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歌
摘要:本文以新鄉市四家青少年籃球訓練營為調查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新鄉市青少年籃球訓練營的發展現狀的研究,研究了這些訓練營的基本情況、市場運作情況、教練員情況、學員情況,總結存在的問題。問題如下:訓練營的管理經營不規范:訓練營規模參差不齊,收費沒有固定的標準;領導人的能力不足,沒有明確的辦學理念;教練員的專業水平差,影響學員的技術水平的發展等。針對性地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新鄉市青少年籃球訓練營更好發展提供意見,進而使這些訓練營更好地發展,滿足各方面需求。
關鍵詞:新鄉市;籃球訓練營;青少年
引言
“青少年”是指在成長中年齡的一個階段,在我國這個年齡段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數字,啟蒙階段是7-8歲,初級基礎階段9-12歲,全面基礎階段13-17歲,早期高水平階段18-19,最高水平階段20-25歲,保持階段26-36歲,本文將青少年界定為7-19歲這個階段。
“籃球訓練營”是指以訓練籃球為主的培訓機構,以管理人員,教練員,學員為主要構成,訓練學員籃球基本技術、戰術、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為主要內容。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單位。
籃球運動作為三大球項目之一,傳入我國已有很長的歷史,籃球運動是一項對身體各方面身體素質都有一定的要求的運動,對青少年的鍛煉意義極其大,強身健體、增強體魄、鍛煉身體協調性、鍛煉孩子的合作意識,所以家長們都愿意選擇籃球這項體育項目。籃球訓練營的增加,參與的青少年就會增多,對我國發現籃球人才提供了條件,這也促進籃球訓練營的快速發展。
一、研究意義
(一)有助于規范籃球培訓市場、提高籃球培訓質量
青少年籃球訓練營是現在參加課外籃球運動的重要形式之一,因為目前青少年接觸到籃球運動只是在學校體育課上,已經無法滿足很多青少年對籃球這項運動的需要,這樣一來,現代社會就對青少年籃球訓練營提出了更高更好的要求。青少年籃球訓練營被賦予了教籃球技術和豐富青少年籃球文化的雙任務,其具有不可比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學校籃球教學的課外延伸。隨著時間的長期發展,青少年籃球訓練營出現了很多問題,為了使訓練營更好地發展,我們要克服這些問題,怎么樣改革創新青少年籃球訓練營體制,怎么樣優化訓練營的組織管理,怎么樣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怎么樣提高教練員訓練水平,怎樣促進訓練營的科學化、規范化發展。因此本論文對籃球訓練營更成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有助于帶動就業、穩定教練員的職業
青少年籃球訓練營的增加相應地使教練員的需求也在增加,從而帶來了更多的崗位,現在很多剛畢業的體育專業的學生找不到工作,他們有專業的知識,可以給訓練營帶來專業的指導和訓練方法,不光是體育專業的,訓練營也需要管理人員,銷售人員,所以籃球訓練營的快速發展可以減輕社會的就業壓力,為更多人提供崗位。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新鄉市青少年訓練營發展為研究對象,以新鄉市業余體校籃球訓練營、優體訓練營、明日之星訓練營和傳承體育訓練營為調查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根據需要,充分利用了新鄉學院圖書館,各個訓練營的公眾號或者籃球訓練營方面的貼吧。
2.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論文所研究的需要,我閱讀了很多有關的書籍和文章,根據問卷的設定要求,設計了此問卷。
3.數理統計法
對本次調查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有效地論證新鄉市青少年籃球訓練營的具體情況,以數據表格、文字描述的方式出現在論文中。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新鄉市青少年籃球訓練營的基本情況
新鄉市緊鄰鄭州,是河南省的一個地級市,在河南城市排名中是第三,經濟的發展水平在中等位置,近些年來國家的大力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政府加大了對體育產業的資金投入,增建體育基礎設施,修建各類運動場地,加大對全民健身理念的宣傳,新鄉市體育培訓業的發展比較晚,落后于發達城市,青少年籃球培訓僅有十年的發展歷史,籃球訓練營是籃球培訓業的基礎,經過走訪調查得出新鄉市的籃球訓練營并不多,在工商局注冊的僅有6家,還有沒在工商局注冊的有5家,還有不固定臨時在寒假暑假開展的訓練營,注冊過的訓練營發展規模相對較大,招收學員較多。沒有注冊的訓練營規模小,招收學員少。
(二)新鄉市青少年籃球訓練營的宣傳營銷模式
根據調查,因為新鄉市籃球訓練營個體的發展規模較小,資金鏈不健全,所以訓練營在發展中還要考慮資金投入,因此訓練營的主要宣傳模式是銷售人員發放傳單,通過微信轉發朋友圈和網絡宣傳,這樣下來投資的成本低,效益高。雖然通過電視、報紙、電臺廣播的效益更高,但是投資成本大,所以很多訓練營不會選擇這些宣傳方式。
(三)新鄉市青少年籃球訓練營的基礎設施
經過調查,在工商局注冊過的訓練營,都有屬于自己的訓練場地,那些沒有注冊過的訓練營他們的訓練場地不固定,大多是公共的體育場內,或者大學校園里。這樣一來,基礎設施差距明顯,在此次調查的四個對象里,優體訓練營的基礎設施最好,室內木地板場地,訓練輔助器械較為完善,其他三個訓練營基礎設施一般,室內塑膠場地,訓練輔助器械不完善,只有一些必備的硬件設施,總體的來說訓練營的規模小,設施簡單,不完善,這樣不利于市場規模化發展。
(四)新鄉市青少年籃球訓練營教練員情況
1.教練員的資質情況
訓練營教練員的年齡集中在20到25歲,因為這個年齡段是體育專業的大學生和非體育專業的大學生剛畢業就找工作的時間,很多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相符,或者跟自己的興趣愛好相同,報酬還不錯,所以選擇教練員這個職業。
經問卷統計得出,有效的27張問卷中,只有9人有教練員證書,高級1人、中級3人、初級5人、沒有證書的18人,具有教練員資格證書的很少,沒有教練員證書的很多,雖然有很多沒有證書的教練員,但是他們大多數都是體育專業出身,具有教師資格證。這樣可以看出來很多訓練營對教練資格證并不重視,具有相關經驗,或者對口專業即可出任教練員。
2.教練員的從業年限
根據所統計的問卷看出,教練員的從業年限都不高,教練員流動性比較大,大多數都是從業2到3年,這樣的話,教練員執教水平很難達到一定高度,學員得不到高水準的教學,長時間的積累就不利于訓練營的口碑,不利于訓練營的發展。
3.教練員的薪資待遇
新鄉市教練員的薪資高低是根據教練上課節數的多少作為重要指標,現有近百分之四十的教練員薪資在2000到3000元,百分之三十七的教練員薪資達到了3000到4000元,在教練員對薪資滿意程度上有百分之九十的教練員對自己的薪資達到基本滿意及以上。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訓練營場地資源方面的問題
很多訓練營沒有固定的場地,很多還是公共的場所,基礎設施不完善,室外場地較多,受影響的因素太多,雨雪天氣就不能訓練,而且沒有硬件的配套設施,如播放影像的多媒體,訓練器械之類的。有的訓練營租賃的別的場地,不能按照自己的訓練計劃,聽從租賃場地人員的安排,這些都是阻礙青少年籃球訓練營的問題。
2.訓練營學員方面的問題
經調查發現訓練營的男女比例性別不平衡,男性占據絕大部分,很多學員是因為家長的意愿參加的訓練營,主動性不強,沒有積極性,而且訓練營往往在周末展開訓練,這樣下來,學員掌握籃球技術的困難度大大增加。
3.教練員方面的問題
經調查發現訓練營教練員的年齡偏年輕化,不穩重,而且對于年輕的教練崗位變動比較大,不確定性太大,這樣一來教練的流動性加大了,就不能保證一定的教學質量。教練員缺少當教練的資格,大多數教練沒有資格證書,而且有些教練沒有相關的教育知識,只是有籃球愛好具有一定的籃球技術。在職教練員缺少學習培訓機會,這樣不利于學習新的訓練方法和理念。
(二)建議
1.加強崗位培訓,提高教練員訓練水平
管理者應健全教練員聘請制度,嚴格設立標準,不要讓沒有資格的人員當教練,積極尋找組織教練學習,建立教練員獎勵政策,增加教練員的福利,使教練員長期留在訓練營,教練員應主動學習書籍,學習正確的訓練方法,制定正確的學習訓練計劃,在一定的時間內,詢問家長和學員,對課堂和教練員有什么意見或者問題,讓教練員加以改正,這樣下來使教練員的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有正確、科學、高質量的教學,訓練營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才能不斷地擴大市場。
2.爭取多方面資金投入,改善訓練設施水平
訓練營的發展,是需要資金投入的,資金就是物質基礎,有了基礎才能擴大規模,才能保證需要的基礎設施和教練管理人員。資金的來源不僅是學員的學習費用或者自身的能力條件,還可以在社會上去吸引投資,拉取單位和個人的物質投資,這樣才能使訓練營的基礎條件持續提高,所以經濟是基礎,有了基礎才能在體育產業中競爭。
3.積極與專業運動學校合作
新鄉有幾所高校,高校里有體育教師,專業都有對口的籃球專業,還有專業的體校,這些資源都需要積極與對方去溝通、合作,這樣就有專業的教師來源,不要把目光就盯在新鄉這個區域,在河南有很多地方籃球水平發展較高,有專業的人才,就比如焦作,安陽,都有專業籃球人才的培訓學校。只要促成合作,就會有籃球人才給訓練營創造高質量的教學水準,吸引學員,增強口碑。
4.拓寬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
不要局限于一些低成本的宣傳渠道,宣傳是創造訓練營知名度的重要方法,提高了訓練營知名度,就會獲得生源,從而得到資金,現在網絡和媒體那么的發達,要積極地使用網絡和媒體,但是一定要根據自身特點和能力。還可以經常組織比賽交流,以此提高知名度。
參考文獻:
[1]侯少純.青少年籃球訓練的不足和對策漫談[J].當代體育科技,2013(16):42+44.
[2]孫樹勛.河南省青少年籃球俱樂部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05.
[3]王增輝.濟南市青少年業余籃球俱樂部培訓機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4]王聰.豫北地區青少年籃球培訓調查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7.
[5]林亮.四川省青少年業余籃球訓練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成都體育學院,2012.
[6]盧三妹.少兒體育培訓市場規范探討[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4):116-118.
[7]關振.南寧市青少年籃球俱樂部發展現狀調查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8.
[8]侯海波.美國競技體育體制研究[D].外交學院,2003.
[9]賴建敏,邱云娟.美國體育人才的培養模式對我國體育人才培養的啟示[J].科技信息,2007(28):231-232.
[10]閆仁清.美國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思考和啟示[J].競技天地,2015(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