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洪
摘 要: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個不同的場合都強調(diào)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每個人都要主動增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自覺性。教育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的和任務所采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
關(guān)鍵詞: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方法
教育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獲取、各種能力的養(yǎng)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方法直接影響教學質(zhì)量,每一位思想政治課的教師都應該有一套完整、適當?shù)慕逃椒āH欢缃褚恍┎贿m宜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教學水平。
1 ? ?思想政治課課堂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教授方法方面
在大多數(shù)的中學課堂中,政治這門學科的教學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泛讀課文、分析課文、例子講解、解題小結(jié)知識等,這種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整個過程顯得枯燥無趣。老師在講臺上根據(jù)固有的模式大談特談,學生在臺下做自己的事情,整個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忽略了學生這個主體。學生不是課堂的參與者,而成為完全的被動者,這樣就束縛了他們的思維與創(chuàng)造力。同時教師在課堂上會連續(xù)提問,但這些問題大多數(shù)是很簡單的,雖然大部分學生能夠踴躍地回答或者能夠回答上,但學生的回答都比較倉促,而且習慣性地不深入思考就快速作答,這些答案一般都在老師的掌控之中。這樣的課堂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都極大地降低了,表面上參與了課堂,但事實上教學質(zhì)量并不高。
1.2 ?課堂的參與度不高
課堂的參與度不高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首先,學生在課堂上專心程度不夠。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靠課堂上老師劃重點、考前背重點來應付考試。其次,一些教師對思想政治課的認識不足,造成了思想政治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地位。最后,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知識掌握不牢固,對知識的理解不透徹,有時候根本不懂得課本中所講的真正含義,只是把課本中的知識死記硬背,完全不會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當然,原因不僅在于學生,也在于老師。一些老師沒有良好的教師技能和職業(yè)操守,只是簡單地把書本知識讀給學生,不加任何解釋,更沒有運用恰當形式將良好的思想品德傳授給學生,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提不起興趣,老師也提不起興趣,使得整個思想政治課程的參與度比較低[1]。
2 ? ?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的建議
2.1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所學科目提高興趣,他們才會用心,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2]。在政治課堂中,老師可以組織一些政治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在參與過程中意識到學習政治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這樣也能夠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班上定期開展時事討論,作為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并聯(lián)系課堂,把每個月的時事新聞與課本結(jié)合起來,從而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時事新聞具有一定的時代感,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欲望[3]。因此,在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教師應組織學生定期展開時事探討,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們更積極地學習思想政治課,而且可以幫助教師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2.2 ?促進教學模式的轉(zhuǎn)變
筆者認為現(xiàn)代化的教育應打破傳統(tǒng)的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而要以教師為引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保障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因為學生都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選擇如何接受知識。老師的教育和教材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來說只是外部推動,真正獲取知識還要靠學生自己。當然,除了學生自身的動力外,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無論哪一門課程,教學方法都很重要,加上思想政治課本身枯燥乏味,更有必要采取有趣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質(zhì)量。在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教師因材施教,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從而解決教學過程中長期存在的難題。大量實踐證明,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對于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zhì)量、改進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工作都有著重要作用。
2.3 ?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其課程性質(zhì)對于大多數(shù)中學生來說是枯燥無味的,它沒有歷史的有趣,沒有地理的天南海北,也沒有數(shù)學的邏輯推理,有的只是死記硬背,這就給學生造成了一個錯誤的引導。作為思想政治課的教師,首先要學會引導學生熱愛思政課,了解政治的豐富多彩;其次是把課本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結(jié)合起來,將課內(nèi)外的知識相聯(lián)系,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化難為易,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老師可以一學期組織學生外出一次,踏出校園體會思想政治課的樂趣,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不應該局限于小小的教室內(nèi),學校應該組織學生邁出校門,走上社會,去進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的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生們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在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如果只是單純講解書本上的知識,給學生勾畫課本上的重點,應對考試,只會讓學生對思政課感到越來越枯燥,對思政課的誤解也會越來越深。許多同學就不再愿意去學習思想政治課,更談不上把課本知識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了。因此,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在正確引導的基礎(chǔ)上組織學生邁出校門,走上社會,讓他們接觸真實的社會生活,在實際的生活中體會思想政治課上的內(nèi)容,從而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使得他們能夠解決在課堂上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才能真正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邱英婧.高中思想政治課深度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2]戴娟,傅明華.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學生參與度的對策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5):4-5.
[3]李義聞.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初探[J].科教導刊,2017(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