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計麗
摘要:現代公司治理的邏輯出發點為“委托一代理”,決策層(董事會)與經營層(總經理及其附屬高管團隊)分離,且互相制約合作,成了理想中現代國有企業的治理形式。但現實中,尤其是在近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我們不難發現不少盛極一時的商業組織都有著權力與經營不分離,高管地緣乃至血緣親密聯結的特征。本文基于原有研究的基礎上,探究國有企業治理層地緣關系與內部控制績效的相關性,希望為上市公司選拔管理層及制定內控規范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治理層;地緣;內部控制;相關性
有研究認為,國有企業關系治理的關鍵在于其所構建的社會網絡,而此種社會網絡會涉及董事會與經營管理層之間的親屬或社會關系。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我國經濟宏觀數據(如RCDP)持續下降,當年CDP增長率“保十保九”的增長神話不再。盡管中國已成為全球公認的第二大經濟體,而如今疲軟的增長態勢,近幾個月來中美貿易戰升級,國際輿論界普遍持有對中國經濟前景看衰的觀點。各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的細胞——國有企業,在某些方面上深層矛盾開始凸顯。這并不僅僅局限于作為我國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國有國有企業,亦包含民營企業。一些企業不重視商品市場的變化而使商品缺乏競爭力,且存在因人員冗雜及生產經營效率低下帶來內部控制上的薄弱局面。內控有助于切實保障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本文嘗試性地剖析地緣關系對內控質量的影響機制,為國有企業利益相關者及各方監管者提供參考。
一、相關研究回顧
(一)關于內部控制
1912年,美國首家會計師事務所創始人之一R.H.Mont-gomery率先提出“內部牽制(lnternaICheck)”理論,所謂一人不能完全支配賬戶,另一人亦不能獨立加以控制的制度。“內部控制( InternaIControl)”這一概念最早于1936年由美國會計師協會( AIA)在其發布的《獨立公共會計師對財務狀況表的審查》(ExaminationofFinanc.ialStatementshyIndependentPuhlicAc-countants)文中正式提出。該協會認為,內部控制是一個會計主體出于保障自身資產安全及提高自身生產經營效率而所實施的一系列方法、手段、政策以及程序。
當前所公認最權威的規范性文件來自于cOsO(us)委員會于1992年所提出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改報告除了對內部控制做出描述性的定義外,也認為有五個組成部分: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構成了一個循環往復、動態發展的框架。
另有學者研究發現,若審計委員會中有成員曾有在該公司聘任的會計師事務所擔任高級經理及合伙人的工作經歷,在相關禁止期結束之后若人職于該審計委員會,該行為會因為當事人熟悉該公司內控缺陷而與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呈負相關態勢。
肖光紅( 2014)認為,從本質上說,基于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委托代理關系、規?;皹藴驶a所形成的內部稽核制度、監督與制衡機制和管理控制方法及其管理活動是國有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內部控制的本質屬性;李心合(2007)進一步指出,而目前來看,對內部控制的定義和研究大多是財務報告導向。有學者認為,應賦予內部控制更多的管理屬性,促使其從財報道向朝創造價值導向過渡和衍變,最終構成基于價值導向的內控框架。
(二)關于地緣關系
費孝通在其著作《鄉土中國:生育制度》中提到,血緣社會所決定的社會地位是不容選擇的。血緣是一種根植于生命中的穩定的力量。在穩定的社會結構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射。“生于斯、長于斯”的傳統理念把人和土地捆綁。地域上靠近可以說是血緣上親疏的一種反映,區位是社會化了的空間。另一方面,張五常在《中國的經濟制度》一書中所述,在政經局勢跌宕起伏的九十年代,如火如荼的“縣際競爭”這一地緣關系與政治制度共同造成的現象伴隨層出不窮百強縣競爭排名且摻雜地方官員政治升遷等復雜因素,至今依舊是非城市地區人民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段時期的“縣際競爭”,對提升并激發非城市地區的經濟水平和潛力,縮小國家貧富差距做出了深淵的貢獻。Yeung&Tung( 1996)發現,在儒家文化所主導的社會中,想要建立國際商業性組織集體,就必須要先建立全球范圍的關系網絡。
崔月琴和張冠( 2014)表示,有研究表明,地緣聯結是實現組織化的重要機制之一,是同鄉群體在異地情感歸屬及身份認同的重要載體;杜興強等(2009)認為,管理層的人脈關系也能改變組織的表現,有文獻表明公司成員若擁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類政治身份(聯系)會提高公司業績。
聶石重(2016)在研究中發現,諸如舊時上海灘,寧波商幫領導建立上??偵虝?,設立四明公所此類例子,地緣商會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也必不可少。地緣關系為地緣商會提供了情感和文化認同方面的紐帶,為組織內部自主治理提供了非正式的治理手段。同鄉人在異地不僅進行情感的交流,還會在語言、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宗教習俗等多方面進行積極的情感卷入及尋求共鳴,呈現出地域文化歸屬傾向,而往往此種歸屬感大大增強了該組織的凝聚力和活動潛力。
陸瑤和胡江燕( 2014)證明董事長與總經理間的老鄉關系對國有企業風險水平有著顯著的影響;李春濤等(2006)認為,外部審計作為一種對經濟風險的監督及背書行為,其成果即審計意見反映了注冊會計師對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權益變動和現金流量做出評價的同時,亦作為一種“獨立的輔助監督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T具”,對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著外部觀察。陳獻東( 2019)則提醒道,我們應清楚地看到,我國審計市場的缺陷,仍然會給注冊會計師開展內控審計鑒證業務的質量帶來極大化的制約性。
二、地緣關系治理對內控影響的理論分析
管理者的治理特點,往往與當地的文化及意識形態密不可分。儒家思想氛圍使得東亞地區形成了非常鮮明的中央集權治理體系,而這一種治理模式在傳統東亞國有企業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可以將其歸因在東亞人民深受知識、勤奮、節儉等儒家文化特質的影響。
有學者取中國的相關數據進一步發現,關系比人口特征更與信任度相關,盡管中國法律法規日趨完善,但國有企業仍不能放棄對關系的依賴,源于關系可以幫助公司擴展市場,獲取更好競爭地位從而提高自身業績。
我們可以從地方法規及基本制度方面研究關系成因,這在幅員遼闊的中國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如在法律欠發達地區,集體所有制國有企業與民營國有企業高管更依靠關系;當國有企業所在地的產權保護度、中介組織的(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完善成熟度、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干預度、金融市場的環境水平等外部環境要素越差時,民營國有企業與政府形成政治聯系的趨向性越明顯,如東北地區。不完善的市場意味著高昂的信息獲取成本及交易額外費用,而該關系是在市場機制不完善條件下,國有企業做出的一種替代性機制。
基于現代國有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特點,董事長與總經理的兩職分離及相關性能提升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經營績效和資源配置的效率。但可以看到的是,在中國近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傳統國有企業及家族國有企業的上述兩個相對應的職位人員存在或明或暗的關系數不勝數,諸如同鄉同村、親戚、同學校友等,這對那些國有企業經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加強了此番經營,往往削弱了內部控制及監督制度存在的可能性,有一部分甚至會出現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低下、對市場信息靈敏度降低等消極結果。
三、基于地緣關系的內部控制分析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組織眾多個人開展經濟活動的組織形式,有著經濟學意義上的盈利目的及社會學意義上的金字塔型結構,而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掌握著至關重要的投資決策權和資源配置權,對其經營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國有企業高層在地緣關系的前提下,應先明確經營目標及管理目標,再著力搭建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開展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前提要素,如包括國有企業文化、內審機構、HR政策等;在地緣關系影響下的內部環境的基礎上,應盡快識別并評估地緣關系可能帶來的對內控造成影響的不利因素,并找出對應辦法;依據風險評估之結果,采取一定措施來達到內控目標,例如管理授權、預算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績效考核等;在這過程中,應保證國有企業經營及管理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效性,且能在內部形成快速交流;概括來說,國有企業著力監測并評價其內控機制是否合理完善,并出具并委托中介組織人員(注冊會計師)鑒證內部控制報告,提出相應解決措施,此過程即為督檢查。而若有影響將繼續作用至國有企業的經營及管理目標,不斷循環,直至整個系統趨于精細穩定,達到了內部控制的目的。具體來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流程按功能可分為以價值增值為目標的購銷活動內控、以風險防范為核心的資產管理內控、以效率提升為特征的內部信息傳遞活動內控和其他典型內控如針對研究開發活動目標管理的內控、道德風險與工程項目內控、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擔保業務內控和基于委托代理關系視角的業務外包內控等。
內部控制有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降低國有企業風險,減少內幕交易,降低外部投資者面臨的信息不對稱,保護外部投資者的利益。
在地緣關系密切的國有企業中,應重視審計委員會的建設。有文獻對審計委員會特征與內部控制之間進行關系研究發現,公司的內控質量與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呈負相關,與委員會中存在財務專業人士的情況亦呈負相關;董事會權利的獨立性能明顯減少公司內控質量的不足情況。
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同國家審計署、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在參考COS0委員會《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礎上,依照我國國有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共同制定并印發了《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明晰了國有企業應秉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成本效益原則的同時,在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方面建立并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但提升內控質量更取決于國有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有文獻研究表明,高管(尤其是管理層與決策層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會制造使得兩職合一的動機,從而會降低內控信息對外披露的質量和真實性。
四、研究結論
本文研究認為,董事長與總經理地緣關系越強,內控質量越低。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領域起著支柱作用。國有企業一定程度上與現代國有企業存在些許不同。國有企業的實際控制人為政府,而管理層由政府來任命,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合理懷疑高層與所有者(政府)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即高層的管理目標并不在于提升國有企業的績效與價值而是尋求個人的政治升擢,然而,因國有企業大多規模龐大,且受到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強烈關注,外加國有企業承擔了多重政治目標,如財政收入、就業穩定、配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等,高管地緣關系對公司內控質量的影響應相對較弱。
參考文獻:
[1]俞俊利,金鑫,雷光勇.2015管理層地緣關系與企業投資效率[J]當代財經
[2]崔月琴,張冠再.組織化過程中的地緣關系——以地緣性商會的復興和發展為視角[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