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功良
【摘要】房屋建筑建設行業中已經形成了激烈化、復雜化競爭格局,各個建設單位借助技術革新的方式,對接收的工程建設任務的順暢實施進行保障,同時追求更高的施工品質與更快的作業效率。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在當前的房屋系統中屬于較為多見的作業技術,施工者需對其中關鍵環節中的技術要點加以把控,強化預應力混凝土使用效用。現探討應用預應力混凝土進行房屋施工時的關鍵技術。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
應用混凝土進行房屋建筑建設工作時,在早期比較容易產生裂縫問題,因此可應用預應力混凝土技術,使用構件前期,將預壓力施加給混凝土,確保在其受拉范圍之內,借助人工作用來加力,張拉鋼筋,鋼筋形成回縮力,受拉區域可先對壓力進行承受,對預加壓力進行保存,構件承擔外荷載帶來的壓力后,預壓力先被抵消,而后增加荷載,混凝土承受拉力,其伸長被限制,預防裂縫。現探討預應力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技術要點。
1、準備要點
加強對于原材料的質量監控,首先在預應力筋進場時必須保證廠家能夠提供合格證明,根據反映的實際問題,出具具體的檢驗報告,保證各項內容完全符合標準,在材料進場之后也應該針對產品進行抽樣檢測,保證產品合格之后才能夠進行使用。在開展預應力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須設置支架和模板,針對施工現場的地基承載能力進行判斷與分析,積極做好應急準備預案。在必要的情況下要針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提高施工現場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加固處理完成之后要針對支架搭設進行嚴格控制,保證支架設計符合相關標準,而后要嚴格按照設計標準進行模板安裝,在模板安裝之后要保證有一定的預留空間,這樣也可以方便后期的調整。
2、布置鋼筋
在預應力混凝土的系統中,必須要有強度達到較高標準的混凝土鋼筋材料,根據鋼筋的具體應用作用,實施布置。在該種鋼筋系統中主要設有架立鋼筋與受力鋼筋,依照基本的架構情況,來焊接與綁扎鋼筋,標記預應力筋,以此來區分不同類別的鋼筋。實施制備焊料時,檢查成品鋼絞線是否有磨損與彎曲的情況,確定材料的規格與尺寸,確定與預設數值一致,焊接固定架時,需展開綁扎普通鋼筋的工作,放線人員與焊工均需參與固定架焊接任務,這種作業方式可使固定架的位置偏差度縮小。結束綁扎普通鋼筋的工作后,需對波紋管進行鋪設,而后在管中放入預應力筋,結束鋪設作業后,將其固定到鋼架上,選擇單根穿束的人工作業方式,以此來規避穿束期間波紋管存在的受損問題,發現波紋管已經出現受損的情況后,在破損處通過膠帶進行粘合,固定預應力筋后,應檢查其是否處于水平位置,且保持順直,嚴禁產生漏漿的問題。
3、布置線道
安裝線道前期應先完成檢查評估工作,掌握安裝標準與范圍,檢測施工運用的鋼絞線的整體質量,如果未達到安裝應用標準,需進行替換,僅采用質量達標的鋼絞線,在穿梭作業環節中,可能會產生導向與轉向裝置的相關狀況,因此需強化控制力度,縮減這一作業中的誤差,確保完成穿梭任務,對混凝土應用時間與承載力進行精準控制,封錨前,對混凝土結構兩邊進行清理,檢測封錨長度,確定符合設計標準。
4、混凝土作業要點
混凝土施工作為預應力混凝土施工的關鍵環節,在施工之前必須嚴格檢查混凝土施工材料,并且加強對于混凝土施工的監督管理工作。在混凝土拌和的過程中要控制拌和力度,同時要針對施工設備進行全面檢查,避免施工設備出現故障。在施工現場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可以針對性地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澆筑,通常情況下采用的是二次澆筑。在二次澆筑的過程中應該遵守“先底板、頂板后翼板”的原則。為了避免混凝土因為水化反應而造成水分大量流失,要加強對于混凝土的濕潤處理,避免因為水化反應產生的裂縫。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保濕材料或保暖材料,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
5、張拉要點
如果在施工方案中并未對張拉作業環節提出特定施工要求,應分多次實施張拉,始終運用均衡張拉力,保持平穩的張拉速度,預防拉力過于集中的問題。張拉施工前需有完整的作業準備,首先對錨墊管中留存的混凝土進行清理,對鋼絞線實施清潔,主要需要將表面上的泥漿與銹蝕清除掉;而后放置到作業錨板上,將黃油涂抹到錐子孔內部,不需要涂抹得過厚,在錐孔中穩固安裝工作夾。先實施定位,再安裝作業中需使用的千斤頂,穩定地將限位板套設到指定部位,安裝張拉千斤頂;最后安裝固定夾板。房屋具有的承載力會給建筑整體安全性構成影響,控制張拉因素顯得極為必要,確保鋼筋拉伸情況符合對應指標標準。
6、壓漿處理要點
初期對預應力混凝土系統的作業漿料進行制備時,應對配合比展開重點控制,拌和階段,應控制拌和所需時間與拌和材料的具體順序,在拌和期間需先加入水,而后再添加其他材料,即使將管道中的多種雜物清除,以此保障泥漿的質量,而后可展開壓漿工作,張拉預應力筋后,通過孔道實施壓漿,完成一段張拉作業后,就進行灌注,壓漿可選擇使用水泥漿。
壓漿后應從檢查孔抽查壓漿的密實情況,如有不實,應及時處理。壓漿作業,每一工作班應留取不少于3組砂漿試塊,標準養護28d,以其抗壓強度作為水泥漿質量的依據。壓漿過程中及壓漿后48h內,結構混凝土的溫度不得低于5℃,否則應采取保溫措施。當白天氣溫高于35℃時,壓漿宜在夜間進行。埋設在結構內的錨具,壓漿后應及時澆筑封錨混凝土。封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要求,不宜低于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的80%,且不低于30MPa。孔道內的水泥漿強度達到設計規定后方可吊移預制構件;設計未要求時,應不低于砂漿設計強度的75%。
結語:
通過運用預應力混凝土作業技術,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與剛度充分強化,進而使房屋中使用的混凝土形成更高的強度,在實際作業中,對關鍵作業階段的技術要點加以把握,標準地使用作業中的各種工具,考慮到該施工技術運用成本不低,在混凝土結構建設期間,可依托工程要求與施工單位可以達到技術水準對該技術進行選用,確定運用預應力混凝土作業技術時,參會作業的人員需充分熟悉作業原理,對技術呈現的應用效果進行保障。
參考文獻:
[1]史大利.房屋建筑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中華建設,2019(1).
[2]徐更生.房屋建筑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34):181-183.
[3]黃永華,賴昀.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關鍵技術及其施工管理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7,No.174(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