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目前,我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共開設兩門課程,《綜合英語》和《英語聽力》課程。英語聽力課程已實現了由教師主導的傳統課堂轉向以聽力平臺為基礎的自主聽力學習的模式的成功改革。我校的大學英語聽力課堂,已經普遍使用各種計算機輔助教學設備,全校所有學生的聽力課均在語音教室上課,這使得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個性化和自主化程度大大提高。
但是,作為大學英語聽力課程教學的重要一環的學業評價,考試方式依然沿用傳統的筆試模式,存在著諸多弊端。傳統的考試要求教師出多套難度相同的試卷,同時給出試卷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然后拿到文印室進行大批量復印、封裝,并送往各二級學院教科辦。此外還要求與學校廣播站合作,將錄制好的音頻在約定時間播出,學生在考試時必須帶上耳機收聽。考試結束后將試卷進行拆卷、閱卷、核分、登分、分析試卷和再封裝。一次考試需要多個部門的教師和工作人員合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這樣不僅給教師帶來巨大的工作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近年來我校十分重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于2017年1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和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意見。依據國家頒布的《教學要求》,結合本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定位,把教學目標定為: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工作和國際交往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展的需要。同時,要逐步地從傳統的以讓學生“學會”為目標轉變為以使學生“會學”為目標。大學英語聽力課程評估方式的改革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講,筆試這一考試模式阻礙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大學英語聽力課程考核應該隨著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方法的改變而發展。
同時,教育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研究,也為我們大學英語聽力課程考試的評價手段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教育部從2006年起啟動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研究,同時投入1000萬研制四、六級無紙化機考系統。考試改革主要分為兩部分,即考試內容與考試方法的改革。考試內容的設計以促進英語學習可持續發展為目的,考試方法改革以推進計算機機考為主。對于這種新型考試模式已有學者對其設計原則(金艷,吳江,2009)、網考的意義和反撥作用(蔡基剛,2009)、網考的學生反饋調查(夏紀梅,楊毅,2011)等進行研究。2008年12月在50所高校開始實施大學英語四級的網絡無紙化測試,2009 年6月進行了大學英語六級的網絡無紙化測試。大學英語四六級網絡考試的推行為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評估方式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在上述條件下,我們開展了英語聽力考試無紙化考試項目的研究。研究方案設計如下:
(一)考試平臺
本次機考采用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ITEST”考試平臺,聽力考試試題與筆試試題相同,重點觀察在機考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機考結果是否會影響學生成績等。外研社“ITest”平臺能較好地承擔試題制作、試卷收發、考生答題、機器自動及教師手動閱卷、分數顯示、試卷入庫等操作任務,是本次機考的主要支持平臺。
(二)測試試卷
本次試卷分5個題型,分別為短對話、長對話、篇章、新聞和單詞填空,滿分100分。試題來自聽力期末考試試題庫。同時安排印刷相應數量的紙質試卷,和對照組同時進行測試。其他所有因素一致,只有考試方式不同,這樣保證了試驗的可控性和結果的客觀性。采用試題庫的同一套試卷,也可以避免個人命題容易出現的片面性、隨意性。這些安排和條件便于我們觀察和了解至少以下幾方面的情況:在與普通傳統考試安排類似的情況下,無紙化考試過程是否會出現意外或其他情況?機考結果是否會出現顯著異常,比如與平行班筆考學生在考試結果方面是否會出現顯著的差異?在試卷相同考試方式不同的情況下,對無紙化機考持肯定態度的考生會占全部考生的幾成?如果過程和結果均未出現異常情況和顯著差異,加上如果持肯定態度的考生比例占七成及以上,則說明聽力課程的無紙化機考可以實行。反之,則說明目前實施無紙化機考確實存在困難,會影響學生考試結果。下面就機考實施過程、結果分析、反饋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我們將機考過程概括為考試對象、考前準備工作、考試過程、考后閱卷及數據整理四大環節。下面依次闡述這些環節。
考試對象:
此次考試對象為大二第二學期筆者所教的4個自然班學生。考生數共122人。這4個班級,分別屬于酒店管理學院和國際商學院,分別為酒店管理1601班、1602班,國際貿易1601班、1602班。他們在大一、大二兩年里先修了英語聽力1、英語聽力2、英語聽力3三門課程,三個學期都有大學英語聽力網絡自主學習的經歷,都由相同教師授課。至機考時,兩個班都已完成四個學期的學習。
考前準備工作
教師在考前應依托ITEST測試平臺完成期末組卷工作,同時應做好學生考前培訓,加強學生機上練習。培訓內容包括:指導學生用用戶名和密碼登錄ITEST平臺,熟悉測試系統的網絡環境;熟悉各類題型的答題形式,并完成英語聽力模擬試卷;教師及時解答學生在平臺模擬測試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考試前,任課教師同時與學院相關部門進行協調溝通,本次機考也得到了教務處、網教中心及二級學院的支持,主要有:第一,測試組學生的聽力課程期末試卷和答題卷可不必為存檔而印刷;第二,學校教務處表示承認聽力無紙化機考成績;第三,聯系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做好ITEST系統安裝工作,并在考試期間開放語音室作為機考考場;第四,與相應的二級學院達成共識,同意對照組班級采用相同試題進行筆試的方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除此以外,其他均照普通考試安排。
考試過程:
考試當天,機考組與筆考組學生同時進行考試,機考組安排在機房進行,筆考組學生在普通教室進行筆試。監考教師提早半個小時到達考場,打開網上測試系統,做好準備工作。筆者在此時負責巡視各個機考考場,隨時準備解答各種疑問、解決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考試時間一到,學生輸入各自的用戶名和密碼后開始答題。與普通聽力考試考場一樣,機考考場有 1位監考教師。在整場考試過程中,有一位同學在開考3分鐘的時候表示,電腦死機。監考老師立即示意其重啟電腦,考試時間自動往后延遲3分鐘。考試結束前5分鐘,考生開始陸續按“提交”鍵交卷。系統自動完成收卷任務。45分鐘后考試正式結束,監考教師準時關閉測試系統,考生陸續離開考場。
考后閱卷及數據整理
考試結束后,系統將自動完成閱卷評分等工作,自動顯示總分和各小項分,生成成績及分析,如全班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標準差等。因聽力考試全部為客觀題,機器已完成自動評分,整個過程無需老師花費時間。閱卷完成后,學生即可上網自行查閱考試結果。教師登錄ITEST平臺系統,導出并下載學生成績。教師需登記上交分數,還需將考試結果保存至數據庫。至此,聽力考試機考過程全部結束。
在機考的“準備”環節,教師工作量和工作強度明顯增加。“準備”環節需要多套訓練用的模擬試題和正式機考的期末試卷,從題型的設置到單個音頻的制作和導入平臺,都需要老師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教師的負擔較大。但是“收卷”、“閱卷”、“數據分析”等考后環節的操作,全部由ITEST平臺完成,真正解放了老師的雙手,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總體來看,在各方協調良好的情況下,本次聽力課程機考的過程比較順利,除一位同學出現電腦死機的情況外,未出現其他意外或明顯異常的情況。
我們確定的數據分析思路如下:
(一)本次機考考分分組比較如符合實際情況屬正常,反之為異常。
(二)平行班之間機考和筆考結果兩種方式的比較,機考筆考兩者符合實際情況為正常,反之為異常。
(三)同個班級機考筆考分析比較,結果接近屬正常,反之為異常。
1.機考分數描述
首先描述機考的總體結果 (見表1)。4個班的平均分分別為 69,71.5,66.5,64.5,均大于 60,及格率分別為93.5%,96.6%,83.3%,71.8%,考試結果總體來說應屬正常。
再分組來看。酒店管理專業1601、1602班的平均分為70.25,國際貿易1601、1602班的平均分為65.5,酒店管理專業的兩個班的考分顯然優于國際貿易專業的兩個班2,平均分高了將近5分之多。這符合兩個專業的實際情況,入學英語摸底考、大學英語四、六級過級率以及前幾學期的期末考試都反映了同一學情。機考結果使之得到如實反映,考試結果屬于正常。
表1 機考分數
2.筆考分數描述
首先觀察筆考班級分數。表2顯示4個班的平均分分別為 72.2,69.5,66.7,63.8,均高于60分及格線,略高于表 1中的機考平均分,但應屬正常。
其次觀察分組考分。酒店管理專業1605、1606班的平均分為70.85,工商管理1602、1603班的平均分為65.25,酒店管理專業的兩個班的考分顯然優于國際貿易專業的兩個班2,平均分高了5分之多。這符合兩個專業的實際情況,入學英語摸底考、大學英語四、六級過級率以及前幾學期的期末考試都反映了同一學情。
表2 對照班級筆考分數
3.機考與筆考分數對比描述
為了判斷聽力機考的考分正常與否,我們將水平相近的幾個平行班的筆考結果用于對照(以入學英語考試成績、前幾學期聽力期末考試成績等作為參考)。酒店管理專業1601、1602班和酒店管理1605、1606班,屬于同一學院同一專業的平行班,這幾個班級之間,入學英語考試成績、前幾學期聽力期末考試成績較相近,所以這4個班之間有比較意義。從表 3看,酒店管理學院機考和筆考的兩個班平均分較為接近 (69,71.5,72.2,69.5),從表4看,國際商學院機考和筆考的兩個班平均分較為接近 (66.5,64.5,66.7,63.8),這與之前的考試情況相符,進一步證實機考和筆考兩組考分無顯著差異,表現正常,如實反映了學生實際水平。
表3 機考班與筆考班分數對照(1)
表4 機考班與筆考班分數對照(2)
以上分析表明,機考的考試結果與傳統筆考接近。但是,機筆考等效檢驗還有條甚為關鍵的國際準則,即“同樣試題用兩種方法得到的考分應該在排序上較為接近”(李清華,2006)。即,某班學生的某一門課的考試結果一段時間內的高低排序具有一定程度的穩定性。由此,我們對比了同一班級前后兩個學期的英語聽力期末考試的考試結果(試卷難度系數均為0.8,17.1學期為筆考,17.2學期為機考)。結果顯示,同一班級在兩個學期的考試結果的標準差比較接近。雖未使用“同樣試題”,兩種考試方法獲得的兩組考分分數差距結果比較接近。可以大致得出結論:機考結果正常。
表5 機考班兩個學期分數標準差對照
綜上所述,通過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可以最終確認上述分析:英語聽力機考和筆考無顯著差異;對不同語言水平的考生,機考和筆考一樣能夠達到考查其實際水平的目的。
本研究也對學生對機考的反饋意見稍作了分析。表6將學生反饋分成贊成、有顧慮、反對三類。表示贊成機考的學生占78%,絕大多數的學生對機考持有肯定、贊成的態度,操作也完全沒問題。對機考存在顧慮、不肯定態度的學生占16%,這確實也是機考存在的現實問題,但是也可通過學生逐步適應、完善現存設備等條件改進。有6%的學生對機考的反饋是負面的,如有同學在考試之初就遇上了電腦死機的情況等。由此可見,大多數考生(94%) 還是抱著積極的態度來看待聽力考試機考這一新生事物。
表6 考生反饋
由上述分析可知,機考考試過程未見明顯異常,考試結果也未見較大差異,對機考持積極態度的學生超過9成。由此可見,聽力考試機考替代傳統筆考是可行的。無紙化教學和機考是聽力教學方式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也能提高教師閱卷、結分、結果分析等工作環節的效率,優勢較明顯。但同時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機考準備階段教師出試卷的工作量顯著增加,單個小題的音頻制作、導入平臺耗費較多時間,硬件方面如個別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出現電腦死機,更換電腦后學生表示影響考試心情等。無紙化機考對軟硬件條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借助網絡環境、機房等條件進行,對設備要求更高。我們建議學校教務處等相關部門出臺措施,支持無紙化考試工作,利用校園網建立網上教學平臺,大力開發網上教學和考試系統。但同時也需要指出,技術優勢轉化為效率優勢需要不斷實踐和總結,教師和學生也需要時間適應和接受。總而言之,無紙化教學和機考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可以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