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在社會需要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因此從小學時期就應該對學生的素質進行教育。素質教育可以在文化和學習中體現,同時也可以在小學生的體育課堂中體現,促進學生全方位的向上發展。小學生身為祖國的希望,去培養出他們良好的身體素質,也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將對素質教育在小學體育教育中的實施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落實;素質教育;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視野下小學體育教學主要為了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提升身體素質的同時,還應該對小學生的思想方面進行培養。因此,體育這門學科與文化課具有同等的教學地位,讓小學生通過體育的課程學習達到身體素質培養,從而實現德智體美全面都得到發展。
一、 小學體育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在國外素質教育已經深入各方面領域,這個學校的社會人際關系都進行了培養。但是我國仍然存在一板一眼的教學秩序,相對于注重學校紀律的維持,缺乏靈活性。但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我國小學體育已經發現自身對學生的培養已經不符合現在這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并且自身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都過于落后,沒有一定的創新性。所以如何在21世紀,建設出可持續發展的小學體育,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很強的緊迫性以及時代挑戰性。
二、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體育教學觀與應試教育對小學體育教學影響根深蒂固
一直以來在影視教育的影響下,小學教師以及家長都認為文化課對小學生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只需要向他們傳授文化和知識,對于體育這種課程并不需要多加注重。在體育課上片面地對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卻沒有真正地去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并且也沒有對學生體育能力進行切實地培養。這種教育模式需要提升學生的成績,但卻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人才培養的片面性。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尖子生,卻忽略了其他成績一般的學生;注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卻沒有對學生精神進行培養。過度注重近期的效益,卻忽略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小學現行體育課程有些教學內容重點不突出
很多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上課的時候仍然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強調傳習運動為中心。課上的項目都沒有真正地讓學生受益,并且,沒有一些讓學生在成年之后來產生興趣的項目。教學內容通常也只是選用田徑、體操、球類的進行各種排列。
(三)考核方法競技化
學生的體育成績考核通常都是運用競技的方式來進行成績評定。一般情況下都是看學生跑得快,跳得遠就可以達到高分。但這種評價的標準不是對小學體育教育的目的進行真正的遵行,也不可以對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行全面的反映。
三、 小學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教學過程嚴謹、科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才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在體育教學時,體育教師應該教學生放在課堂上的主體,不可以抱有為了教學而教學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自學能力,而不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并且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體育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進行激發,運用多樣性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建設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比如,體育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挑選一些比較受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帶領學生參加,利用游戲來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的同時還可以利用游戲進行體育教學。這樣不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了課堂,同時還對體育運動產生了一定興趣。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銘記自身教學目的,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培養,才是真正地做到素質教育。在對學生體質進行培養的同時,還應該對學生思想也進行強健。這樣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且提升學生素質是體育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
(二)教學目標要明確
既然是進行素質教育,那么素質教育就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目標。教師只有先對教學目標進行清晰的了解,才可以進一步教學,一步一步地達成教學目標。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有學生的思想也進行鍛煉以及培養。在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時,體育教師應該充分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比如說,在學生參加運動比賽時,體育教師要向學生強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種正確思想。讓學生通過競爭對自身進行提升,而不是對別人的嫉妒。除去思想方面的培養,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也是體育教師的教學目標。因為只有擁有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才可以對聰明的頭腦進行支撐。教師應該給學生制定鍛煉計劃,去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同學之間團結友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
(三)課堂結構要優化,促進學生學習主體化
在體育課程的安排上,體育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訓練科學性合理性。體育教師具有靈活性的去安排教學內容,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在提升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抓住課堂上學生需要學習的重點來,讓學生腦海里擁有一個清晰的教學過程。在講到較為枯燥的地方,教師也應該運用技巧來對學生興趣進行激發。老師可以利用在課堂上進行課堂情景設置或者是運用游戲的方式,來對學生積極性進行激發,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課程的內容充分進行優化教學。比如說,在進行田徑訓練的時候,體育教師可以讓學生直接分為若干個小組去參加接力賽。在增強學生競爭意識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團結意識,對學生的體育精神進行了培養。課程結構進行優化,有利于讓教師對自身教學方向更加明確,對學生也產生重要作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給學生提供出可以進行自我展示的機會。讓學生處于一個具有愉快氣息的教學氛圍中,讓學生沒有壓力的在課堂上進行自我展示,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更加全面地對自我進行欣賞,讓班級內所有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體來進行學習。并且,當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同是,教師要采取具有針對性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
四、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去進行素質教育實施,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探索,時刻銘記自身責任,怎樣才可以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讓學生擁有健康身體的同時也得到了素質培養。
參考文獻:
[1]解艷艷.淺議小學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J].學周刊,2018(9).
[2]孫嘉林.小學體育教學與實施素質教育[J].北京教育,2019(9).
作者簡介:
韋艷,中小學二級教師,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望謨縣油邁瑤族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