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
黨開展國家建設中最重要一項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其具有引導性、根本性,其既與黨的建設息息相關,更同社會各方面的創新、發展緊密相連[1]。多年來,黨帶領全國人民努力奮斗,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眾多理論成果中,最新的一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為了將社會主義制度落到實處,在共產黨的領導上保持不動搖,讓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與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就一定要將各種積極有效的方式方法應用到具體實踐中,以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社會思潮予以引領。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學問不同,理解起來還是較為簡單。廣大人民群眾應理解其產生,并將其作為一項思想利器靈活應用在生活中。因為馬克斯主義哲學最早在西方出現,所以不論是內容、文化背景,還是語言習慣、思維方式均有顯著差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顯著特點就是抽象、概括,之所以會有如此特征主要取決于其所要研究對象的復雜、深邃以及綜合。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最好應將民族化、民俗化的特點突顯出來,此處的民族化也是民族主義的一種,但是站在廣義層面上來講的。傳播馬克思主義哲學應更加具體的闡述哲學的內容,但同時也要 做到簡潔明了。
若要將內容的民族化成功實現,就必須把以下兩點做到:第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積極借鑒優秀的思維與習慣,并進行融合。所以,社會發展進程中,不同民族的思維與接受習慣有所不同,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就會變得比較穩定,并被保存下來。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立足于民族習慣于接收方式,如此才可與其相吻合,進而促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發展[2]。除此之外,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重點內容,積極同我國民族一直追求的美好愿望相融合,積極表達社會理想。須知,若要激發出廣大人民的真情實感,使之產生思想共鳴,就必須融合本質和中華民族恒久演變的美好愿望。所謂民族化其實就是中國化,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和實際。在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上,涌現出很多偉人,他們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這其中就有我們的習近平總書記,以及過去的幾位國家領導人,如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所以,為了能夠順利實現內容民族化,應確保其中國化特征,進而有力地促進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化發展進程。
如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傳輸渠道日趨多樣化,由此便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使得諸多信息每天侵入人們的大腦[3]。因此當務之急就是擴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渠道,這樣方可使馬克思主義哲學主導地位的不動搖,并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對此,我們就應對各種傳媒方式與傳播載體予以充分了解,通過大眾傳媒來引導大家,使之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
在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深入推進時,我們除了對部分傳統方式予以利用,借助經過實踐證實的有效方式和人們喜歡的渠道展開傳播,還需把現代科技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借以對傳播渠道進行擴展。比如我們生活中經常能夠見到的電視媒體,傳統紙質媒體、有聲廣播媒體,以及一些新媒體(高新的互聯網等)、新鮮的資訊傳播媒介(手機等),除此之外,郵件、公益廣告和短信形式的傳播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歡的,利用傳播媒介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推進,根據受眾群體年齡的不同,通過不同載體來宣傳大眾化,便于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
受眾群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民群眾,簡單來說就是接受如今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平民化熏陶教育的那部分人。其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平民化的推進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現階段我國的實際情況為有各種知識梯層存在,而他們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歷史和其它因素,所以就要求我們根據受眾的不同對相應的教育方法予以采用。宣傳方式除了有高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的研究外,一些容易理解的通俗式講解也不能少。向各個受眾群體存在的知識梯層中宣傳、普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結合受眾群體的不同相應的調整、改變宣傳教育的內容,讓受眾群體的接受度更高。
通常,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應借助一些簡單易懂的教材,利用循序漸進的培養讓各種受培訓群體都可以很好的理解,并能夠靈活應用,從而使教育宣傳的力度增強。而因為受眾群體的生活環境、經濟水平和受教育的程度存在差異,自然三觀也就有所不同。所以在具體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推進時,就應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受眾群體的差異性上,將其不同訴求考慮到,這樣才有助于廣大人民群眾更好的掌握和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如今,針對青少年的哲學培養,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平民化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外來,因此培養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優良思維方式需在其很小的時候就要進行。所以,重視受眾群體的差異化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平民化階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
哲學是人們對世界進行認識和改造的一項利器,而人們怎樣更好的接受哲學并把其學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宣傳隊伍的建設[4]。站在宣傳隊伍的層面上來講,若要順利實施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每條路徑,就離不開一支專業的隊伍,目前人才匱乏是目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工作的一個突出問題,而要想讓哲學宣傳隊伍的專業性更強,就一定要引進優秀人才,將其素質提高,從而是這方面的空缺得以填補,順利實現大眾化路徑[5]。
就理論工作者個人來說,其必須承擔的一項權利和義務就是宣傳理論,而要想讓宣傳隊伍的專業性更強,就必須提升個人的理論素質,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針對哲學理論,理論工作者應將研究的深度拓寬,這除了是其本職工作以外,也將學理性充分體現了出來[6]。諸如哲學的歷史、現狀,和其它科學的關系以及怎樣適應時代的要求等均屬于對理論研究的內容。因而就要求工作者們在學習上做進一步加強,積極參與學術交流活動,進場接受培訓、進修,同時代發展保持同步。新經濟常態下,多媒體應用越來越廣泛,因而就不能再因循守舊,即采用傳統方式來宣傳理論,而需在傳播方式上進行創新[7]。因此理論工作者應在學習上做進一步加強,以較好掌握基本的技術技能,為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有力支持。針對所處不同環境,且知識水平各異的人們來說,一定要推廣、編寫一些每個層次的群眾都能夠接受的學習資料與書籍,但必須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注意內容現實性,讓人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學習掌握,而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對哲學進行傳播,并使之大眾化。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項重要方法論為我們認識、改造世界提供了很大幫助,且其也是我黨的基本功與看家本領。哲學是對世界進行研究的一門基本學科與手段,抽象性較強,而在全球化思潮的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及也一度受阻。雖然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現難度較大,但只有經過大眾化,人們方可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接受,并理解,進而使之獨特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1]姚遠.文化多元化語境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反思——以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問題的提出緣起[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2)
[2]郭金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發展的原則及實施路徑[J].河北企業,2016(12)
[3]包巖.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推進策略解析[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6(11)
[4]徐志著.關于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研究[J].河北企業,2016(11)
[5]陳嬌.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中的新問題[J]. 林區教學, 2018(03)
[6]凌霄.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問題[J]. 青年文學家, 2017(24)
[7]張鳳敏. 基于傳播學視角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