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亮 冷春立
摘 要:我國要實現建設和諧文化的目標,則必須要認識到弘揚和傳承民族藝術是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途徑。而民間舞蹈是民族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征。若要讓民間舞蹈藝術始終煥發其獨特的魅力,并發揮民間舞蹈文化對人的積極引導作用、教育作用,我們必須要承擔起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這一重要責任,努力推進以烏蘭牧騎舞蹈為典型代表的民間舞蹈文化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民族藝術 舞蹈文化 和諧文化 烏蘭牧騎舞蹈
中圖分類號:G1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為了推進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國內各地區成立了弘揚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工作隊,他們可以說是繁榮民族文化藝術事業的主力軍。在近幾十年來,國內成立了許多個以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核心任務的綜合性基層文化事業機構,他們正在積極地開展民族群眾文化工作,帶領民族群眾參與到活躍、豐富的群眾文化生活中來,讓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了很好的舞臺。
一、和諧文化背景下的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
建設和諧文化,這是新時期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和諧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充分體現和諧精神,要讓人民群眾樹立起社會和諧的理想信念,并將和諧理念落到實處,如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堅持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推行穩定、有序、安全的社會準則。在這一大背景下,民間舞蹈文化成為和諧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這意味著國內各地區的綜合性基層文化事業機構要將和諧文化理念融入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工作之中,突破當前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面臨的困境[1]。
如今在黨的民族政策的關懷之下,內蒙古地區的烏蘭牧騎舞蹈開始在內蒙古自治區、國家、世界的藝術舞臺上大放異彩。這是烏蘭牧騎舞蹈藝術得到弘揚、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表現,它在民間舞蹈藝術傳承與發展進程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一是烏蘭牧騎舞蹈藝術可作為和諧文化的重要載體,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工作;二是烏蘭牧騎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為地區民間優秀舞蹈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作出了貢獻,能夠引領地區民間優秀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潮流;三是烏蘭牧騎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可永葆烏蘭牧騎舞蹈藝術的發展活力,為民間優秀舞蹈文化的普及性美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參考。
二、以烏蘭牧騎舞蹈為代表的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路徑
1.加強烏蘭牧騎舞蹈文藝宣傳工作
在烏蘭牧騎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以弘揚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為己任的烏蘭牧騎工作隊應該根據時代為烏蘭牧騎舞蹈賦予新的內涵,加強烏蘭牧騎舞蹈文化的宣傳工作。在這個方面,烏蘭牧騎工作隊可成立一個烏蘭牧騎舞蹈文藝宣傳小隊,通過文藝演出這一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烏蘭牧騎舞蹈文藝作品呈現出來,讓廣大農牧民群眾可以在弘揚和傳承烏蘭牧騎舞蹈文化的過程中,滿足自身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此外,烏蘭牧騎工作隊還可輔以網站宣傳、文藝輔導、文藝服務等形式,推進烏蘭牧騎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這一烏蘭牧騎舞蹈文化突顯出鮮明的時代特征,促使廣大農牧民群眾在烏蘭牧騎舞蹈文化的欣賞、娛樂以及審美的過程中,了解黨的思想路線以及文藝政策,也讓烏蘭牧騎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真正地面向現代化,走向世界,使其逐漸適應新時代的文藝發展要求,實現烏蘭牧騎舞蹈文化的開拓、創新發展。
2.鼓勵群眾參與民間舞蹈評獎活動
在地區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創新創造性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基于此,掀起一場民間舞蹈文化的創造熱潮,廣納民族民間舞蹈作品,讓廣大人民群眾積極自主地投身到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之中[2]。例如在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的活動中,內蒙古自治區舞蹈家協會接收到的舞蹈文藝作品達到了50部。通過這種激發人民群眾創造能力的民間舞蹈評獎活動,人們能夠更加體會到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性及其實踐意義。
如今內蒙古自治區涌現了不少烏蘭牧騎工作隊,他們愈發關注烏蘭牧騎舞蹈表演形式的豐富性與創新性。到目前為止,多元的烏蘭牧騎舞蹈表演形式一應俱全,充分反映了當前烏蘭牧騎舞蹈文化藝術的發展軌跡,也使其逐漸成為內蒙古民族藝術的重要文化符號。為了推動未來的民間舞蹈文化弘揚工作的進一步健康發展,烏蘭牧騎工作隊應該加強隊員的培訓,培訓內容可包括民間舞蹈的表演能力、創作能力,讓他們能夠逐漸形成“一專多能”的特點,增強烏蘭牧騎舞蹈文化弘揚工作隊伍的號召力與感染力。讓廣大農牧民群眾更加發自內心地接受民間舞蹈文化的熏陶,并自覺地投入到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活動之中。
3.借助新媒體拓寬民族舞蹈藝術傳播路徑
新媒體是當今時代的重要科技力量,我們在推進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借助新媒體的力量,拓寬民族舞蹈藝術的傳播路徑,讓更大范圍的農牧民群眾能夠了解民間舞蹈文化。這也是民間舞蹈文化弘揚工作隊伍完成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這一重要使命的有效途徑,我們必須改變以往送戲上門的單一傳播路徑,要讓民間舞蹈藝術擁有更寬廣的發展舞臺[3]。
因此,除了在偏遠落后地區開展送戲上門的服務之外,我們應該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拓寬民族舞蹈藝術傳播路徑。比如烏蘭牧騎工作隊要拓寬烏蘭牧騎舞蹈藝術的傳播路徑,則可通過微博、微信和其他手機APP,構建烏蘭牧騎民間舞蹈文化交流平臺,與廣大的農牧民群眾之間實現實時地互動溝通與交流,豐富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并潛移默化地提升他們的文化藝術品位。此外,烏蘭牧騎工作隊可在傳統節日和紀念日等特殊節日,以烏蘭牧騎舞蹈文藝表演為主題,在新媒體平臺上推送各種大型的烏蘭牧騎民間舞蹈文化藝術活動相關的信息,讓烏蘭牧騎民間舞蹈文化能夠始終煥發活力,長盛不衰。
結語
綜上可知,在民間舞蹈文化面臨發展與生存危機的情況下,各地區的民間舞蹈文化弘揚工作隊伍應該秉承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這一核心任務,拓展多元化的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路徑?;诖耍瑸跆m牧騎工作隊應該借鑒和吸收更多的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工作經驗,積極地拓展烏蘭牧騎舞蹈文化多樣化的傳承與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1]董麗娟.民間舞蹈藝術傳承和發展的思考研討[J].藝術評鑒,2019(14):69-70.
[2]安英.三少民族地區烏蘭牧騎藝術創作價值探析[J].品味經典,2019,
(06):19-22.
[3]路廣.烏蘭牧騎對民族藝術傳播的意義與價值[J].傳媒,2018,(01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