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學軍 徐勇忠 許名東 楊水泉 胡朝暉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佛山528100)
急性后循環腦梗死(APCI)主要指椎動脈、基底動脈及大腦后動脈區域出現壞死,導致后循環梗死,具有較高的病死率,是造成患者大腦功能障礙及死亡的重要因素[1]。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治療APCI 的效果也隨之提高, 有效提升了該病生存率,但臨床治療中發現,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療、恢復的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并發癥,其中以早期神經功能惡化(END)尤為常見,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因此, 尋找APCI 患者發生END 的危險因素至關重要,可為臨床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提供依據[2]。 本研究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APCI 患者臨床資料,旨在探討老年APCI 患者發生END 的危險因素。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后循環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急性后循環腦梗死后是否發生早期神經功能惡化分為發生組與未發生組,各40例。 發生組年齡62~81歲,平均年齡(71.34±5.10)歲;體質量42~77kg;平均體質量(59.64±3.08)kg;文化程度:高中以上7例,高中23例,初中及以下10例。 未發生組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71.29±5.08)歲;體質量41~78kg;平均體質量(59.61±3.13)kg;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例,高中22例,初中及以下1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3]中APCI 診斷標準,經腦部CT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精神狀態正常,可交流;臨床資料均由我院保存完整, 且征得患者意見同意翻閱。(2)排除標準:依從性差;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嚴重基礎疾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
1.3 研究方法 設計臨床資料調查表,調查表內容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影像學檢查、血液檢查等。(1)基本信息:年齡、性別、體質量、合并高血壓[符合《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2014年修訂版)》[4]中診斷標準]、合并高脂血癥(符合《臨床血脂學》[5]中診斷標準)、合并糖尿病[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6]診斷標準]、吸煙史、酗酒史、家族史。(2)影像學檢查:所有患者均行腦部CT 檢查,確認病灶位置,按血管支配區將病灶位置分為近段、中段及遠段。(3)血液檢查:所有患者均晨起取空腹靜脈血2ml, 離心后取上層清液, 置于-20℃環境中保存,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型號:300A/X)檢測肝功能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以(±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t檢驗及χ2檢驗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并賦值, 將是否發生END 作為因變量,經非條件多項Logistic 回歸分析多因素檢驗篩選和判定危險因素。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APCI 后END 的單因素分析 兩組在高脂血癥、吸煙史、酗酒史、家族史、肝功能異常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病灶位置、性別、高血壓、糖尿病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APCI 后END 的單因素分析[例(%)]
2.2 APCI 后END 的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納為自變量并賦值,經多項非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結果顯示,女性、高血壓、糖尿病、中段腦梗死是導致APCI 患者發生END 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2。

表2 APCI 后END 的多因素分析
APCI 為心腦血管科臨床常見的疾病, 主要指椎、基底動脈系統梗死,又被稱之為后循壞梗死,臨床癥狀多表現為眩暈、吞咽困難、惡心等,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與病殘率,如不及時治療,可累及呼吸、血液、循環系統,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約有500萬人口死于APCI,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7]。 因此,本研究旨在尋找老年APCI 患者發生END 的危險因素,為臨床及時實施有效的預防及治療措施奠定基礎。
本研究結果顯示, 經多項非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結果顯示,女性、高血壓、糖尿病、中段腦梗死是導致APCI 患者發生END 的危險因素(OR>1,P<0.05)。女性老年APCI 患者更易出現END,主要與雌激素有關。 雌激素對腦細胞具有一定保護作用,而老年女性多為絕經期婦女,體內缺乏雌激素,因此對腦組織的保護作用也隨之下降, 臨床可對該類患者重點關注。 合并高血壓患者容易發生END,主要由于高血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腦部血液供應,并損傷腦部微血管功能, 從而導致血管調節劑的分泌量降低, 影響腦部的血液循環, 提升顱內無氧代謝,從而產生大量的乳酸,導致血腦屏障遭到破壞,進而提升END 的發生風險,因此臨床對于APCI 合并高血壓患者,應積極采取降壓措施,預防END 的發生。APCI 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誘發END,主要由于該類患者胰島素分泌量不足, 機體長期處于高糖狀態,從而影響腦部血管的正常血液供應,導致腦組織無氧酵解加強,從而破壞腦細胞,誘發END,故臨床應予以糖尿病患者及時有效降糖治療, 對預防END 具有積極意義[8~9]。而中段梗死部位的患者更易出現END,由于中段較長,且位于整個腦橋位置,因而腦部后循環出現梗死時, 可直接阻塞腦橋動脈開口,導致腦橋基底發生水腫,促使周圍血管受壓,進而影響腦部血流,引發END[10]。 綜上所述,女性、高血壓、糖尿病、中段腦梗死是導致APCI 患者發生END 的危險因素,臨床需重點關注,并予以相應預防及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