種,而是應該采取結合的模式。通過樹種的有效結合,提高抗蟲耐能力。比如,光肩星天牛是某地的主要害蟲,選擇抗蟲樹種控制主要害蟲的同時,也不要給次要害蟲(如桑天牛)的發生創造條件。不管確定哪種為主要病蟲,均需要在一個較大的范圍內進行長期調查、監測而定。
(作者單位:118200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丹東坤霖林業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