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
【摘要】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作為電視行業發展的支柱,需要全面提升自己,才能夠在綜合工作當中強化自身的工作能力,并且體現其整體優勢。在信息化發展越發迅速的當下,廣播電視編輯工作的開展需要以責任意識的體現作為核心,這樣才能夠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達到受眾的基本需求。文章主要通過分析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應該具備的責任意識,對提高其責任意識的途徑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責任意識
我國廣播電視臺的發展經歷了較長的時間,雖然一直以來其對于新聞編輯的要求較高,但還是沒有達到綜合的工作要求。部分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缺乏責任意識,沒有注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導致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達不到綜合效用。因此,需要以提高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的責任意識為主,使其在實際工作當中能夠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提高新聞信息的可靠性。
一、廣播電視臺編輯應具備的責任意識
(一)政治責任意識
廣播電視新聞內容需要面向群眾,甚至還需要對相關的國家政策及重大消息進行傳播。新聞編輯人員在整合有關的信息時,就需要具備較強的政治責任意識,針對黨和政府的工作情況與進程等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引導正確的群眾輿論。政治責任意識的體現要求廣播電視臺編輯在選取及制作稿件的過程中對國家時事進行了解,具備較強的愛國意識,還需要對區域政府開展相關項目的推進速度進行了解。同時,其還需要對民眾的合理訴求進行分析,使得廣播電視臺能夠成為民眾與政府溝通交流的橋梁。
(二)職業責任意識
廣播電視臺在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對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進行考察,主要目的是讓工作人員按照有關的規定完成工作任務,避免產生相關的問題。編輯人員在責任意識方面需要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讓高質量的廣播節目能夠呈現在大眾面前。職業責任意識的體現要求工作人員正確把握新聞傳播的方向,需要在與新聞相關的各個方面做出正確的導向,向人們傳遞正確的價值觀,體現廣播電視臺編輯的價值。職業責任意識的體現還在于編輯人員需要合理選材,對于其需要報道的內容合理篩選,在實際報道的過程中則需要避免假大空,而是需要在較大程度上貼近群眾的需求。
(三)社會責任意識
社會責任意識的體現主要是電視臺編輯工作的開展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眾輿論方向。廣播電視臺編輯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這要求編輯人員具備正確的是非觀念,明確電視臺節目的價值取向,保證節目在播出之后能夠給予群眾正確的引導。其在編輯新聞內容時,肩負著傳播社會文化及推動文明建設的責任,不能代入強烈的個人色彩。所以,社會責任意識的體現對于編輯人員的要求較高,其需要在方方面面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為我國當代社會的綜合發展提供推動力。
二、提高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責任意識的途徑
(一)提高選題準確性
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在工作當中需要提高選題的準確性,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編輯人員要明確新聞內容選題準確性對于整體工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需要結合我國的民生變化對選題進行調整。在新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受眾對于新聞的關注已經不限于衣食住行,更多的是與社會發展相關的內容,甚至還有軍事及政治方面的報道。在提高編輯人員的責任意識時,需要了解受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站在不同的立場分析事件,促使受眾在了解新聞內容時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在選題的過程中,編輯人員要對不同類型的選題進行分類探討,明確其可能產生的輿論形式,進而選擇出符合廣播電視臺發展的正確題材。
(二)擁有正確的是非觀念
是非觀念的具備對于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的開展尤為重要,也是編輯人員責任心的重要體現。編輯人員在制作每一期電視節目時,需要保證內容具有社會輿論性及導向性等,這樣才能夠通過其發揮自身的價值。新聞內容都可以讓受眾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發表觀點及言論,這些言論的產生對于社會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影響受眾的情感。因此,廣播電視臺編輯人員需要擁有正確的是非觀念,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新聞事件。在制作節目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自身的評價及態度,對于有爭議的話題需要在報道之前進行客觀分析,謹言慎行,不能隨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否則存在刻意引導社會輿論的嫌疑。廣播電視臺編輯人員在工作當中需要盡量還原事件的真實性,將編輯工作當做錦上添花,讓人們能夠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了解新聞內容,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
(三)保證內容事實的統一性
很多新聞編輯人員在工作當中涉及的內容不僅是我國的相關民生事件及政治立場等,甚至還會報道外國的有關事件,這就需要保證內容事實的統一性。很多受眾在了解國外的局勢時,缺乏相關的渠道,只能以廣播電視臺的報道作為標準。因此,編輯人員在掌握相關信息時,需要對國內國外的相關事件動態進行了解,特別是在報道重大事件時,要有事實依據,避免事件內容存在錯誤。其自身責任感的體現還在于編輯人員需要參與社會調查,通過走訪了解人們的實際生活,能夠將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反映在新聞報道當中,讓受眾在收聽觀看新聞廣播時能夠產生共鳴。內容事實的統一性要求編輯人員合理規劃編輯形式,以人們的綜合利益為主,提高節目的真實性。
(四)把握新聞發展主流方向
任何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體現其發展方向,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就需要把握新聞發展的主流方向,促使其在工作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在這個行業的長遠發展當中體現自身的價值。廣播電視臺編輯需要在新時期發展的過程中打破傳統的行業規則,突破自身的思維能力,在獲取新聞信息時,最大程度地體現新聞的價值。對于編輯工作的開展來說,還是需要保證內部結構的完整性,因此電視臺管理層需要對編輯人員的業務能力進行分析,保證其在工作當中可以緊跟行業發展方向,提高其職業素養。在把握住新聞發展主流方向之后,編輯人員就能夠更好地制作新聞,強化責任感培養效用。
(五)提高新聞節目創新性
新聞節目創新是新媒體及融媒體發展的基本需求,在提高編輯人員的責任感時,需要提高新聞節目的創新性,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受眾了解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內容時,其會逐漸熟悉廣播電視臺的編輯形式,長此以往,難免產生審美疲勞。因此,編輯人員需要適時創新,在工作當中提高發散性思維,在編輯節目的過程中促使整體節目表現更加新穎,能夠達到不同類型受眾的需求。在開展新聞報道時,還需要保證節目氛圍具有輕松、活潑的特點,拉近節目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提高吸引力。這種創新形式能夠讓編輯人員更加注重受眾的需求,對于其責任感體現也是一種可行性方式。
結語
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人員在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時,需要以受眾的需求作為核心,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其在開展節目編輯時,要具備較強的職業責任感及社會責任感,同時強化政治素養,推動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的開展,為電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闞國秋.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J].科技傳播,2019(11).
[2]夏俊,融媒體時代下如何培養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J].傳播力研究,2019(4).
[3]關馨.隋東卿,新時期廣播電臺編輯責任意識探討[J].傳播力研究,2018(11):204-205.
[4]和麗瓊.融媒體時代下如何培養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J].傳播力研究,2018(26).
[5]張阿妮.簡析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責任意識[J].西部廣播電視,2018(03):167-168.
[6]宋敏.電視新聞編輯在新媒體時代下的創新路徑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