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偉 王康 戴明明
摘要:隨著智能電網時代的到來和不斷發展,對我國城市電網規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智能電網下加強現代城市電網規劃和建設有助于提高供電質量水平,并滿足城市居民的用電需求。在本文研究中對智能電網下現代城市電網規劃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得出,其中還存在著智能化信息平臺建設落后、高峰期用電供應不足和地理信息系統建設落后等的問題。因此,為加強智能電網下的城市電網規劃需建設優質的信息化平臺、加強對新建城區的管理并優化地理信息系統。
關鍵詞:智能電網;現代城市;電網規劃;問題
中圖分類號:TM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20)06-0215-02
1 智能電網下現代城市電網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縱觀智能電網下現代城市電網規劃,其中還存在著許多比較常見的問題。例如,缺乏健全的智能電網信息化平臺、高峰期供電效率低下和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緩慢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智能電網下現代城市電網規劃產生諸多負面影響,需加強改進[1]。
1.1 缺乏健全的智能電網信息化平臺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推進,在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智能信息化的電網技術得到迅速發展,這對于城市信息系統的科學建設產生重要意義。但對于部分城市而言,在其信息平臺的建設中還沒有充分建立起科學的電網信息化平臺,相關的基礎設施落后,沒有全方位引進智能電網信息化技術,這直接導致城市電網建設效率的低下。
1.2 在用電高峰期出現供電不足的問題
隨著城市發展步伐的不斷推進,居民對于電力的需求量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良好趨勢。且隨著大眾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他們對于城市供電效率和質量提出比較高的要求。然而,從智能電網背景下我國城市電網規劃的實際情況來看,其中存在著供電不足的問題[2]。特別是在高峰期如中午11點到12點、夜間7點到8點等的時間范圍內,城市電網的供電效率比較低。這主要體現在大功率用電器不能科學運行、低功率用電器運行效率低下等方面。現如今,在各類工廠、大功率用電設備等的不斷發展下,在城市的用電高峰期出現供電可靠性不強的問題,甚至會引起供電結構障礙,給廣大居民的正常用電生活帶來許多潛在性的影響和威脅。
1.3 智能電網的地理信息系統建設落后
隨著智能化電網建設步伐的不斷推進和加快,在我國沿海城市電網規劃過程中已經引進地理信息系統。這是因為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充分發揮城市電網的重要功能,且可以對城市的地理信息進行科學規劃,從而可以在最大化程度上促進智能化電網建設質量的提升。然而通過對當前智能化背景下我國城市電網規劃問題的研究得出,其中的信息安全缺乏強而有力的優質保障,對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比較緩慢,這對現代城市智能電網規劃受到不利影響。例如,在城市電網規劃過程中,沒有對地理信息落實全方位規劃,對于各個網點、變電站等的地理信息規劃缺乏明確目標,從而直接影響到智能電網功能的科學實現,這需要各個城市地區加強嚴格的管理。
2 智能電網下現代城市電網規劃問題的對策
為促進智能電網下的現代城市電網規劃需建立科學的智能化電網信息平臺、加強對新建城區的科學管理和電網規劃,并進一步優化地理信息系統。
2.1 建設科學的智能電網信息化平臺
隨著城鎮化發展的不斷推進,各個地區對于土地資源的需求量比較大。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對于城市變電站、電力線路等建設需要付出更多的經濟成本。針對智能電網下的城市電網規劃和建設需加強智能化電網信息平臺,例如,在我國各個城市地區可以建立起完善的智能化電網信息系統,在對土地資源進行統籌兼顧和科學優化的背景下,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經驗,對智能化電網信息平臺進行建設。在城市變電站、網點等的建設過程中引進智能化信息平臺和相關技術,對目前的智能電網平臺進行科學改造。眾所周知,智能化電網信息平臺的建設可以更為廣泛地采集各種電力信息,并對這些電力信息進行整合和優化,從而為城市電網規劃和科學建設提供優質條件。智能電網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需要充分整合城市地區的變電站與各種網點,且需加強對特定區域內部電力信息的動態監測和控制。因此,建設科學和完善的智能電網信息化平臺,將成為智能電網下我國城市電網規劃的重要課題。
2.2 對新建城區進行電網建設規劃
關于目前城市高峰期供電質量低下的問題,城市供電管理部門也要給予科學和嚴格的管理。通過探究得出,那些在高峰期出現供電不足的城市地區大多屬于新建城區,其還缺乏科學的電網規劃和建設。對于這種情況,可充分發揮政府的重要管理功能。例如,在智能電網下的城市電網規劃中加強對新開發城區的管理,對新建城區進行科學的電網設計與規劃,對其他電網規劃水平比較高的城市區域進行分析,并充分吸取教訓和借鑒經驗,科學規劃城市電網。如可以對城市變電站進行統籌規劃,在站點用地、電力走廊等的建設中,需要全方位覆蓋新建城區,這可以促進新建城區高峰期供電質量的提升。為有效解決城市電網規劃過程中存在著的上述問題,需要我國各個地區加強對新城區的管理,樹立科學和準確定位的理念。結合城區的基礎資料來規劃功能區域,對變電站、相應地質等進行科學評價和分析,并結合當下的電網運行狀況,明確每個變電站電源接入點和電力線路走廊。對于這些站點的科學規劃,需要在新建城區的特定地理位置內部標記出相應的站點走廊,讓電網規劃和城市規劃實現同步的發展和進步,并滿足高峰期城市居民的用電需求,對助推城市智能化電網建設產生重要意義。
2.3 優化地理信息系統設備
在目前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電網建設和規劃中已經引進地理信息系統,對于城市電網的規劃和改造來說,也需要地理信息系統的參與。城市電網規劃已成為我國電力建設的核心店,將地理信息系統(GIS)應用于城市電網規劃過程中可以充分掌握電網的地理特征,這是因為電網地理呈現出網絡節點復雜、電網線路設備種類多、負荷量大、網絡運行復雜等的問題,如果繼續采取傳統的人工管理方法將很難滿足城市電網規劃需求。所以,在當的城市電網規劃過程中需建立起科學的地理信息采集系統。例如,SFP-GIS作為一種常見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其可以對各種電力數據的采集、查詢、存儲和分析。為有效提升電網規劃線路和運行水平,必須要建立起科學的電網實時監控系統(SCADA)、用電營銷系統、管理信息系統(MIS)進行聯網,實現信息共享。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不斷推進和加快,在城市電網建設過程中需要密切結合智能電網特征。對于智能電網下的城市電網規劃工作而言,其錯綜復雜,且存在著許多的不確定性,非線性和多目標性比較突出。加強對電網的整體性規劃和設計,并促進城市智能電網建設質量的提升。需建立起科學的智能電網信息化平臺、加強對新建城區的科學規劃、并引進地理信息系統。
參考文獻
[1] 張劍峰.基于智能電網的現代城市電網規劃分析[J].通訊世界,2019,26(12):234-235.
[2] 高慧.智能電網背景下的現代城市電網規劃[J].中國新通信,2019,21(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