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雄,屠國麗,田 艷,李 鵬,李 稚
(貴州景誠制藥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200)
溫莪術是溫郁金(CurcumaaromaticSalisb.cv.Wenyujin)的習稱,為姜科(Zingiberaceae)姜黃屬(Curcuma)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煮熟曬干的根莖能破血散氣,消積,用于閉經、痛經、癥積。近年有報道對子宮頸癌、子宮糜爛及多種皮膚病有一定療效[1]。浙江溫州是溫莪術的原產區,由于連年種植,土地退化,致溫莪術的產量和質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時,隨著中藥材市場對溫莪術需求的增長,溫州地區種植的溫莪術產量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2]。為此,筆者所在公司開展了溫莪術引種貴州的適宜性進行了研究,以期為貴州種植溫莪術提供依據。
溫莪術原產地溫州瑞安位于東經119°37′~121°18′、北緯27°03′~28°36′,海拔400~800 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7.9℃、無霜期275 d、降水量1 600 mm。
引種栽培地關嶺縣斷橋鎮:位于東經105°41′、北緯25°50′,海拔568 m,年平均氣溫18.2℃、降雨量1 300 mm、無霜期325 d。2017年引種。
引種栽培地余慶縣構皮灘鎮: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位于東經107°32′、北緯27°17′,海拔835 m,年平均氣溫16.4℃、降雨量為1 056 mm、無霜期300 d。2018年引種。
2017—2019年溫莪術引種栽培其測產結果見表1。引種栽培地關嶺縣斷橋鎮2017年的產量為1 203.9 kg/667m2,引種栽培地余慶縣構皮灘鎮2018年的產量為1 447.4 kg/667m2、2019年的產量為1 520.8 kg/667m2,產量與原產地相當。
表1 引種地溫莪術產量與質量
對關嶺縣斷橋鎮、余慶縣構皮灘鎮引種采收的溫莪術藥材按《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的關鍵質量指標——浸出物和揮發油進行質量檢測,結果(表1)表明浸出物和揮發油含量均符合《中國藥典》的規定,浸出物含量為18.2%~19.1%,為《中國藥典》規定值的160%~178%,揮發油含量為5.1%~6.3%,為《中國藥典》規定值的240%~320%。說明溫莪術適宜在貴州氣候環境與溫莪術原產地溫州瑞安氣候環境相似的區域種植。
溫莪術是一種塊根類藥材,適宜在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肥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的砂土或砂壤土中栽培。貴州種植需于3—4月初將土地深翻20~25 cm,每667 m2施50 kg復合肥或1 000 kg腐熟農家肥作基肥。按120 cm開廂,做成寬70 cm、高40 cm的壟。
溫莪術采用根莖種植,用于種植的根莖稱種姜,原產地俗稱“頭”,種植時應挑選根莖肥大、健壯、芽飽滿以及無病蟲害的二頭根莖作種。
貴州種植的最佳栽種時間是3月下旬至4月初[3]。每壟種植1行,株距40 cm,采用穴栽種植,穴深5~10 cm,每穴栽1個種姜,栽后覆土5~10 cm,密度為1 400株/667m2左右。
溫莪術生長期間一般需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出苗之前,第2次在齊苗后,第3次在莖葉旺盛期。中耕除草宜淺,防傷根。
溫莪術生長期間一般需追施3次肥料。第1次在齊苗后施尿素10 kg/667m2,第2次在生長中期的7月初施復合肥30~40 kg/667m2,第3次在塊莖進入生長盛期的9月初施復合肥30~40 kg/667m2。
因貴州6—8月溫度高、濕度大,溫莪術易患根腐病。溫莪術根腐病發生初期側根呈水漬狀,后黑褐腐爛,并向上蔓延,導致地上部分發黃,最后全株枯死。因此,在高溫季節前要保持溫莪術種植地土壤濕度適宜,防土壤過干;遇雨季要及時排水,防田間積水、土壤濕度過大。田間發現有根腐病病株時,及時挖除,并對病穴撒生石灰消毒;發病初期灌澆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
蠐螬在溫莪術幼苗期咬食根莖影響齊苗和品質。防治方法是用25%敵百蟲粉劑2 kg/667m2拌細土15 kg于栽種時與中耕時撒施于種植穴或植株周圍,或用90%晶體敵百蟲100 g/667m2與炒香的菜籽餅5 kg做成毒餌,撒施在田間誘殺。
溫莪術種植的當年11—12月、當植株莖葉完全枯萎時即采收[4]。采收宜選擇連續晴天進行。先割去地上部分莖葉,挖出根莖、塊根,抖去泥土,摘下塊根,剪去根莖上的須根,將根莖和塊根分開堆放。
溫莪術種后當年從母姜生出的新根莖稱二頭,從二頭生出的新根莖稱三頭。采收時選取肥大、健壯、無疤痕以及無病蟲害的“二頭”子根莖留種。留種的種姜應去掉須根,選擇通風條件好的地方鋪墊泥沙后放上種姜,再密覆細泥沙[5]存放至翌年3月栽種。
溫莪術2017—2019年引種貴州關嶺、余慶2縣的生長、產量和質量觀測結果表明,溫莪術在引種地的產量為1 200~1 500 kg/667m2,產量與原產地相當;浸出物含量為18.2%~19.1%,揮發油含量為5.1%~6.3%,均超出《中國藥典》規定含量較多。認為溫莪術適宜在貴州氣候環境與溫莪術原產地溫州瑞安氣候環境相似的區域種植。溫莪術作為藥材在貴州種植時應采用規范化的種植方法,才能保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