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平
摘? 要: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是一年級上學期教學的重點。為了幫助小學生們盡快掌握拼讀方法,我多方面地查找資料,并聽取、參考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的教學方法,并把這些具體、生動、形象的拼音教學法應用到我的教學實踐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現將一些教學方法總結如下:
關鍵詞:漢語拼音;記憶法;小學語文
1、圖、形、音三者結合記憶法
學習新知識前先創設情境,把課文插圖和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使拼音教學情境化、生活化,既有利于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形和音,又增強了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h時,我出示卡片,讓學生觀察圖然后回答圖上的兩個小孩在做什么?學生回答:這兩個小孩坐在椅子上,一個在喝可樂,一個在喝水。我向孩子們講解喝水的喝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個字母的朋友,把喝水的喝讀短一點就是字母h。我繼續讓學生再仔細觀察圖里面還有什么發現?這幫聰明可愛的學生,立馬說出了他們坐的椅子側面的形狀剛好像h。學生通過看插圖、說圖畫,把字母的形、音與圖有機、形象的結合,讓他們在美的熏陶中,自我探索、自我發現,從而愉快地認讀、書寫,這樣就能讓學生準確而迅速地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形近字母比較記憶法
我們都知道,聲母中有很多字母,音或形非常相似,學生很容易混淆。因此,區別是關鍵。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分辨清楚,我采用了比較記憶法。如b和p兩個字母,音像而形也似,為區別它們,我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一張紙,放到嘴前,發b和p的音,便發現b發音時紙不動,說明沒送氣;而p發音時紙顫動,說明有送氣。如此反復,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掌握了兩個字母在發音上的根本區別。又如在區別t和f時,我問學生下雨天撐的傘那個傘柄像什么?老爺爺走路不方便,他會借助拐杖行走,拐杖的形狀像什么?通過形象比較,兩個相近字母一目了然,學生原本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了,在以后的學習中再沒有發生過混淆,他們真正學會了字母,真正掌握了字母。
3、動作順口溜記憶法
興趣是入門的向導,是學好知識的首要因素,讓學生對學習漢語拼音充滿興趣是關鍵。特別在枯燥、無味的拼音教學中,如果總是授之以魚,單單灌輸書本知識,讀“死書”,告訴學生這是什么、怎么讀、怎么記,久而久之必定會造成學生的厭煩情緒,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是成為一句空話。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掌握學習方法呢?那就要授之以漁,即激發興趣、教給方法、培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模仿動作、編順口溜是學生很喜愛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年幼的小朋友們,要寫字比較困難,但是對模仿動作、背順口溜卻非常感興趣。我在開始教學漢語拼音時,為了讓學生迅速地記住字母的形,我就引導學生把每個字母都編一句順口溜,如:“張大嘴巴aaa,公雞一叫OOO”,教漢語拼音 “b”的字形時,說“小姐姐聽廣播,右下半圓bbb”。學到聲母“p”時,我問“你準備怎么記住p的樣子呀?”一名學生在我的啟發下學著編了句兒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圓ppp。”我聽后及時表揚,這種教學,學生既學得興趣,又記得牢。后來的漢語拼音學習,我還老是提起這件事來鼓勵同學認真動腦,思考記憶的技巧。基本都是學生自己編順口溜記字母,我只是稍加指點。如“兩個門洞mmm”,“小馬跑步ddd”,“一個門洞n n n ”等等,這樣情趣盎然,不僅讓學生對學習漢語拼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的語言得到了發展。我又因勢利導,學完23個聲母后,我還教給他們一個順口溜+動作記憶的方法:“左手b,右手d,左手倒立p p p,右手倒立q q q,一個門洞n n n,兩個門洞m m m ”。當學生們邊比劃邊背著這些朗朗上口的順口溜時,字母的音和形已被他們牢牢掌握。連一些基礎不夠扎實的同學,碰到這些不熟練而且容易混淆的字母時,他們自己也會拿出手來,邊比劃邊背著這些順口溜,有了這個方法后,他們就把原本不會拼的音節拼出來了。
4、兒歌口訣記憶法
兒歌或口訣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材料,識字卻是他們由拼音的學習轉入高一層次的學習活動。利用兒歌或口訣的趣味性的特點,既能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能增強記憶,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學習生字。例如“碧”字的學習,根據字形可以編一個兒歌“王婆婆,白婆婆,兩人多親熱,坐在一塊石頭上,悄悄說。”“照”字口訣,“一個日本人,拿著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掉了四滴血。”對于形近字的區分,也可以用口訣法來幫助記憶。如:“己、已、巳”三個字,口訣為“已半巳滿己不出頭。”像“美”這種由兩個字組成而又有點變化的字,也可通過兒歌口訣來記憶。“‘羊字沒尾巴,‘大字在下面,‘大字扛著‘羊字走,美都美不夠。兒歌口訣記憶法是一種對學生來講趣味性強,但對老師來講要求較高的方法。它需要語文老師有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文字功底,要用一雙兒童的眼去觀察生字,觀察生活,善于總結,善于發現,善于捕捉靈感,及時編織成兒歌,為語文課堂增添光彩,為生字教學增添樂趣。
5、游戲娛樂生活記憶法
我們都清楚,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也快。在拼音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將枯燥無味的復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摘花、摘蘋果,比一比、開火車比賽等游戲形式,來激起學生的興趣,。低年級最常見、最常用的游戲就是“找朋友”。就這個“找朋友”還可以找出不少名堂呢:可以復韻母找朋友(如:ɑn,一個學生拿ɑ,另一個學生拿n);可以整體認讀音節找朋友;也可以兩拼、三拼音節找朋友;還可以圖文找朋友。
參考文獻
[1]? 陳倩倩.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漢語拼音的百年流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2]? 石巧紅. 小學漢語拼音的有效教學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
[3]? 賀久杰.淺談小語拼音教學[J].寧夏教育,1990(Z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