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軍 陳志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調研時首次作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標志著以精準扶貧思想為指導的脫貧攻堅工作在我國全面開展,其任務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全部摘帽的偉大壯舉。
位于華中地區的湖北省是一個集老區、民族地區、山區、庫區于一體的貧困面較大的省份。按照中央要求,并結合全省實際,湖北省委十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于2015年9月24日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由此全面進入“精準扶貧時代”。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實現3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留存未脫貧人口總數僅為5.8萬,貧困發生率由建檔立卡初期的14.2%下降至0.14%。
在湖北省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脫貧攻堅任務基本完成之際,以研究專著的形式對全省精準扶貧工作進行透徹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彭瑋研究員的新著《湖北精準扶貧工作現狀調查》正是這樣一部全面解析湖北脫貧攻堅工作的高水平成果。
該書分為五大部分,共十章。其中,第一部分為理論基礎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闡述了我國扶貧工作的歷史演進、基本概念、理論基礎及國際借鑒。第二部分為湖北省精準扶貧現狀調查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在厘清湖北省貧困現狀的基礎上,從貧困對象精準識別、精準扶貧項目與重點舉措、扶貧資金的投入與使用、措施到戶的執行情況、“第一書記”的選派情況等五個方面梳理了全省精準扶貧的實施進展情況。第三部分為實證研究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從精準識別程度及貧困人口占比變化分析、區域經濟改善狀況、脫貧成效的精準評估等三個方面對湖北省精準扶貧實施效果進行了總體分析,并結合秦巴山區、恩施龍鳳鎮兩個樣本數據從生活條件改善、群眾社會滿意度、居民收入增長等具體指標進行了詳盡的實證分析。第四部分為問題剖析部分,包括第八章、第九章。列舉了湖北精準扶貧工作仍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三大短板的突破上尚未取得最后勝利;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在“搬哪些人”、“遷哪去”,如何做到“穩得住”、“能致富”、“活資源”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第五部分為對策建議部分,包括第十章。提出了加快破除脫貧致富的瓶頸制約、建立健全聯合扶貧攻堅機制、提高精準扶貧效率等七個方面的政策建議。
縱觀全書,發現該著作具有如下特點與創新:第一,運用豐富的調研材料,嚴謹客觀地展現了湖北精準扶貧工作全貌。全書基于湖北省多地精準扶貧工作的實地調查數據與資料,全面介紹了全省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路徑、幫扶模式、幫扶效果、成功模式、問題與不足,并提出了科學合理的對策建議。第二,行文布局邏輯嚴密、結構完整,內容論證有力。在嚴謹的理論分析與詳實的實證資料支撐下,全書研究結論具有較高的可信度,提出的對策建議也極具針對性與實踐指導價值。第三,研究方法運用得宜,拓展了貧困研究外延。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當前,湖北省正“向著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奮力沖刺”。該著作的出版,不僅為廣大讀者詳盡描繪了湖北省精準扶貧工作的“全景畫卷”,更為“后扶貧時代”全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值得相關領域研究人員與實務工作者深入閱讀與研究。
作者簡介:丁士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湖北武漢,430073;陳志,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湖北武漢,430077。
(責任編輯 ?辰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