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芝
摘 要: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主要職責,而面對幼兒,教師還需要發揮自身綜合素質,提升人格魅力,更好地和幼兒融洽相處,拉近與幼兒之間的關系,陪伴幼兒健康成長,因此,幼兒教師會面臨較大的職業壓力和心理壓力,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素質,學會感恩,才能真正收獲幸福,提升自身職業幸福感。本文通過了解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相關內容,著重探究幼兒教師獲得職業幸福感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感恩 幼兒教師 職業幸福感具 體途徑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筆者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日常進行教學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突發情況,但也收獲了巨大的幸福感,這是在日常點點滴滴中獲得的,也是幼兒在與教師拉近關系之后,給予教師極為真誠的反饋。
一、淺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
隨著我國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幼兒教師教育以及教師職業幸福感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重點話題。作為人生的啟蒙教育,幼兒教育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后續的成長與學習,而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也會直接影響到其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因此,應當重視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使其能夠在完成教育工作過程中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才能使幼兒教師更好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除了社會的認可、家長的體諒與政府方面的支持之外,幼兒教師若想要獲得職業幸福感,從根本上而言還需要重視自身的心理狀況調節與成長。[1]
二、幼兒教師獲得職業幸福感的具體途徑
1.給予幼兒關愛尊重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對幼兒充滿愛與關懷、尊重幼兒是應當完成的首要任務,幼兒教師需要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歡與幼兒相處,同時擁有較為強大的耐心和意志力,不害怕辛苦勞累或是枯燥無聊,在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能夠從他們身上發掘到優點與閃光點。幼兒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幼兒走出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積極和其他同學朋友進行交流,使他們能夠更有勇氣探索這個未知世界。記得在剛剛成為一名幼兒教師時,因為還是新人教師,所以在工作方面可能會存在一些適應期,會導致一些幼兒的小心思被忽視,雖然筆者想要一視同仁,有教無類,但還是會有粗心大意的時候。在一次玩游戲過程中,筆者發現一個很安靜的孩子,幾乎沒有在與他人交流玩耍的過程中開口說話,這個時候筆者才認識到自己好像從來沒有注意到過這個幼兒。在接下來幾天中,筆者才發現這個幼兒是因為非常的內向,不怎么了解應該如何和對方說話,所以才會選擇不說話。因此,在課余時間,筆者會經常和他一起閱讀故事書,玩一些簡單的小游戲,鼓勵他恢復自信心,并且帶領他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在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后,這個安靜的孩子終于學會了主動交朋友,而且也越來越開朗。這是筆者第一次感受到幸福感,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義,同時也為之后的工作帶來了更為堅定的目標基礎。
2.從幼兒視角看世界
在與幼兒日常相處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注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也許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有些無聊有些乏味,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以幼兒的視角看待卻充滿了吸引力和新奇感,哪怕只是一條簡簡單單的毛線繩,幼兒們也可以拿在手里玩很久。因此,在陪伴幼兒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對于幼兒心理相關內容的研究和摸索,利用幼兒的思維方式,對整個世界進行研究。我們知道,幼兒時期其想象力非常具有創造性,我們應當緊緊抓住這個機會,使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培養。[2]以筆者為例,在進行教育過程中,筆者會為幼兒舉一些例子:例如森林里有三只小兔子,被獵人抓走了一只,那么還剩幾只?當問到這個問題時,很多幼兒并沒有關注到被抓走了一只之后,森林里還有幾只兔子,而是關注兔子那么可愛,為什么獵人要把他們抓走。這個時候筆者才突然意識到,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我與幼兒看到的角度不同。因此,在后續講課時,筆者會挑選一些合適的案例,使幼兒能夠更為健康快樂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發現自己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也會以更為友好的態度面對生活,能夠更加強烈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因為我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很多別人也許無法發現的幸福小事。
3.正確對待幼兒失誤
兒童年紀較小,生活經驗不足,學習閱歷較為淺薄,因此在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各類失誤,面對這些有意或無意造成的失誤問題,教師應當積極擺正自己的心態,以不傷害兒童自信心為前提對其進行教育,使幼兒能夠更好地認知事物。例如在日常工作過程中,筆者發現一些幼兒在選擇時會出現猶豫,不知道該如何作出選擇,這時筆者會鼓勵他們大膽地去選擇,哪怕會出現錯誤,只要及時改正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筆者也會引導發現幼兒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幼兒也會更加鼓起勇氣解決自己提出的各類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會對其進行適當引導,看著幼兒們滿足的笑臉,筆者心中也非常的幸福。
4.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作為一個需要長時間堅持的工作,學生教育需要不斷更新不斷積累,教師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下幼兒教育工作的實際需求。教師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一些合適的緩解心理壓力的方式,以保證能夠始終以積極、向上、健康的態度面對幼兒。幼兒教師需要重視自己的榜樣作用,真正做到尊重幼兒、愛護幼兒,才能獲得幼兒的愛,才能使幼兒在與自身相處過程中更加幸福地接受教師教育,并主動接受教師在失誤方面的指證。只有這樣,幼兒與教師之間才能拉近關系,互相幫助、互相成長,不斷促進自身能力的提升,使教師能夠更好地獲得職業幸福感。[3]
結語
根據文中內容可知,幼兒教育工作本身有較多的特殊之處,在幼兒成長發育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成年人不能理解的想法或行為,因此,在日常完成工作時,教師需要保證自己擁有較高的耐心、責任心,培養自己敏感的特質,善于捕捉幼兒的異常,從而更好地應對發生的各種情況。物質方面的滿足雖然能夠使幼兒教師獲得一定的職業幸福感,但更多的幸福感則是來自于兒童回報給教師的誠摯的愛與微笑,這也是人生中難得的寶貴經歷。
參考文獻
[1]張馨予,高崇,黃莎莎.新時期幼兒教師自主性發展問題及解決策略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04):68-72.
[2]孫曉慧,唐夢靈,栗玲.西部貧困地區轉崗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缺失原因與提升路徑探析[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06):61-67.
[3]楊淑麗.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獲得的策略研究——來自華德福教師的啟示[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2):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