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興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大力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設立專項扶貧資金,并改進扶貧方式,全面落實精準扶貧政策,開創了扶貧新局面,使脫貧攻堅取得了巨大成就,到2020年全國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既定目標指日可待,黔江區2019年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也將大功告成。
一、黔江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
黔江區地處重慶市東南部中心地帶和武陵山區腹地,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集區、邊遠山區于一體。1985年,黔江38萬人口20萬人鬧饑荒、吃野菜,8000人住巖洞、搭窩棚,12萬人患地方病,22萬人飲水困難,1萬適齡兒童無法入學,54%的村不通公路,80%的農戶不通電,反映黔江地區貧困面貌的紀錄片——《窮山在呼喚》在中南海播放,引起極大反響。通過“八七”扶貧攻堅時期的艱苦奮斗,不懈努力,實現了土地改良,公路通達、糧食豐收、基本“解決溫飽”問題。截止2014年底,剩余貧困村65個,貧困人口11430戶40641人,貧困面29.8%,貧困發生率8.1%。2015年,黔江區緊跟黨中央的號召,堅持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通過加大攻堅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改進扶貧方法,使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收入穩步提高。2017年歷史性摘掉30年以來國家貧困區縣“帽子”成為重慶市及武陵山連片貧困地區首批通過國家評估驗收的摘帽區縣之一。截止2018年底,累計實現10987戶42654人脫貧、全區6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貧困人口減少至776戶275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8%(余下的776戶2753人定于2019年全部脫貧,目前只等驗收退出);隨著扶貧工作的全面落實,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也逐漸完善,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貧困村通暢率、村民小組通達率均達100%,日常用水、用電的安全使用得到全面保障,廣播、電視、互聯網也實現全覆蓋;村村建有200平方米以上便民服務中心和標準化衛生室。被國務院扶貧辦列入全國首批19個“貧困縣摘帽案例研究”樣本區縣之一。脫貧攻堅有效促進了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使貧困人口發生了三個方面的顯著變化。
一是貧困人口的物質生活發生了顯著變化。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通過多種方式扶持,使貧困群體經濟收入增加,家庭建設改善,從飲食到衣著、從用具到住房都大為改觀。2018年黔江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6元,比2014年的7878元增加了49.9%;有98%的貧困家庭改造了危房或新修了住房;有416戶貧困家庭搬進安置房居住。隨著收入增加,住房及家庭建設的改善,其物質生活發生了顯著變化。二是貧困人口的生活條件發生了顯著變化。目前,無論是已經銷號的貧困村、貧困戶,還是即將脫貧的貧困戶,其交通出行更加方便,飲水、用電、廣播電視、互聯網實現全覆蓋、醫療有保障、環境整潔衛生,其生活條件和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三是貧困人口的精神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貧困地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和改善,人們的精神追求與思想覺悟也不斷改變,為今后扶貧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基礎保障。精神面貌的轉變,使人民群眾更加擁護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支持黨的政策與方針,對實現全面小康、實施鄉村振興的決心更加堅定,對生活、對祖國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
二、取得脫貧攻堅巨大成就的重大意義
1、標志著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關鍵的是要實現農村,特別是貧困農村的小康社會。因此,在開展精準扶貧中,主要針對貧困地區進行精準脫貧,全面落實國家扶貧政策,改善農民生活水平。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標志著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絕對貧困得到歷史性解決,具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2、鞏固了共產黨的執政基礎
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脫貧攻堅是黨的宗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偉大實踐。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真正實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邊遠山區,考察調研,指導脫貧。全國數百萬黨員干部深入農村,以精準扶貧新理念,為貧困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幫助貧困群眾擺脫貧困,改變現狀,走向富裕,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的基本要求,從而更加密切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使我們黨贏得了人民的信賴,增強了凝聚力,鞏固了執政基礎。
3、彰顯了我國的制度優勢和體制優勢
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把政黨組織、政府組織、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很好地調動和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元驅動、多元治貧的新機制,取得了精準脫貧的高效率,其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更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宗旨、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充分彰顯。
4、發現了人才,培養了干部
十八大以來,全國共選派277.8萬人駐村幫扶。黔江區共選派285名(其中市衛健委16名)干部駐村幫扶。在駐村幫扶工作中,他們團結依靠村“兩委”組織和黨員干部,深入農戶,調查研究,精準施策,積極貫徹黨的各項扶貧政策,在扶貧工作實踐中,學會了方法,增長了才干,提高了能力,經受了考驗,得到了鍛煉。這種把干部鍛煉培養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既推動了工作,又鍛煉了干部,若干年后就會出現一批對鄉村有感情、懂農村、愛農民、務實能干的治理骨干,這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也是脫貧攻堅重要的價值體現。
5、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脫貧攻堅,不僅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減貧目標,繼續走在發展中國家減貧事業的前列,為世界減貧事業開辟了新章,提供了經驗,己經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三、取得脫貧攻堅巨大成就的經驗啟示
1、堅持習近平扶貧思想為指導,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深刻洞察我國扶貧開發歷史進程、深刻把握扶貧開發歷史規律和總結扶貧開發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了反貧困理論,這一理論貫穿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邏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自信,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正是堅持了這一思想指南和行動遵循,從而確保了脫貧攻堅的正確方向和巨大成功。
2、堅持黨的領導是取得脫貧攻堅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在扶貧工作中要堅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全過程體現黨的領導,堅持以黨建引領,嚴格落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選好配強貧困村“帶頭人”,不斷夯實脫貧攻堅的組織基礎。在扶貧攻堅的進程中構建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格局,堅持抓黨建促脫貧,加強了領導力度,確保了脫貧攻堅的順利進行。
3、組織務實精干的駐村工作隊是取得脫貧攻堅巨大成就的重要支撐
為了加大攻堅力度,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真正實效,為了解決貧困村基層領導和組織力量不足的問題,根據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各級黨委機關部門選派黨員干部組成駐村工作隊,深入扶貧第一線,開展扶貧工作。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組織和干部群眾一道,按照“用心、用情、用力”的要求獻智獻力、積極工作。為奪取脫貧攻堅決定性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4、因人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是脫貧攻堅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工作開展中,最重要的是要精準。要根據貧困農戶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的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扶貧實效。在實際工作中正是注重堅持了精準原則,確保了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做到了“真扶貧,扶真貧”,提高了扶貧脫貧的實效性。
5、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是取得脫貧攻堅巨大成就的重要條件
扶貧開發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協同作戰,合力攻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疑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要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在黨中央的號召和領導下,政黨組織、政府組織、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積極響應、廣泛參與,齊心協力,脫貧攻堅,為取得脫貧攻堅巨大成就提供了有效支持。
總之,脫貧攻堅主要的任務就是解決貧困,提高生活質量,改善民生,提高思想覺悟,實現共同富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取得脫貧攻堅巨大成就的寶貴經驗對于指導我們做好今后工作有著重大的借鑒價值和指導作用。
(作者單位:409000中共重慶市黔江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