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冠肺炎的阻擊戰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雖然目前北京疫情出現了反彈,但由于北京相關部門的防疫管控持續升級,北京的疫情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與此對比來看,世界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6月的數據顯示,截止6月25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9469452人,累計死亡480319人,死亡率5%左右。其中美國、巴西、英國確診人數占據前三位。截止目前,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仍舊居高不下,超過三萬人,死亡率高達7%。過去,美國總在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抨擊中國的人權,甚至將這次疫情嫁禍給中國,但在事實面前美國所謂的“人權”顯示的蒼白無力。因為美國政府的政策不力,導致越來越多的無辜平民感染新冠病毒,相當一部分人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救治。如此強烈的對比下,不禁有人要問,為何中國作為疫情的初始爆發地,卻能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戰勝疫情。我想,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的政府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的政府,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所彰顯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主要有三點:彰顯黨集中領導的制度優勢、彰顯一切為了群眾,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優勢、彰顯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優勢。本篇論文依次為大家進行介紹。
彰顯黨集中領導的制度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最大的優勢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從中國革命開始,我們就在黨的領導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自己,充分依托人民群眾,取得的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新中國的建設時期,我們在黨的領導下開始改革開放,對內我們不斷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對外我們不斷融入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中,使得短短幾十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得到了質的提升。在面對洪水、地震等天災的威脅時,我們也是依托黨的統一領導,在短時間內快速集結各方力量,迅速調配資源,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時至今日,在面對新冠肺炎的斗爭中,我們依舊離不開黨的統一領導。這次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多次主持召開重要會議,密集做出指示和部署,全程、全面親自指揮著這場規模空前的全民戰“疫”。黨中央及時制定疫情防控方針政策,中央印發《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向湖北等疫情嚴重的省市派出中央指導組,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除夕夜里快速集結,奔赴武漢,隨之而來的是地方的救災物資和援助力量。高校和科研機構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參與疫情防控的科研攻關,據6月25日的最新消息,我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我國也成為繼美國和德國之后少數幾個進入臨床試驗的國家。在這次新冠疫情的阻擊戰中,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另世界驚嘆,體現出黨集中領導下中國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彰顯一切為了群眾、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做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切為了人民、人民當家做主的制度。中國革命、中國建設的成功也依賴于億萬人民群眾的共同奮斗。我們要取得疫情防控斗爭的全面勝利,同樣要彰顯和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優勢。自2月疫情大規模爆發以來,習近平就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頻繁召開中央高層會議,密集部署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構筑起一座座防控堅強堡壘,密布起一道道防控嚴密防線。社區防控成為這次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也涌現出了許多我們連名字也叫不上來的無名英雄。全民抗疫成為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法寶和武器。疫情尚未結束,我們仍需要依靠群眾在摸底排查、疫情追蹤等方面提供幫助,共同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
彰顯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優勢。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抗擊疫情,單靠自覺、自愿難以成功,必須依靠法治的力量來約束人的行為,并且對在疫情期間妨礙執法、影響疫情抗擊的個人和團體進行懲戒,規范群眾的行為。這次疫情期間,出現了不少干擾疫情防控的個人,比如澳大利亞籍華裔不聽勸阻,不接受隔離,在隔離期內在小區跑步,辱罵威脅執法人員和社區工作者。針對這類人群,我們依法采取強制手段,保障疫情期間社會的和諧穩定。中央在疫情期間召開了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會議明確指出,要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組織基層開展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同時也要強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加強疫情期間矛盾糾紛化解,為困難群眾提供有效法律援助。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依法科學有序防控,奮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自爆發到現在以來,我們在黨的統一領導下,依靠人民群眾,依托法治的力量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但仍存在疫情再次反彈的風險。繼湖北后,吉林、北京的疫情爆發也同樣提醒我們疫情雖然得到控制,但仍然存在爆發的風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然是我們疫情防控的重點,直面“疫情大考”,補短板,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群防群策,科學抗疫,加強與國際的交流合作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法寶和武器。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樓蘭終不還,希望在黨的領導下,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我們能早日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
作者簡介:程軼群(1993—),女,漢族,山西晉城市人,管理學碩士,單位晉城市委黨校,研究方向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