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洪鋒
摘 要: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新時代推進全民志愿服務勢在必行,雖然在推進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只要支持以恒,加強政策引導和輿論宣傳,就可以增進人們對志愿服務的認同,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從而有利于加強全民思想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和諧
穩定。
關鍵詞:新時代 志愿服務
中圖分類號:F71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再次提出“健全志愿服務體系”。由此可見,在新時代加強全民志愿服務,健全志愿服務體系,推動志愿服務全民化,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有利于加強全民思想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一、新時代志愿服務內涵
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指在不求回報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而自愿付出個人的時間及精力所作出的服務工作。志愿服務不是一個新話題,一代代的志愿者不斷豐富著志愿服務的內涵。
1.志愿性
志愿服務必須是個人自愿參加的,這個自愿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 是自覺的而不是行政強迫的。
2.無償性
人們參加的服務活動都是自愿的,甚至有一些人參加非營利組織是不求回報的,不收取任何費用的。
3.公益性
人們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帶有很大成分的社會服務和社會福利性質,而不是出于私利或者其他什么個人目的。
4.組織性
為了更好的更有效的提供志愿服務,人們更習慣的是通過加入某個志愿服務組織的方式開展志愿活動,使得志愿服務活動更具有組織性的特征。
二、志愿服務存在的問題
當前,志愿服務在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取得了一些成效,有利于推動社會的進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制約了志愿服務活動的進一步開展。
1.志愿服務帶有行政色彩
市場經濟的發展導致普通大眾志愿服務意識普遍不強烈,缺乏參與志愿服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前許多志愿組織的推廣也是帶有行政命令,從志愿者注冊率到志愿服務活動次數都有硬性考核指標,導致參加志愿服務的志愿者多以黨員、公職人員為主,而許多公職人員因行政命令而被動加入志愿服務組織,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致使許多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人員更多的以為是臨時性的帶有行政色彩的活動。此外,行政推廣不利于民間志愿組織的發展。
2.志愿服務有效性不夠
許多志愿者服務都集中在一些特定的時期,比如三月五日學雷鋒日、七一建黨節、十一國慶節以及助殘日、環保日等集中開展志愿服務。這些志愿服務較多注重活動的形式化,聲勢浩大卻缺乏整體效益,存有明顯的形式主義的傾向。雖然能產生一定的社會效應,但是缺乏持續性,給人一種作秀的“一陣風”的感覺,難以形成有效的群眾普遍認可的志愿服務氛圍。此外,專業的志愿者隊伍的缺乏,導致能夠提供的志愿服務的內容有限,志愿服務多以敬老院奉獻愛心、交通引導等為主,志愿服務形式單一,難以滿足人們多元化的需求。
3.志愿服務組織成長性不夠
志愿服務的開展離不開多元化的志愿服務組織,近年來,志愿服務組織注冊數量逐年增長,但是志愿服務組織的成長卻是良莠不齊,有的志愿服務組織僅僅是滿足注冊了,成為了一個法人組織,而不注重組織的長期發展,不管是組織的運轉、宣傳推廣,還是志愿服務的活動形式、服務質量都有待提高。久而久之,志愿服務組織就會缺乏吸引力,無法保證志愿者的參與率,不利于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的長期性和持續性。
三、推進新時代志愿服務的舉措
加強對志愿服務組織的引導,推進志愿服務組織的自身發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務組織,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務,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1.加強黨對志愿服務組織的領導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志愿服務組織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必須加強黨對志愿服務組織的領導以及引導,必要的時候可以提供政策支持、資金支持,促進志愿服務組織的成長,確保正確的志愿服務方向。要鼓勵黨員干部自愿自覺的參加志愿服務組織,并在其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一些關鍵時期,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在組織志愿服務活動時,也要團結統一起來,聽從黨的指揮,從而發揮更大的效力。
2.擴大志愿服務的覆蓋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面對人民不同的需求,志愿服務組織需要進行轉型,擴大志愿服務的覆蓋面,不要僅僅滿足于一些基本的志愿服務活動形式,而是要通過吸引專業志愿者隊伍,提供更多專業化、滿足不同需求的志愿服務形式,促進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
3.增強志愿服務輿論宣傳
要吸引更多的人員加入志愿服務組織,壯大志愿者隊伍,就必須讓更多的人認同志愿服務精神并自愿加入志愿者隊伍,這就離不開輿論的宣傳引導作用。可以通過對志愿服務的宣傳,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參與志愿服務的輿論氛圍;可以通過對優秀志愿者的表彰,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爭當志愿者的輿論氛圍;可以通過對感人的志愿服務事跡的宣傳,在全社會營造理解并支持志愿服務的輿論氛圍。
新時代推進志愿服務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在全社會營造“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至”的濃厚氛圍,在全社會激發正能量,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社會的文明進步,有利于社會的安定有序。
參考文獻
[1]志愿服務重在提升認知及參與度[N].中國紅十字報.2019-02-01(03).
[2]讓志愿精神引領時代風尚[N].大呂.太原日報.2019-08-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