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桉檸
摘 ?要:沙水游戲以其千變萬化的玩法和極高的創造性深受幼兒的喜愛。當綜合性的沙水游戲成為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環節,對幼兒教師而言是要求也是挑戰,沙水游戲中教師的支持策略成為關注的核心。
關鍵詞:沙水游戲;教師支持;支持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8-0043-01
低結構的特性、沒有具體的形象使沙子具有極高的塑造性和創造性,當幼兒的奇思妙想與沙子碰撞,一場創造之旅就此展開。沙水游戲為幼兒帶去愉悅的游戲體驗,更為他們身體機能、認知水平、社會性等多方面的發展做出貢獻。作為教師,如何更好的支持幼兒的游戲,并在游戲中推動幼兒多方面的發展成為重要的課題。
1.重視沙水游戲價值
沙水游戲充分利用幼兒的感覺器官來探索大自然的原材料,沙子與水的物理特性在游戲的過程中被熟知和理解,在沙池中,幼兒們邁出了探索科學世界的腳步。創造性賦予沙水游戲更多的內涵,沙子成為幼兒創造力的現實載體,綜合性的游戲體驗顯示出沙水游戲無可替代的作用。
環境創設不足、活動頻率低等問題暴露出沙水游戲的重視程度沒有從思想上落到實處,沙水游戲的實施現狀不容樂觀。作為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沙水游戲的價值,并能通過家園溝通將價值認識滲透到家長中去,做好家長工作,與家長配合一起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沙水游戲環境。同時將沙水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和教師們的困惑作為園本教研的素材,定期開展研討學習和交流,將沙水游戲真正的開展下去。
2.保證沙水游戲時間
幼兒游戲水平和品質的提升取決于幼兒的游戲時間。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探索和嘗試時間,使其有充足的時間適應游戲環境和游戲材料,自發的開始生成屬于自己的游戲情節和游戲內容,并以游戲興趣為紐帶,形成合作小組,在建立穩定的關系和相應的游戲規則后,幼兒才有可能將游戲向高層次的戲劇性游戲發展。
單次游戲時間得到保證的同時,更需要保證的是開展沙水游戲的頻率。沙水游戲應該與區域游戲一樣,成為幼兒園日常生活中的固定環節,保證每周至少有2-3次的沙水游戲時間。游戲品質的提升需要時間的累積。作為沙水實驗班,提高為每周三次的頻率開展沙水游戲時,幼兒的創造力與沙水結合,經過時間的醞釀,收獲無限美好,“挖地洞”、“沙漠旅游”等特色角色游戲不斷出現。
3.合理規劃沙水游戲區域
沙水游戲的必備條件是適宜的空間。過小的空間會導致幼兒出現消極行為,甚至產生攻擊性行為,此時團體游戲行為很難出現;同樣過多的游戲空間也會導致合作行為的減少,對材料的使用頻率也會減弱。適宜的空間大小才能保證幼兒沙水游戲的順利開展,減少練習性游戲的比例,增加建構游戲與合作游戲的比例。
此外,戶外沙池并不是沙水游戲的唯一場地,應合理利用幼兒園空間,打造全方面的沙水游戲活動場地。靈活運用幼兒園內部空間,如在班級內部添置沙盒,作為班級區角游戲的一部分,幫助幼兒鞏固沙水游戲經驗。
4.豐富沙水游戲材料
教師在投放幼兒的玩沙游戲材料時,主要提供各種規格的鏟子、水桶等玩沙的基本工具,但基本工具只是保證沙水游戲開展的基礎條件,添加輔助材料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游戲水平和游戲情節的發展。輔助材料的添加,使幼兒可以沖破對材料僅是工具、游戲對象僅是沙子的思維定勢,將輔助材料與沙子結合起來,豐富幼兒的游戲內容,拓展幼兒游戲的深度。
幼兒的興趣是投放輔助材料的標準之一,在多次游戲后發現,幼兒最感興趣的游戲便是“藏寶”系列,根據興趣特點,增添關于考古挖掘類的輔助材料,從興趣到知識積累,靠多樣的材料能夠走出堅實的第一步。幼兒的學習特點決定了世間萬物都是幼兒學習的對象,在基于興趣的探索和實際操作中,簡單的材料就能夠讓幼兒專注其中獲得知識。
5.提升教師教育理念
在理想的游戲場中,幼兒才是游戲的主體,幼兒在約定的游戲規則下,自由選擇游戲場地或工具,自發的生成游戲情節,同時自主的選擇游戲伙伴,教師在游戲中的作用應該體現于為幼兒提供舒適的游戲環境、豐富具有層次性的游戲材料,鼓勵和支持幼兒的游戲。
(1) 學會放手,懂得觀察。為更好的實現教師的角色定位,從主導者向支持者和觀察者轉變,應學會放手,相信幼兒能夠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以嘗試─錯誤的形式進行學習,技能技巧就是在不斷的失敗中領悟的,要給予幼兒足夠的時間。對于幼兒之間出現的矛盾和沖突,也應先以觀察為主,讓幼兒嘗試自己解決。只有當幼兒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或是阻礙游戲進程時,教師才需要介入。介入并不意味著解決問題,應以引導為主,給予提示,鼓勵其根據線索找尋解決問題的答案。
(2) 以游戲為課程。隨著課程游戲化的不斷推進,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將游戲與課程相結合。教師可以將五大領域的相關課程與沙水游戲相結合,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活動,讓幼兒能得到更加直觀的學習經驗。同時沙水游戲中也存在許多值得幼兒學習的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在游戲中的普遍問題生成課程,最終形成完整的沙水游戲課程體系。
沙水游戲幫助幼兒在游戲中豐富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培養幼兒觀察、思考和探索的意識,提升社會交往能力。教師更應做好支持者,盡可能創設外部條件,為幼兒的良好游戲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躍兒.孩子是腳,教育是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98-101
[2]畢曉芬.幼兒園玩沙游戲環境創設與幼兒行為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3]李麗梅.幼兒玩沙游戲中教師支持的現狀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