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教師的成長路上,我們不僅需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儲備,更需要有一顆奉獻熱情之心。如何讓自己不斷地吸收新知識,不斷保持工作的新鮮與活力,是我們幼兒教師一直以來都需要思考的問題。目前,幼兒教師的工作已融入我的生活,我在不繼提升、完善自己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用愛幼兒的心去溫暖我所帶領的孩子們,我堅信做一名有溫度的幼兒教師,終將收獲的會是幸福的果子。本文是本人通過總結自身經歷所感,來談談關于我的成長故事。
關鍵詞:幼兒教師;成長;幼兒;學習環境
職業生涯各有所選,幼兒教師一直是我無悔的選擇,在幼兒園這片童真快樂的土壤里,我快樂,我成長,我收獲。從2017年到如今,進入嘉洲幼兒園擔任幼兒教師已有3年,總結過去,一路上的迷茫、驚喜、感動與成長,都記錄著我的付出與收獲。
一、 適應新環境,工作進入正軌
三年前,我帶著對幼教工作的熱情,走進了嘉洲幼兒園,開啟了成為母親后再次踏入社會工作的新篇章。在剛入職的時候,對于新園所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入職后,在搭檔的協助下,我帶領著26個第一次離開家庭的小寶貝,憑著自身的幼教工作經驗,幫助他們一步步從家庭過渡到集體生活,再到最后喜歡上我們。
面對新環境,我深感壓力;面對工作的繁雜,我曾抱怨;面對家長的高要求,我曾身心疲憊……但這些,并沒有讓我放棄!在園長的引領下,憑著自己對幼教工作的熱心,我調整了自己的狀態,很快我適應了園內的工作。這是我第一次帶托班,面對一群小不點的大聲哭鬧,我更多的是期待可以看到他們面對世界憧憬的眼神,健康快樂地成長!從開始接任孩子們的慌張到讓他們愛上幼兒園,我改變了他們心理的不適,贏得家長們的信任。漸漸的,我工作進入了正軌。
二、 用愛陪伴,反思促成長
幼兒教師成長路上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愛孩子的心和反思的思維,幼兒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學反思和學習方式。如果一個幼兒教師不對自身工作經驗進行反思,即使是有十年的經驗,也許都只是一年復一年地在機械地重復,而沒有思考的重復,也會漸漸耗盡我們所有的熱情與激情。
關于幼兒教師的反思與提升,在我的理解上是“實踐+反思”的成長模式。幼兒教師需要盡快調整自己的狀態,來到一個新環境,就是一個起點。在每次的活動前,我都盡可能地指清幼兒學習與需要進步的具體方向,找到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途徑和方法。通過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找出自己每次活動的進步和不足,及時記錄在本子里,下次組織活動時多注意,每一次的活動,都是一次收獲滿滿的進步。
故事一:組織小班活動——“香噴噴的餃子”。這是一堂以黏土為主的美工活動,在開始設計活動時我用了多種形式教學,動靜結合,先聽說,再唱跳最后動手制作。經過反思,我發現,如果活動中孩子們緊張地學習,如果一個環節沒完成又來下一個,這樣設計活動環節的話,不僅是實施起來不順暢,更重要的是孩子們也沒能接受到新知識。《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六條明確指出:“幼兒一日活動的組織應當動靜交替,注重幼兒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保證幼兒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動。”反思后我發現,小班孩子年齡特點就是集中注意力時間短,表現能力弱,如果讓他們在短短的時間去掌握多變的技能,這是不合理的。在發現問題后,我將原本一次的活動內容進行分解,各個活動環節變成了一段時間內來完成,再來進行相互交織的活動內容。
反思與總結,讓我及時發現自己教學活動設計的問題,在不斷修正后,也有了更針對性地措施去解決問題。另外通過多看專業書籍,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對我們的專業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提升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用心陪伴,反思促成長,多反思,多總結,多積累,不斷進步,不斷改善,時刻以優秀教師的身份提醒監督自己。
三、 做有溫度的智慧型班主任
幼兒教育是一門大學問,作為一名班主任則需要大智慧。好的班級不是班主任一個人作戰,需要的是配班老師的協助和家長的配合!作為一班主任,我努力完善自己的班級管理經驗。通過以班風為目標,我會盡可能地讓每一位班級成員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班上老師都發揮自己在班級的地位,自己則努力發揮班級領頭人的作用。用專業去引領家長,用心去讀懂每一位孩子。
故事二:在中班上學期的親子運動會活動中,許多家長都抽空來參加活動,當天孩子們表現很乖巧,自覺遵守活動規則,活動氣氛好。然而在熱鬧的邊緣,小林小朋友獨自走開,拍打著身邊的木柱子,老師叫回來不一會又跑開了,他的家長沒有來,看樣子心里肯定很難過。《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指出,此種行為是他在揭示自我的方式,他的眼神、面部表情、身體動作都在說話,都在與我們交流,他通過自己的做事方式以及所做的事情向我們展示他的內心世界。為此,我想到教師在進行觀察記錄時,自己也是與被觀察者有互動關系的人。于是我走上前,拉著他的小手對他說:“小林,爸媽今天沒來是嗎?一會玩游戲陳老師帶著你玩好嗎?其他家長會幫我們錄視頻發給媽媽的,回頭我們再告訴媽媽幼兒園的游戲很好玩的,讓她以后也來參加,好嗎?”小林的眼中閃動著一種光,立刻笑著回應:“好、好、好,我要玩游戲,還要拍視頻發給爸爸媽媽”。
讀懂每位幼兒需要你的智慧,用心聆聽幼兒是你智慧的體現。爭取給幼兒多一些的發言權,多聽他們的語言,若他們的言行讓我們老師認為不對時,切莫激動,要沉住氣來想一想言行背后的原因,聽一聽幼兒的想法。或許我們如果能讀懂他們的行為時,就不會有氣了,說不定還會有驚喜。所以,我們要做智慧型班主任,用智慧對待幼兒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四、 總結
幼兒教師是特別的職業,它不是一份單純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份愛、一份責任和一種奉獻。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給予他們溫度!雖然這一路上有很多艱辛,我很慶幸,自己一直都在幼兒教師的成長路上!我相信:不忘初心,心存陽光,盡可能多地撒下愛的種子,做一名有溫度的幼兒教師,我們最終收獲的將會是滿滿的快樂與感動!希望幼兒們能在我們撒下的愛的沃土里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工作規程[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4]蔡春美,洪福財.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陳曉霞,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興南大道白山前路1號嘉洲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