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毅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遼寧 沈陽 110031)
藥學服務由美國Minnesota大學教授所提出的初始概念,經過多年來不斷演繹最終將其定義為醫院藥師為患者提供用藥服務,以保證藥物發揮其應用的效果,改善患者臨床預后并提升其生活質量,同時承擔藥物治療相關責任[1]。風險管理在現代管理學中具有重要地位,自2002年9月1日開始實施《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后,醫療風險管理已成為醫院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藥學服務是風險管理的最終環節,隨著患者健康意識的蘇醒醫院對藥學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通過有效措施的實施改善患者生存質量[2]。本次針對我院藥學服務中風險管理的實施情況進行如下分析。
1.1 一般資料:我院于2017年4月開始在藥學服務中實施風險管理,隨機抽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藥學服務中開具的600張處方,同時隨機抽取在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間內在我院藥方購藥患者各100例調查其對藥學服務滿意度,其中包括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齡18~64歲,平均(42.5±2.6)歲。
1.2 方法:回顧性分析并統計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我院實施常規藥學服務管理時開具的300張處方中發生的用藥錯誤或風險事件,另隨機抽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實施藥學服務風險管理后開具的300張處方中發生的藥學錯誤或風險事件。對藥學服務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法獲取數據,調查結果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總滿意度需記錄滿意度與一般滿意度之和。
1.3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收集的計數資料通過(%)表達,在統計學軟件(SPSS17.0)中進行組間χ2檢驗,若P<0.05確認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1 開展風險管理前后藥學不良事件情況比較:常規管理模式下用藥錯誤或風險事件發生率為17.00%,風險管理模式下用藥錯誤或風險事件發生率為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開展風險管理前后藥學不良事件情況比較[n(%)]
2.2 藥學服務滿意度比較:常規管理模式下患者對藥學服務滿意度為80.00%,風險管理模式下患者對藥學服務滿意度為9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開展風險管理前后患者藥學服務滿意度比較[n(%)]
3.1 藥學服務錯誤或風險事件發生影響因素:從整體上來說藥師缺乏風險意識,在為患者提供藥學服務過程中未意識到多種風險因素對患者的危害,同時部分藥師缺乏專業藥學知識,容易發生藥物禁忌證類和藥物非適應證類給藥錯誤等事件的發生[3-5]。此外部分藥師工作態度敷衍,性格較為馬虎,缺乏細心和耐心,或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導致工作心不在焉,進而易發生藥品發放錯誤、給藥量錯誤和藥品單位錯誤等情況,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用藥安全。并且醫院缺乏藥學服務完全的管理制度,導致部分藥師的藥學服務操作缺乏規范性,進而可導致其用藥錯誤等[6]。
3.2 藥學服務的風險管理措施:首先需要對風險因素進行分析,通過調閱我院藥房管理相關文件和資料,及時記錄和統計用藥錯誤或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對其發生原因進行分析以其為依據制定風險管理方案。然后創建風險管理機制,可以在院內成立一個藥學服務管理組,定期在藥房管理中為工作人員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增強其對藥學知識的了解,使其能夠接觸到最先進最前沿的藥學管理知識強化藥師安全用藥意識以及時發現風險因素,以此降低用藥錯誤或風險事件的發生[7-8]。制定患者病歷核查制度,明確規定醫院藥師對其開具的處方進行核實,必須保證處方與患者病歷中的診斷結果一致才能用藥,同時制定完善的用藥反饋機制,及時發現用藥不良事件并上報,及時對錯誤進行糾正處理以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此外還需要制定賞罰分明的獎懲制度,針對藥師未按照核查制度進行藥學服務引發的風險事件進行嚴厲處罰,加強藥師工作責任心。然后制定預警預案制度,對藥方庫存藥品進行定期核查和登記,及時記錄即將過期藥品以及已經過期藥品,做好過期時間記錄。高危藥品的擺放和儲存應該按照相關制度進行,同時在藥品儲存處做好警示標記,避免錯誤用藥。
針對藥品調配進行規范管理,藥師需要對處方用藥的合理性進行嚴格審查,特別是有明確規定需要用藥前進行皮試類藥物,需要重點關注醫師處方中是否有標注過敏試驗內容,審核處方用藥方案與臨床診斷結果是否相符合,對處方中表明的用藥途徑和劑量進行核實,明確處方中標記的藥品劑型和給藥方法,避免重復給藥加重患者的身體負擔,針對聯合用藥處方需要對藥物之間是夠有配伍禁忌進行核查,避免用藥方案不當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
加強藥師對患者的用藥指導工作,為患者發放藥物過程中,應該按照處方醫囑以及藥品使用說明書告知患者每種藥品的名稱、藥理作用、用藥方法和劑量、可能發生的藥物不良反應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按個執行告知義務避免患者用藥不但引發風險事件,造成醫療糾紛。加強藥方藥品管理,開展藥品驗收工作時需要準確核對藥品數量、規格、保質期等信息,確保萬無一失;進行藥品擺放時需要按照容量、包裝類似的條件進行分列擺放,或根據藥品名稱擺放并做好登記,針對退回的藥品進行核查,將破損、過期或被污染的藥品及時清理掉。
加強有效溝通以降低糾紛率,藥學服務中需要藥師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藥師應該以誠懇真摯的態度,明確簡要的語言完成的表達其想要表達的內容,保證前后觀點具有一致性,在患者就診時給予其充分的關注和體貼,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詳細、明確的回答,在此過程中藥師應該保持其發言的專業性,同時保證態度和藹,避免因為表情、語氣等不當引發患者的不滿或誤解,進而造成糾紛事件。
3.3 研究結果分析:在本次研究中經過調查了解到,開展風險管理前我院藥學服務中給藥錯誤或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7%,實施風險管理后藥學服務中給藥錯誤或不良事件發生率將至5%,同時患者對藥學服務滿意度從風險管理前的80.00%上升至92.00%,充分說明了在藥學服務中開展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分析可發現,風險管理機制實施后能夠從宏觀上對組織風險進行有效控制,有效提升了藥師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預警制度的開展能夠發揮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及時扼殺風險因素避免用藥錯誤或不良事件的發生,同時藥品調配流程規范管理能夠提升患者用藥安全性,用藥指導的開展保證了患者的知情權益,能夠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以提升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醫院藥學服務中開展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用藥風險或錯誤事件發生率,這對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提升其對藥學服務滿意度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可用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