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國杭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新聞報道中,新媒體以多種方式快速傳遞信息,成為重要的宣傳形式。國家的融媒體發展戰略要求在年底前基本完成融媒體改革,傳統媒體要以系統思維、互聯網思維和新發展的思維來重新審視定位,扎實推進融媒體工作。
【關鍵詞】融媒體;5G;系統思維;互聯網思維;新發展思維
國家的融媒體發展戰略已經進入深入實施的階段,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報道中,新媒體以多種呈現方式快速靈活地傳播信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除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外,微信、微博、第三方平臺、客戶端等新媒體成為新聞報道最主要的形式,凸顯了新媒體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強大的生命力。推動融媒體這項前所未有的全新工作快速發展,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要求傳統媒體向融媒體轉型過程中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以系統思維、互聯網思維和新發展的思維來重新審視定位這項工作。了解融媒體平臺組織結構和運行規律,掌握各種呈現方式的基本技能,在新的媒體生態環境中發揮效能,增強輿論引導能力,提高服務社會水平。
一、系統思維方法是融媒體的主要特征,是融媒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全國范圍內陸續建成的融媒體平臺基本是以省級平臺為中心,與市、縣兩級融媒體中心組成的全省互聯互通的媒體系統。市、縣級融媒體中心依托云計算、大數據技術,以移動優先發展,對標5G技術,實現媒體宣傳和服務功能。市、縣級融媒體中心一般是利用省級技術平臺的資源和服務,制作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數字雜志、數字報紙等新聞信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微博、微信、客戶端、網站等形式提供給用戶。完成為媒體服務、黨建服務、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增值服務等業務的平臺。涵蓋時政、綜藝、財經、科技、音樂、體育、文娛、教育、旅游、三農等各種內容。
融媒體還可制作含有應急信息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通過廣播、電視、新媒體、大喇叭等渠道進行發布。應急廣播的功能在疫情突發的四川和山東等省的農村已經發揮了作用。
融媒體有很多實用的細分功能。按照“媒體+”的發展戰略,實現融媒體十黨建服務,融媒體+政務服務、融媒體+社會服務等一系列的功能。僅政務服務的功能就包括為智慧政務提供信息發布、政務公開、政務辦理、服務評價、建言資政等。一個政務辦理界面可為個人提供戶政、交通違法、證件辦理、出入境、公積金、納稅繳費、婚姻登記、福利救助等接入業務。建言資政可以音視頻直播、點播及圖文等形式展現當地廣播電視臺的黨風政風熱線節目,以問卷調查、滿意度調查、民意征集等形式提供調查業務。提供用戶與主管部門線上交流互動業務。
由此可以看到,市、縣級的融媒體平臺不僅有新聞宣傳功能,還是包含涉及政務、民生一系列服務功能的一個復雜的媒體系統。這就要求以系統思維的方式來思考、判斷、處理問題。系統論的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貝塔朗菲在《一般系統論:基礎、發展與應用》中強調,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不是各個部分的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系統的整體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性質。要素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市、縣融媒體平臺是全省融媒體平臺中的一個子系統,每個融媒體中心的各種功能模塊也是一個系統中的要素。就像大型舞蹈,每個舞者的舞步不盡相同,但要統籌兼顧相互協調。用傳統的線性思維就不能駕馭這個網狀宣傳系統的運行。融媒體平臺是靈活機動的工作平臺,各種新聞資源在平臺內共享、各種媒體互相聯通、各種服務互相支撐,高效的工作和傳播效果是融媒體的主要特點。媒體從業者和管理者要以系統的思維為出發點,統籌兼顧,通盤考量,這也是系統思維的落腳點。
二、共享的思維是融媒體發揮傳播效能的實現途徑
堅持共享發展是五大發展理念的基本要求。融媒體平臺搭建了大家參與、大家盡力、大家共享的公共服務平臺,只有打破地域、時空和本位主義的界限,才能減少重復做無用功,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公共服務構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這次疫情期間省市縣三級應對疫情指揮部都發布了數:量較多的公告信息,這些公告對轄區內具有指導和約束作用。傳統媒體的做法是重復制作發布上一級的公告信息。廣播媒體要由播音員播出來,電視媒體要配音畫,報紙媒體還要印刷刊登。在融媒體已經發揮作用的當下,一次發布全網受益變成可能,轉發也變得十分容易。省、市、縣各級融媒體中心只要分別勾選全轄區可見即可實現。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在實際工作中又替代了文件的作用。秒到位更是傳播速度一大亮點。
在平等溝通基礎上建立的交流、互動、共享的機制是融媒體平臺良性工作的基本前提。融媒體平臺是以省級平臺為中心,市、縣兩級融媒體端口接入的媒體網絡。由傳統媒體主導建設的省級融媒體平臺可能會出現省級平臺獨大的局面。網絡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大數據開發權、使用權、擁有權,可能相對集中到省級平臺,給市縣級的融媒體平臺自主選擇空間小。這樣就不利于在溝通交流中共享資源,會導致浪費基層人力物力財力“另起爐灶”,這就會嚴重限制市縣級融媒體的發展步伐。
建設省級技術平臺除了牢固樹立導向意識,掌握風險控制能力之外,要給市縣級平臺設計更豐富的選擇模塊,方便各種技術平臺安全接入。融媒體平臺大數據、網絡、終端用戶資源的整合共享,能從根本上解決基層媒體單打獨斗散兵游勇的局面,能有效提高融媒體的新聞宣傳和服務能力。
共享不能坐享其成。系統內各融媒體中心都生產新聞產品供大家共享,這是融媒體平臺發揮效能的動力。基層融媒體中心應整合當地媒體資源,集中原創力量,創作出更多的接地氣、能反映地方特色的新聞作品,把新聞宣傳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做好做實。這樣才能積累更多的新聞資源,提高基層媒體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
三、新發展思維是用前瞻性的眼光構建融媒體,使中長期的發展戰略都在料學合理的規劃之中
新發展的思維是系統思維的延伸,是以全新的發展眼光規劃融媒體的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緊緊把握國家數字經濟的宏觀走勢,強化智慧化發展高度自覺,努力將傳統媒體自身發展融入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用前瞻性的眼光規劃構建融媒體的發展方向,在基礎設施建設中要預留發展空間,能匹配技術升級,提升效能。在軟實力上要加快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跟上融媒體的快速發展步伐。
媒體建設要留下未來的發展空間,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將5G技術、智慧媒體、VR、物聯網等最新成果引入到融媒體平臺,保持平臺技術領先,實現內容跨網、跨屏、跨業態互動傳播的格局。隨著5G在全國的快速布網,移動客戶端已經成為媒體消費的主力軍。VR成為新的通用技術平臺后,傳播形態會發生質的改變。IPv6的使用,不僅能解決網絡地址資源數量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多種接入設備連入互聯網的技術障礙。IT技術的快速發展遠超過一年一個臺階的水平。曾經不可想象的智慧媒體已經實現了對熱點資訊的發現挖掘,對各類信息自動抓取、智能分析、分類檢索查詢、發布跟蹤與反饋都變成了現實。
融媒體按照移動優先的原則,利用移動傳播技術,形成了渠道豐富、覆蓋廣泛、傳播有效、可管可控的移動傳播矩陣,服務功能十分強大。按照“媒體+”的理念,媒體+政務、媒體+服務、媒體十娛樂等業務相結合,服務水平將會不斷提高,服務范圍將會進一步拓寬,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會在融媒體平臺上不斷發生。
傳播形態上除了傳統媒體的表現方式外,新媒體衍生出了短視頻、圖文、H5等新的表現方式,這就要求適應融媒體發展的需要,打破傳統思維模式,適應新媒體的宣傳形態,作出不同形態的作品。一個題材能以多種形態迅速傳播,能通過融媒體的平臺進行二次傳播,已經成為現實。人的因素是融媒體發展的關鍵因素,學習掌握音頻、視頻、圖片編輯制作技能以及文字綜合能力已經是基本的要求。不能讓融媒體帶來的機遇成為新的羈絆,不能讓融媒體平臺成為阿喀琉斯之踵。
習近平指出,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7.25億,音頻用戶達3.01億。隨著小屏化、智能化特征更加明顯,將再次迎來融媒體用戶突破性發展。在新的發展機遇面前,以系統思維、互聯網思維和新發展的思維來審視定位這項工作,融媒體以全媒體方式讓新聞宣傳和相關服務進入千家萬戶的各類終端,還會占領引導輿論的高地。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J].求是,2019-03.
[2]貝塔朗菲.一般系統論:基礎、發展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7.
[3]李紅.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實現角色轉變[N].四川經濟日報,2019年12月11日.
【作者簡介】金文中,綏化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部主任,主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