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Winnie
身份:早期教育指導師
你也許在商場見過早教中心的吉祥物、廣告,你也許在拜訪新生兒家庭時看過早教品牌的宣傳手冊,你也許在社區里碰到過早教老師給幼兒家長們上公益早教課程。那時的你,會在心里想些什么:早教中心和幼兒園有什么區別?嬰幼兒上早教真的有意義嗎?
通過這篇文章,也許你能獲知一些答案。但在此之前,我想先告訴你們關于“早教”的定義:早教是指在孩子接受正規系統教育之前,結合各個年齡段孩子的特征,協同家長,對其進行針對性教育的活動。它能幫助孩子的腦部、身體發育,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而我則是這一過程的“指揮棒”——早期教育指導師,又稱早教老師。
這可是我耍賴的成果
我與這份職業的相遇并非那么容易。那時的我還是一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一所私立幼兒園實習。每天早起打卡,按照教案備課,給孩子們上課,照顧孩子們的飲食,向家長匯報孩子們的情況……就這樣,我堅持著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度過了無數個相似的24小時,直到一家早教中心給我打了電話,問我是否對早教老師的工作感興趣。當時的我,對早教老師的工作幾無所知,出于好奇,我接受了面試邀請。
帶著一份單薄的簡歷和一本畢業證書,我來到了這家早教中心。中心門口立著一只可愛的吉祥物,紫色的主題色搭配橙色、綠色的門店,顯得活潑跳躍。透過玻璃窗,我看到大廳里擺放著許多孩子的玩具和書籍,有小朋友正在地上練習爬行,有小朋友在認真聽媽媽讀繪本。前臺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出現在門口,熱情地迎了上來,讓我將鞋子脫下放入鞋柜并給了我一雙干凈的防滑棉襪讓我套上。工作人員說:“因為是針對幼兒開放,中心的衛生要求格外嚴格,不允許穿鞋進入,所有人都需要穿上我們提供的消毒過的防滑襪。”他一邊說著,一邊領著我去見教學主管進行面試。
面試過程有一個多小時,我和教學主管的交流過程十分愉快。主管從事這個行業已經5年多了,在她的描述下,我明白了早教老師的工作性質——與幼兒園老師更多地關注3~6歲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技能不同,早教老師教授的學生年齡層次更低,而教案主題也根據不同月齡、年齡,設置不一樣的內容。
我的父母認為幼兒園老師的工作更安穩一些,勸說我不要換工作。然而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動,在上網查詢了早教相關的資料后,我越發對早教老師這份工作產生了興趣,因為早期教育不僅讓孩子,而且讓家長也一生受用。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之前在幼兒園接觸過的一些孩子,雖然他們的物質條件都不錯,但他們對陌生環境會產生嚴重的抵抗情緒,也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孩子相處,更有一些孩子性格暴戾,我想這和父母的帶養方式、教育方式不無關系。與其說早教是教育孩子,倒不如說是幫助家長更好地去做父母。
我和父母進行了一番討論,誰也沒法說服對方。就在這時,我接到了教學主管的電話:“你好,請問你考慮得如何?我們很期待你的加入!”我只好當著父母的面耍賴:“您好!我很期待成為一名早教老師!”“你們看,我已經答應人家了,你們可從小就教育我要講信用哩!”我繼續耍賴。沒辦法,我爸只好攤攤手:“由孩子去吧,做她想做的事情!”
就這樣,我向幼兒園提交了辭呈,開始了早教老師的工作。
挑戰開始了
入職的第一天,我到教學部門報到,這是一間狹長的辦公室,大大的落地玻璃窗透著陽光,桌上擺著各種迷你的盆栽和零食,整潔中透著生活的氣息。
主管告訴我,每位早教老師需要主教2門課程,其中一門是健身課。當我了解到健身課是從1個月大的寶寶開始且每長大6個月上升一個階段時,我知道我的挑戰開始了!
主管給了我一大堆學習資料,并且給了我一個線上培訓的賬號。早教課程的大部分教案是全英文的,我瞥了一眼,好多單詞涉及身體部位、動作指令,之前我完全沒有接觸過,只得邊翻著字典邊學習。此外,我還要熟悉許多英文兒童歌曲和上千種教具的中英文名稱……完成了這些基礎培訓,我又跟著主教老師做了一段時間的助理老師。通過正式的考核之后,我才真正成為一名早教老師。
學習越深入,碰到的問題也就越多。當我不解的時候,主管就成了我求助的對象。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她會格外關注一些“問題”孩子,也會經常和孩子的父母交流。她說,早教老師除了關注孩子,也要關注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方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家長更好地做父母,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這也是早教老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心找到了自己的“開心”
第一次見到開心,是在2~3周歲年齡段的廚藝課上,當時的我還是一名助教老師。
廚藝課開始了,所有孩子在我們的引導下進行了自我介紹,唯獨開心撇著嘴,不愿意介紹自己。其他孩子開始唱歡迎歌曲,只有開心滿臉都是委屈的神情。而在這時候,我發現開心的爸爸也黑著臉,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接下去是捏面團的環節,我示范著捏了一個五角星的形狀,輪流給孩子們觀察,鼓勵大家模仿之余可以捏自己喜歡的形狀。開心似乎有了一些興致,拿起面團捏了起來。結果開心才捏沒一會兒,開心的爸爸就呵斥開心,指責他沒有按照老師示范的樣子捏五角星,還弄得衣服上都是面粉,讓他看看其他小朋友做得多好。好不容易有了笑容的開心瞬間變回了原來的樣子,繼續呆坐著直到課程結束。
其他同事和我一樣,都發現了開心的問題,于是我們集中開會總結了開心的表現,并向開心的父母發出了一次公開交流的邀約。開心的父母如約而至,我們這才進一步地了解到:原來在開心的爸爸眼里,自己的孩子性格太過內向,學習能力、表達能力都比較滯后,他下意識地會用“罵孩子”的方式來達到教育的目的。而開心的媽媽更為嚴苛,因為要打理生意,在極少的親子相聚時光中,大多也表露出對孩子的不耐煩。
“打擊式教育下的孩子很難建立起自信心和安全感。如果沒有父母的認可,孩子也不會對自己認可,從而失去了做任何事情的勇氣和信心,希望您二位能夠為了孩子,做出一些改變,畢竟我們都希望開心能夠越來越優秀!”主管語重心長地說。
開心的爸爸媽媽低下了頭。“是的,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會做父母的,總是要不斷地反省和改變。”主管繼續說。開心的爸爸突然摸摸開心的小腦袋,沉默了好一陣。
當我再次見到他們一家三口時,開心的爸爸雖然依舊是個暴脾氣,但在開心上課期間,我再沒見過他當眾斥責孩子,同時他還每周按時陪著開心參與活動并鼓勵開心社交。
幾個月后,開心真的不一樣了,我見到了一個剃著莫西干頭,穿著小球衣,主動和老師打招呼,還和小朋友一起快樂玩耍的開心。就這樣,開心真的變開心了。
作為一名早教老師,我們沒有三尺講臺,也沒有固定的教室,我們看著孩子們從學趴、學坐、學爬,再到學說話、學走路、學跑步、學跳躍……短短兩三年光景,一個小小的生命就這樣變成了小大人的模樣。家長們也會經常與我討論孩子教育的問題,與我分享孩子的成長,我們一同感受著良好的親子關系、科學的教育方式帶給孩子和家長共同的成長,用愛為孩子的成長發電。
(采寫:朱凜兒)
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早教老師,專業知識和技能必不可少,而其中一部分知識和技能就可以通過學習學前教育這一專業獲得。至于學前教育專業有哪些課程,怎樣的高中生比較適合就讀這一專業,一起來看看老師和學姐給出的答案吧。
對話專業
學前教育
本科專業代碼:040106
老師說
Q1: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一般會去哪些單位從事哪些工作?
方良娟:大多數學生畢業后都成了幼兒園老師,還有一些學生因為在音樂、美術方面表現特別出眾,轉而從事相關職業,比如任職于專業培訓機構、電視臺,當小學音樂或美術老師。
學長學姐說
Q1:學前教育專業要學習哪幾類課程?
曾盈盈: 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主要分專業技能類課程和理論類課程。專業技能類課程包括美術、舞蹈、聲樂、鋼琴、教師口語等,理論類課程包含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兒童美術教育、兒童科學教育、學前教育史、兒童科學教育、兒童健康教育、兒童藝術教育、幼兒園課程等。
Q2: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不是一定要考教師資格證?
曾盈盈:10多年前畢業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時直接可以拿到教師資格證,但現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在畢業前進行教師資格考試,但這本證不與畢業證書掛鉤,沒拿到教師資格證的同學也能順利畢業。不過,如果要進入學校或教育機構從事教育工作,一般需要拿到教師資格證才行。
Q3:什么性格、特質的高中生,比較適合學習學前教育這一專業?
曾盈盈:相對來說,比較有耐心、童心、愛心的同學會更適合這個專業。因為幼兒教育工作實際上是一個良心活,我們每天要面對那么多孩子,工作內容也是處理一些日常瑣事,既上得了課,帶得了班,還搞得起研究,但是最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天和孩子的相處,這是所有工作開展的基礎。
對話嘉賓
方良娟:原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現《幼兒教育》雜志編輯
曾盈盈: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