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摘要】目的 探究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以及用藥安全。方法 抽選200例高危藥品使用病案,其中實施安全管理前100例為參照組,實施安全管理后100例為研究組,比較兩組之間高危藥品管理差錯率。結果 參照組總差錯率為14%,研究組總差錯率為3%,經統計學分析得知,研究組高危藥品管理差錯率明顯少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西藥房高危藥品實施安全管理,可有效使高危藥品管理差錯率得以降低,提升患者用藥安全性,進而提升其治療效果。
【關鍵詞】西藥房;高危藥品;安全管理;應用價值
藥房對藥品管理質量,從根本上決定患者藥物的質量與安全性,對醫院整體管理水平評估指標,藥物管理為重中之重,西藥房中高危藥品主要包括:化療藥物、麻醉藥物、肌肉松弛劑、特殊鎮痛藥等,高危藥物在有效治療疾病的同時,不良反應相對較大[1-2],在使用不當情況下,對患者生命將會產生一定威脅,因此,給予患者合理性藥物極為重要,為保證高危藥物用藥合理性,本文針對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以及用藥安全展開分析與探究,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我院門診藥房高危藥品使用200例病案作為研究代表,病案入選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6月,其中,2018年1月~2018年9月為實施高危藥品安全管理前時間段,此時間段病案為參照組100例,2018年10月~2019年6月為實施高危藥品安全管理后時間段,該時間段病案為研究組100例。組間病案藥物使用名稱與例數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比較意義。
1.2 方法
參照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實施常規高危藥品管理,研究組對高危藥品實施安全管理,主要表現為:①創建高危藥品管理小組:小組成員對當前西藥房中存在的問題、管理漏洞、出現問題原因進行針對性探究與分析,并制定出相應管理制度,依照全新的規章制度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相應考核,進而提升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制度;②強化藥品管理制度:根據相關工作人員工作能力進行分崗工作,做到高危藥品專人管理,對國際上高危藥品動向時刻關注,完善各科室中高危藥品詳情,并告知科室相關人員熟知高危藥品名稱、用量與藥品其他知識;③高危藥品擺放正確性:根據各個高危藥品特性,對其進行分類擺放,例如:帶鎖柜中專放置麻醉類藥物,急救車內放置急救藥物等,在遇到特殊情況時,可對高危藥品添加警示標識,外形與名稱相似藥物,可利用彩紙對其進行區分,如:利用膠布將臨近期藥物瓶口纏繞,將黃色警示標識貼于不可靜脈滴注藥品上,④強化工作人員管理:定期對西藥房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為西藥房中高危藥品的管理、存儲、擺放等相關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對安全用藥認知度,并實施獎懲機制,對其進行相應考核,考核結果與年底考核掛鉤,使其工作積極性得以提升。
1.3 觀察指標
比較研究組與參照組高危藥品管理差錯率,其中包括:藥品未規范放置、錯誤擺放、錯誤用藥等。
1.4 統計學分析
安全管理前后高危藥品管理差錯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差異以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參照組出現藥品未規范放置5例、錯誤擺放6例、錯誤用藥3例,總差錯率為14%,研究組出現藥品未規范放置1例、錯誤擺放2例,總差錯率為3%,經統計學分析得知,安全管理前后高危藥品管理差錯率差異顯著P<0.05,安全管理后,差錯率顯著下降,存在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在西藥房中,藥品數量較多,新型藥物不斷增加,對藥房的管理與用藥安全性方面存在較大挑戰,在以往臨床西藥房中,可引起工作人員關注的藥品為毒性藥品,對于高危藥品安全性缺乏認知,當前臨床中,對高危用品使用情況無詳細指南[3],因此,藥房在管理高危藥品時出現不同程度的混亂,使該類藥物危險性顯著提升,嚴重者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對西藥房中高危產品實施安全性管理極為必要。
通過組建高危藥品管理小組、制定相關規章制度、提升藥物擺放正確性、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等,全面提升工作人員整體水平,最大程度上降低高危藥品使用差錯率,提升高危藥品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安全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差錯率3%顯著低于參照組14%,P值<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說明將安全管理應用于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中,可有效降低高危藥品管理差錯率,提升患者用藥安全性,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姜雨花.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與用藥安全分析[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1):92-93.
[2] 陶愛萍.西藥房高危藥品的管理與用藥安全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6):3735-3736.
[3] 宋建忠,張萌萌,趙 欣,等.西藥房高危藥品的管理與用藥安全探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9):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