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 要】 目的:淺析促宮頸成熟球囊引產下對產婦分娩及新生兒結局的醫學價值。方法: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將本科收治的足月并具備引產指征的初產婦71例納入本次研究中,采用隨分原則進行分組。一組施以小劑量催產素方式引產,共計35例,取名對照組;另一組施以促宮頸成熟球囊方式引產,共計36例,取名球囊組。對比兩組產婦的宮頸成熟、分娩及新生兒結局情況。結果:球囊組在宮頸成熟情況、分娩及新生兒結局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促宮頸成熟球囊引產下,產婦宮頸成熟度更佳,利于后續分娩,新生兒結局可,綜合引產效果優。
【關鍵詞】 促宮頸成熟球囊;引產;分娩;新生兒結局
足月引產是指利用人工促產手段,終止孕婦繼續妊娠。足月引產存在的意義是為避免某些因素下所致的繼續妊娠而給孕婦及新生兒帶來的負面影響[1]。常見的引產手段有剖宮產,然而為避免剖宮產所致并發癥,促進胎兒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現代醫學推薦以人工引產終止妊娠期。引產實施可行性的衡量標準中,宮頸成熟度是一項重要指標。既往多采用催產素行小劑量下靜脈滴注以促宮頸成熟,但結合臨床觀察,其療效難令人滿意。伴隨現代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婦產領域相關研究的不斷開拓,有學者提出[2],促宮頸成熟球囊擴張可實現較佳的宮頸成熟促進作用。對此,本文以促宮頸成熟球囊引產作主要觀察對象,探討其引產療效及對產婦分娩與新生兒結局的影響,請下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將71例本院住院待產并具備引產指征的足月初產婦納入本次研究中,隨機進行分組,一組施以小劑量催產素方式引產,共計35例,為對照組,年齡20~38歲,平均(28.62±4.83)歲,孕周36~42周,平均(38.52±3.34)周;另一組施以促宮頸成熟球囊方式引產,共計36例,為球囊組,年齡21~40歲,平均(28.84±4.51)歲,孕周36~42周,平均(38.47±3.42)周。兩組產婦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基線資料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小劑量催產素方式引產,具體見下:取催產素2.5u,并與0.9%的氯化鈉溶液500mL充分混勻后,以靜脈滴注的給藥方式進行小劑量催產素引產。滴注速率以約8滴/min為宜,后根據產婦自身情況予以適當彈性調節。
球囊組施以促宮頸成熟球囊方式引產,具體見下:借助窺器將產婦宮頸充分暴露,并于宮頸管內置入促宮頸成熟球囊導管,導管朝外緩慢拉直下行適溫下的0.9%的氯化鈉溶液灌注,使球囊充分充盈,并可與宮頸內口緊密貼合。當宮頸陰道球囊處于宮頸外口下,以0.9%的氯化鈉溶液注入,并撤下窺器,將導管固定于產婦大腿內側,并4h/次監聽胎心。當球囊自行脫落后,檢查陰道,若球囊無脫落現象,12h后將球囊人工取出,予以宮頸成熟者人工破膜,觀察1h,如無規律宮縮,胎監正常情況下,可行小劑量催產素引產。
1.3 觀察指標
對比對照組與球囊組的宮頸成熟、分娩及新生兒情況。其中宮頸成熟情況依照Bishop宮頸成熟度評分標準進行評估[3],滿分13分,宮頸成熟度與分值正相關,評分提高超3分記顯效,超2分記有效,提高低于2分記無效。
同時采用Apgar評分評估新生兒情況,加以對比觀測誘發臨產時間、總產程、產后出血、剖宮產及胎兒窘迫各項參數。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 18.0行統計學操作,計數、計量資料分別行χ2及t檢驗,以%及(±s)表示,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宮頸成熟情況對比
球囊組宮頸成熟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分娩及新生兒情況對比
球囊組在誘發臨產時間、產后出血及剖宮產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而在Apgar評分、總產程及胎兒窘迫例數方面,兩組具備一定一致性,差異不顯著。綜合評估下,球囊組產婦分娩及新生兒情況優于對照組。見表2。
3 討論
臨床產婦妊娠階段常伴隨有一系列妊娠期合并癥,諸如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甚至合并心臟病者。臨床觀察發現,產婦妊娠期間合并心臟病是致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而更為常見的高血壓合并癥,更對產婦未來的分娩階段造成不利影響,致產婦分娩過程中心功能障礙,為臨床分娩的工作展開增添難度,一定幾率導致產婦圍產期死亡發生[4]。因此,產前診斷發現有危險合并癥,應及時予以人工妊娠期終止,以預防上述危險圍產期風險事件發生。
引產實施可行性的衡量標準中,宮頸成熟度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結合本文研究結果,球囊組在宮頸成熟情況、分娩及新生兒結局方面均優于對照組。究其原因,傳統的促宮頸成熟手段為催產素靜注,通過促進子宮收縮實現促宮頸成熟目的。然而其直接作用受體是子宮,宮頸成熟促進效果難令人滿意。同時,長時間靜注下新生兒易宮內缺氧,不利預后。而促宮頸成熟球囊介入屬無創機械擴張手段,較之催產素安全性更好,可實現宮頸擴張,同時可促內源性前列腺素釋放,利于宮頸成熟。該手段下產婦活動性佳,避免子宮過度刺激下的強直收縮,促引產療效佳[5]。
綜上,促宮頸成熟球囊引產下,產婦宮頸成熟度更佳,利于后續分娩,新生兒結局可,綜合引產效果優。
參考文獻
[1] 王治榮,公丕軍.促宮頸成熟球囊引產療效及對分娩與新生兒結局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9):2772-2774.
[2] 田聰聰.促宮頸成熟球囊引產療效及對分娩與新生兒結局的影響分析[J].飲食保健,2018,05(09):47-48.
[3] 張海花,馮海嫦,黎麗嫦,等.子宮頸擴張球囊促宮頸成熟對產婦宮頸Bishop評分、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17,41(12):1170-1172.
[4] 秦燕君.子宮頸擴張球囊促宮頸成熟和引產的臨床療效[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8,26(10):916-918,922.
[5] 仇瓊花.探討宮頸擴張球囊促宮頸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0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