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崔祥翠 王富榮
【摘要】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之后,嚴抓教學秩序,打造“金課”、淘汰“水課”成為轉型中的應用型地方高校的重要共識。隨著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教學質量管理工作需要在加強課堂教學常規管理、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等方面開展一系列的探索。
【關鍵詞】應用型地方高校? 教學質量? 路徑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教學管理工作通過整合內部教學資源、協調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做好教學質量保障工作,確保課堂教學效果。
一、教學質量管理的影響因素
教學質量是指學生獲得的知識、能力、素質,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程度,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有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學管理質量等多方因素。教學質量管理是為實現學校的培養目標,通過對教學活動的教與學以及教學管理活動與進行合理的調度,對教學過程中的環節進行有成效的調控。
二、應用型地方高校教學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建設應用型高校成為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教學質量管理在如何適應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的變化的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
1.地方應用型高校的教學質量保障模式與“雙一流”高校區分度低,沒有體現出特色。當下對高校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的呼聲越來越強,統一的質量保障體系不能完全適用于各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針對學生訓練目標的變化決定了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變化,同時觸發了教學管理方法的變化。如何建立符合應用型大學定位的質量管理體系,是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2.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教師在變,學生在變,教學關系也在隨之變化。從簡化的多元化教學質量管理,原在課堂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突破課堂教學和學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是相去甚遠應用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從評價結果加強過程等,這些變化給教學管理質量帶來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3.教學的評價缺乏系統性,不能整體反映教學工作。從教師角度看,存在對評價主體的質疑,對評價標準的質疑,對評價客觀性的質疑,對評價應用的質疑。從學生角度看,評估指標設置不合理,評估結果不公開透明,評估對學生沒有用處,要求學生評估造成學生應付。評估沒有根據教學實際設計,評估注重共性而忽視個性,世界變了而教學和評估沒變。
三、應用型地方高校教學質量管理改進路徑探究
應用型高校的教學質量管理面臨著現實問題,轉變教學質量管理理念已經提上日程。
1.高校課堂不僅要提高“到課率”“抬頭率”,更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獲得感”,完善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鼓勵以發現和探索為中心的教學,系統改進教與學的模式。引導青年教師以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側重對實踐類課程的研究。應用型高校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決定了高校與企業、課堂與實際必須緊密結合,改變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形態,教學活動從教室走向實習實訓基地,教學形態應突出多樣性。
2.創新教學督導工作模式,加強督導工作內涵建設,提高工作水平與質量。高校教學督導的職責應該是 “督”與“導”并重,加強教學檢查力度,準確掌握教師的實際教學情況,聽取學生反饋意見,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好對青年教師的引領與指導,進課堂不只是找問題,重要的是為了幫助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了解教師對課程的理解、教學理念、方法和想法,加強對教師進行單獨指導和幫扶,分析問題找出原因,提出相應建議。加強對優秀青年教師授課經驗的總結宣傳,發現問題,同時要發現好的課程、好的教學、好的教師。
3.制定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建立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評估形式,開展師生自評,同行互評,師生互評,督導評價,外部專家評價,用人單位評價,學生家長評價。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包括問卷調查法、師生座談會、學院領導約談、現場聽課、教師技能大賽、教學檢查等,督評合一是國內外高等教育評估發展的大勢所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專業認證和教學評估為抓手,以規范教學管理、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構建特色的應用型地方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形成科學、合理、有效綜合教學評價報告,評估結果的應用用于學生選課,用于教學改進,用于教師評價。
4.創新教學質量管理理念,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能夠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線上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對教學狀況和質量的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學過程。樹立全員全過程管理的思想,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是教學質量管理的主體,應積極參與教學質量管理活動。教學質量管理部門應及時掌握各環節的質量信息,進行統一的分析和處理,促進過程管理的協調,加強質量信息的交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的過程中,教學質量管理工作也必須與時俱進。,適應人才培養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聯網 + 、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必須促進教師發展,服務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做好頂層設計、優化工作流程,使得教學質量管理工作規范快捷、科學有效,為打造一流“金課”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袁占亭.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應發揮聚合效應[J].中國高等教育,2019 (06).
[2]張文法.基于OBE理念的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文教資料,2019(01) .
[3]付振桐.淺議高校課堂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質量影響[J].文教資料,2019(04).
[4]卞鈺.應用型高校教學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4).
作者簡介:張倩(1986-),女,漢族,山東淄博人,講師,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