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曉珍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綠色經濟”這一概念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新概念,但“綠色經濟”的前提與基礎是“綠色發展”。在“綠色發展”的要求下,人們需要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為此,我國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綠色發展”的要求與標準。從森林方面上看,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都滿足“綠色發展”的要求與標準,除此之外,營林技術也是其中一項。營林技術主要是針對森林大火,在發生森林大火時,會對森林的植被造成毀滅性的破壞,為此,必須要將營林技術應用于森林防火中。
關鍵詞:營林技術;森林防火;應用
隨著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大自然對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后,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保護森林、保護自然資源。對森林的保護,除了以有效的干預手段進行造林、還林之外,還需要對森林大火進行有效預防。營林技術主要是指通過優化林木生長環境、提升林木生長質量,提高森林建設過程中預防火災和控制火災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討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
一、在森林防火中應用營林技術的作用
(一)提升森林對火災的預防能力
森林防火應該針對不同地區選擇不同的側重點,在森林防火中應用營林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森林對火災的預防能力,及時發展森林火險隱患,從而對此展開不同的管理,有利于提升森林日常管理水平。要將營林技術應用于森林防火中,必須要加強基礎建設工作,根據實際情況修建防火通道。應用營林技術預防火災還能進一步降低森林火險的治理成本,能夠讓森林官員根據林木的生長水平判斷森林火險的控制目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森林火險的治理成本。例如:采用營林技術能夠實現對整個森林環境的監控,保證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森林區域的相對濕度、溫度、光照條件、土壤肥度等自然條件,通過收集這些信息,能夠找到可能存在的森林火險隱患,從而針對此隱患高效開展森林防火工作。
(二)優化管理流程
營林技術的應用需要依托先進的設備,通過先進設備的支持,配合優良的計劃與協調機制,能夠整合森林防火工作的力量,充分發揮營林技術與工作人員的價值。通過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森林防火體系能夠實現更全面、更具體的森林防火工作管理。將營林技術應用于森林防火中能夠幫助森林防火體系的優化,圍繞森林防火相關管理步驟科學實施管理工作。例如:根據營林工程的技術需求可以根據不同時期制定不同的森林防火管理目標,根據林木成長的時期不同,可以采用針對性的防火方法。
二、在森林防火中對營林技術的應用
(一)應用于日常管理
將營林技術應用于日常管理可以顯著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性,充分發揮營林技術的應用價值。營林技術應用于日常管理中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第一點是營林技術可以應用于幼林生長比較茂盛的樹干中,便于管理人員對其進行處理。一般來說,森林落葉會造成樹木水含量降低,對此采用有效的措施能夠控制樹木的可燃度,從而達到消除森林火險隱患的目的。在日常管理中,具體可應用到的技術是修剪技術,將幼苗側枝進行修剪,在修剪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對幼苗造成傷害;第二點是營林技術可以應用于枯枝的清理工作中,在森林日常管理中,及時清理枯枝能夠有效提高森林安全水平,滿足森林的建設需求。在現代化營林技術的支持下,還可以將其變廢為寶,通過回收枯枝進行林業化肥生產;第三點是營林技術可以應用于對林地的監控中。采用傳感技術能夠有效監控森林的各數據信息,從而有效控制森林環境。例如:在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林業管理中,主要采用幼林撫育與間伐操作方式,通過有效掌控各方面的細節,能夠實現林木的有效管理。
(二)應用于造林技術
造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森林覆蓋面積,從而提高林木的建設水平,能在一定稱帝上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率,是組織火災蔓延的重要方法。在造林過程中,必須要因地制宜,并采用科學、合理地方式混合種植各種林木,提高抗優質林的種植數量。除了除伐、定伐等措施之外,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自然條件等因素充分調整森林的生長空間與植被種類的組成能夠有效避免發生密集種植的問題,確定植物種植的種類與數量,可以讓林木在一定的空間內良好生長,達到營造混交林的目的,同時還能防御火災。
(三)應用于人工林區
一般來說,對荒山進行開發再利用通常會作為人工林區,在建設過程中,應該要注意合理安排植被覆蓋種類,包括:首先,要因地制宜選擇樹種,盡量選擇當地適宜生存、發展的樹種,不僅能降低經濟成本,還能提高植被存活率,同時在森林覆蓋工作中應該要搭配多種術中,避免由于樹木落葉的集中存在森林火災隱患;其次,一般人工林區都是一些荒山,因此當人工林區出現火災時,由于周圍沒有其他樹木的遮擋,會導致火勢迅速蔓延,因此,必須要提高周圍的植被覆蓋率,在建設時也要設置相應的隔離帶,避免火災迅速蔓延;最后,在選擇栽種植被時應該要盡量選擇防火植被,這樣能夠有效預防火災,當人工林區的種植達到一定的成果時,可以避免由于森林火災將其付諸一炬,同時,在這個時期,就應該對森林內部進行有效管理,其管理手段主要是清理易燃物。
(四)應用于原始森林
除了人工林區外,還有原始森林,即自行生長的林木資源。在對原始森林進行防護時主要的措施就是針對易燃物進行清理,并設置相應的隔離帶,最大限度保護原有的生態系統。其中,易燃物包括內部林木落葉與外部易燃物,在清理內部林木落葉等易燃物時應該要注意不能破壞原始森林的生態系統。設置隔離帶是后期管理中一項較為重要的防治措施,其主要作用是當發生森林火災時,可以組織火災蔓延到隔離帶之后,從而達到保護森林的作用。保護原始森林還包括保護原始森林內的植被覆蓋面,原始森林通常都自成一個小型生態系統,因此在保護原始森林時應該盡量避免對林木資源與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對于一些灌木植被,盡管可能存在火災隱患,但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火災,而不是將其除去。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雖然國土資源遼闊,但是人均森林覆蓋面積不足,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生產發展需要的林木資源也越來越多,導致林木資源遭到一定的破壞。營林技術應用于森林防火具有重要價值,通過營林技術應用于日常管理、造林技術、人工林區、原始森林中,可以對森林林木的生長展開全面的監控,從而消除火災隱患,保證林木的生長。
參考文獻:
[1]吳凌子,趙高鑫.淺談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9(07):187.
[2]李玉宗.淺談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9,39(02):66-67.
[3]丁曉松.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9,39(0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