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摘? 要:在素質教育盛行的當下,教師的教學任務更重了,不僅需要關注對學生的知識教學,還需要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使得學生獲得綜合性的發展。語文是小學生所需學習的基礎性學科,小學語文教師自然需要革新教學方法,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將結合本人的實踐經驗,談一談借助信息技術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希望能夠助力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學習基礎知識,培養基礎能力的關鍵時期。語文是學生在小學階段重點學習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拓展教學任務,在教授基礎語文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但是,傳統的教學策略,難以有效地完成這些教學任務。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革新教學思想,借助信息技術所具備的優勢,對學生教學,以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形象性展現知識,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學生所需具備的一種基本的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能夠更好地學習知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形象性展現知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知識,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秋天》這篇文章包含著秋、氣、樹、人等生字,所講述的內容與美麗的秋季相關。筆者在講授這篇文章時,為了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生字,發展學生對自然的熱愛之情,便借助信息技術進行了教學。在備課階段,筆者會根據文章所展現的內容和教學目的,在互聯網上搜集多樣的資源,并將這些資源整合在一起,設計成一段動畫。在課堂上,筆者會借助信息技術展現動畫。動畫的背景聲音就是對這篇文章的生動的朗讀,所展現的畫面伴隨著朗讀生而進行切換,使得學生更好地體會了課文中所秋天的喜愛之情。除此之外,畫面上所展現的事物會有與之相對應的文字。如,畫面在展現樹葉時,旁邊就會展現“葉”這個生字,以讓學生更好地記憶這些生字,理解這些生字所展現的具體的意思,從而使得學生更好地進行了漢字的記憶。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多多借助信息技術形象性展現語文知識,以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這些知識,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獲得有效地提升。
二、拓展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
品德修養是學生所需具備的一種重要的核心素養。教師培養好學生的品德修養,能夠使學生受益終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以讓學生接受更多的信息,使得學生的品德修養獲得有效的提升。
如,《慈母情深》這篇文章,展現了慈母對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筆者在講述完這篇文章后,為了使得學生更好地了解父母對子女的愛,培養學生良好的孝順父母的意識,發展學生的品德修養,筆者便借助信息技術進行了教學內容的拓展。在課堂上,筆者會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一些視頻,這些視頻所展現的內容與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所做的事情相關。學生通過多樣視頻的觀看,能夠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好地了解母親對自己的愛,產生濃厚的感恩之情。在視頻展現完后,筆者便會根據視頻所展現的內容,向學生講述有關要懂得孝順母親、感恩母親的知識,學生根據視頻所展現的內容,能夠更好地理解筆者所講述的內容,產生良好的孝順母親的意識,從而使得學生的品德修養獲得了一定的提升。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出發,結合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以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創設生動朗讀情境,培養學生良好語感
語感是學生所需具備的一種基本的素養,朗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的一種渠道。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生動的朗讀情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文章的朗讀,使得學生語感因此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
如,在教授《匆匆》這篇文章時,筆者在向學生講解完本篇文章基礎性的知識后,便會讓學生進行文章的朗讀。當然,為了使得學生能夠更為積極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產生濃厚的情感,筆者便會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與這篇文章所展現的情境相關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的引導下,有感情地重復性地朗讀文章。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伴隨著生動的音樂節奏,認真且積極的進行了文章的朗讀,在文章的不斷朗讀下,形成了良好的語感,并由此更好地感悟出了文章所展現的思想感情,取得了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傊?,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教學目的,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較為生動的朗讀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積極朗讀,更好感悟文章,更好地發展自身的語感,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綜上,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核心素養,能夠獲得長遠的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目的,革新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方法,巧用信息技術教授知識,讓學生接受到更好地教學,使得學生獲得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田芳.現代信息技術在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面的幾點拙見[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
[2]? 牛麗波,陳立輝.淺析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中存在的問題[J].新課程(小學),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