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 張文燕 張淑娜 楊國玉


【摘 要】 雖然國家、社會、高校等各界都熱切關注創業,我國的創業活動也有了顯著發展,但其中云南省地區創業水平遠低于東部發達地區水平,除去客觀經濟水平和地區偏遠等因素,還有云南省高校學生創業動機研究內容較少,與其它地區的異同性研究相關性較低,值得深入探究。為此,本研究著重對云南省高校學生創業動機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通過廣泛收集資料和閱讀文獻,確定研究框架,并結合相關文獻對理論模型進行構建,本文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次,以個性特征、學校教育、家庭影響和社會影響四大維度方向篩選出對云南省高校學生創業動機的主要影響因素。通過數據收集和統計分析,得出研究結論并對云南省高校學生創業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高校學生 創業動機 微觀影響 中觀影響
宏觀影響
一、前言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轉型,各行各業對創新性人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人才需求的變化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只有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創新性人才,才能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在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逐漸增大的背景下,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我國各級政府紛紛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以創業帶動和促進就業,各地高校也積極響應這一號召,積極開展不同形式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教育活動。
近年來,相比較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云南省邊境地區的高校學生創業的效果并不理想,雖然政府和高校為了大學生就業做出了各種積極的努力,但還是沒有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除了地區因素,還有復雜的、多方面的原因對云南省高校學生創業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以高校學生創業動機作為選題,云南省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調研,深入分析云南省高校學生創業動機影響因素,找出云南省高校學生創業面臨的難題,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意見和建議,為政府和高校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提供參考,從而更好地提升大學生參與創業活動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自主創業中來。
二、理論基礎
(一)基于認知動機理論分析。李愛國(2018)等基于認知動機理論,提出了創業認知調節因素整合個體因素和創業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個體創業動機的認知創業動機理論分析框架,并構建出成長經歷和社會支撐經由創業自我效能感間接影響大學生創業動機的概念模型。陳文娟(2015)、Achchuthan, S.和Nimalathasan, B(2012)、段錦云(2012)、高日光(2009)、M.A.C. Salfiya Ummah(2009)等學者都綜述了影響創業動機的因素并通過實證提出相應的因素模型。張凱竣(2012)等基于成就動機理論,認為我國在校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包括精神動機、名利動機和責任動機三個維度,并就對推進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展提出了建議。竇大海(2011)等根據需求層次理論,構建了受經濟需要激勵和社會需要激勵的二維動機模型;將創業動機研究的系統邊界擴大到包括創業企業發展生命周期和創業者生命周期,構建了三維復雜模型。
(二)基于創業者個體角度分析。楊倫超(2009)研究后認為,對于大學生創業動力而言,其產生著重受大學生創業能力要素組成狀況的影響,大學生通過掌握企業運營管理能力以及商機判別能力可以提高其創業的成功率。譚志合(2010)等人主張大學生創業驅動力的影響因素包括以下幾種,即(a)政府政策、(b)技術優勢、(c)財富夢想以及(d)就業壓力等。高校通過推行創業教育以及政府部門實施有關政策均可以讓大學生的創業驅動力得到顯著增強。著名學者張熙悅(2012)認為,可將創業動力的影響因素劃分為直接因素以及間接因素,其中直接因素包括創業環境、創業動機以及創業能力,而間接影響因素包括個人特質、創業教育程度以及經濟條件等。
(三)基于創業動機角度分析。薛紅志(2003)等學者從創業動機角度出發,主張在較短時間內,導致創業動機不同的核心影響因素為需求層次,而個人的創業行為是為了滿足他們現實的需要。收入高的創業者具有比收入低的創業者更高的需求層次,這是由于高收入者不會受到生活壓力的影響,反之,二者存在差異的需求層次最終導致他們具有不一樣的創業動機。薛紅志等人還給出了宏觀層面對創業者動機造成影響的因素,即個人特征、社會保障以及收入水平。郭永玉(1997)研究后指出,創業動機為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活動的內在動因,是進行某項創業活動的內驅力。現階段,我國研究人員圍繞創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動力影響的分析中,主要基于創業政策環境進行分析,借助于對我國創業政策環境當前狀況的研究,比較我國與其他國家在創業環境方面的不同,緊接著深入研究創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造成的影響,給予可以推動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意見。
三、模型構建
本文分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角度分析創業動機的影響因素,以個性特征、學校教育、家庭影響和社會影響四大維度篩選出對云南省高校學生創業動機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框架如下圖所示:
四、數據分析
本研究針對以上影響因素設計問卷問題進行數據收集分析。一共收集537 份問卷,在回收的問卷中剔除填答者信息缺失嚴重、不適于進行缺失值補充處理,以及填答明顯不認真、不真實的問卷后,得到486份有效問卷,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90%。通過對變量的數據分析得出下表:
在微觀影響部分,研究個人個性特征對創業動機影響方面的現狀時,由表可知,主要看重的還是學生們對創業這件事情是否具有風險承擔能力,創新精神。學生作為創業主體是否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是創業教育產生良好效果的關鍵,由表可知,云南省高校學生群體個性特征四項得分均超過2.5,可知他們愿意進行自主創業。
中觀影響部分分為學校教育和家庭影響。學校教育容易受到國家政府政策方針等的影響而引進或改革教育課程,這將直接作用于高校學生,對高校學生的創業動機產生影響。而家庭影響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家庭給學生提供的條件是客觀的,父母對于學生創業的影響也是有限的,不易受外界的影響而改變。因此此次研究在問卷調查里,只考察了父母對其子女的創業想法持何種態度。家庭影響中父母的支持程度按從低到高進行1-5分的量化,平均數為:1.86,由此說明父母更期望孩子有穩定的生活,穩定的工作,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態度較低。但在學校方面,可以看出學校對創業培訓的教育創造了積極的氛圍,學校對于學生的創業持支持的態度。
在宏觀部分,大部分大學生知曉我國的創業政策,并覺得有些與自己有關,兩個維度可見我國創業政策的宣傳力度是很強的,并且大部分大學生認為政策對自己創業動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提供了理論知識以及實踐基礎。
五、研究結論與討論
(一)合理引導學生創業。社會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提高一定的創業社會影響力,文化和宣傳也必不可少,可以由創業達人做分享課程,增強同學們對創業的感知和認識,合理引導學生參與創業大賽,激起創業興趣。在創業政策指導方面,針對學生可能遇到的多種問題,一一解答,同時學生對于創業的熱情也需要老師的引導和保護。
(二)培養更加專業的培訓老師。調查表明,大學的創業教育培訓主要是由從事就業指導的教師完成的,教師并不是專業的創業教育背景。培養具有企業家精神和較高創業能力的學生,培訓教師就應該有專業系統的創業知識和實用性的創業經驗。可以通過培訓,培訓高素養創業的教師,使就業指導教師參加創業培訓,提髙教師專業化水平,在今后的創業教育中指點學生創業;云南的高校亦可以聯合相關創業部門或者企業,定期來學校給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培訓,舉行形式多樣的創業講座、創業活動,指導大學生創業,彌補本校創業師資的不足。
(三)培養濃厚的學校創業氛圍。為了盡可能讓更多學生認同、參與創業,可以從兩處入手:首先可以通過成立創業社團、舉辦創業大賽和成立創業培訓基地等方式將具有創業意愿的同學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創業群體,在這個創業組織里面,學生們具有相似價值和行為傾向,從而可以相互影響,相互學習,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其次,云南的高校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等形式廣泛宣傳政府的創業政策,宣傳本校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事跡,激發更多學生的創業意愿,促使學生參加相關創業活動,培養濃厚的創業氛圍。
(四)保護大學生創業熱情,提升心理特質。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有部分學生有創業意愿,這為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群眾基礎。但大學生對創業的認知只是處于“初級階段”,距離真正創業還有一段距離,大學生的認知不清晰將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一旦創業遭遇挫折,就會一蹶不振,輕易放棄創業,這不僅影響了個人事業前途,也會阻礙創業教育的發展。因此,高校應加大對大學生創業品質的培養,加強對大學生創業心理的輔導教育,使其敏于把握創業機會,善于駕馭創業風險,勇于承擔創業責任,樂于保持創業激情,恒于堅守創業理性,促使其積極參加校、院組織的各項創業競賽活動、企業管理實踐活動等,在實踐中增強創業體驗,以不斷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為創業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
(五)設置多樣化的創業教育。在創業培訓課程的設置上應具有多樣性,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學校可以開設創業理論課和創業實踐課,要關注創業培訓課程內容的豐富性和針對性,關注學生感興趣的創業熱點,使創業深入學生生活。在創業理論課中,學生相互之間共同研究探討創業理論,從而學習相關的創業理論知識。在實踐課程中,老師帶領學生深入市場,了解市場空白,并利用校外優秀資源幫助學生創業實踐。前期的創業培訓,中期的創業實踐活動等等學校都要參與其中,為大學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學校可設立創業團隊,集合學校各個專業的同學,共同努力把創業理論轉變成創業成果。學校可以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創業教育幫助大學生創業,提高大學生的創業信心,提高學生的創業理論知識和大學生創業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愛國,曾憲軍. 成長經歷和社會支撐如何影響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基于創業自我效能感的整合作用[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8,40(4):30-42.
[2] 竇大海,羅瑾璉.創業動機的結構分析與理論模型構建[J].管理世界,2011(3):182-183.
[3] 段錦云,王朋,朱月龍.創業動機研究:概念結構、影響因素和理論模型[J]. 心理科學進展,2012,20(5):698—704.
[4] 陳奧,楊紅娜.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分析——基于上海高校的問卷調查[J].科技視界,2018(30):89-91.
[5] Bijan Rezaei Ph.D, Parisa Javdaneh M.A, Hoda Najafpour M, A Behzad Karami Matin Ph.D. Correlation of Dimensions of an Effective Teacher with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J].Fall & Winter, 2016:74-80.
[6] Ligo Koshy.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et in Kerala[J]. SSRN Electronic,2018:1-10.
作者簡介:賈敏(1996——)女,漢族,河南焦作人,單位: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讀,企業管理專業,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張文燕(1994——)女,漢族,山東濟寧人,單位: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讀,企業管理專業,研究方向:品牌管理;張淑娜(1995——)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單位: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讀,企業管理專業,研究方向:組織創新;楊國玉(1995——)女,白族,云南鶴慶人,單位: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讀,會計學專業,研究方向:審計
【基金項目】本文屬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研究生項目《云南省高校學生創業動機影響因素分析》(編號:2020Y0301)研究成果。